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博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博览
中国民族博览

半月刊

1007-4198

zgmzbl@163.com

010-83204156

中国民族博览/Journal Panorama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查看更多>>《中国民族博览》(半月刊)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大型文化类期刊,每月出版二期。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4198,国内统一刊号:CN10-1220/G0,邮发代号:82-39。本刊倡导大文化和大民族的办刊理念,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本刊涵盖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民俗、民族文博、民族语言、民族人口、民族文学、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理论文章及文图作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戏剧表演中形体语言的运用探讨

    吴鹏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形体语言是戏剧表演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表演方式,表演者通过形体语言的表演能够提升角色塑造,展现出戏剧的魅力.在戏剧表演中,表演者可以通过面部表情、眼神、肢体动作等形体语言来完成角色内心的塑造,提升观众对角色的感知力,从而使表演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因此,本文从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中的作用以及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中的具体运用等方面展开了探讨,明确了戏剧表演中形体语言运用的重要意义.

    戏剧表演形体语言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活动中声乐艺术的发展分析

    丁鹏举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十大"以来,国家对群众文化生活高度关注,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群众文化活动,积蓄"正能量",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一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在新时代取得了重要成绩,新形势下应重点关注创作与传承、教育与普及.通过加强声乐艺术的发展,将为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本文以西北甘肃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为背景,结合公共文化、文旅产业、广电产业的发展状况,重点分析回族自治县特殊地域及文化优势下的声乐艺术在新时代群众文化活动中的蓬勃发展.通过研究声乐艺术的发展以及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结合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可以为其未来的创新性发展提供有益探索.

    新形势群众文化声乐艺术发展分析

    以人为本、以艺为媒、以美育人、以文惠民——试析岳普湖县"群众村晚"文化润疆系列活动

    冯庭民郭丁玮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文化润疆"提出三周年为背景,以"不忘初心共筑梦 砥砺奋进谱华章"为主题开展的岳普湖县"群众村晚"文化润疆系列活动为例,从其参演主体、受众主体——人民为出发点,探析如何依托艺术媒介,实现润化人心.

    文化润疆人民文艺文艺汇演

    东北地域影视剧中的影像叙事及文化传播研究

    李振寰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世纪,随着工业化、产业化的大潮,东北电影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与此同时,随着地域电影理论研究的发展,"东北地域电影"也正处于转型之中.东北地域空间,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特质,为银幕提供了丰富的内涵,同时也为当代地域影片增添了一份特殊的地域文化美学内涵.新世纪东北电影体系虽未有突破性进展,但在电影叙述上不断创新,以全新的审美视角对东北地域形象进行深化与发展.

    东北地域电影影像叙事文化传播

    福州"三坊七巷"中的民俗文化解读

    李洁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坊七巷"是在福州长时间文化发展中形成的产物,为当代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支持."三坊七巷"代表了福州典型的文化特色,民俗文化是重要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仍然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中解读福州"三坊七巷"民俗文化特色,为当代福州城市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三坊七巷福州民俗文化地域性文化

    新媒体视域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路径

    李萌萌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与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新媒体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和机遇.本文分析了辽宁省少数民族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中的传播现状,阐述了在新媒体环境中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基本原则.并详细探讨了少数民族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路径,提出了有效利用新媒体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和保护的策略.通过这些分析,旨在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新思路,推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持续发展和多元化展现.

    新媒体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路径文化传播

    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研究

    杨丽丽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乡村旅游也飞速崛起,受到各级相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而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独特资源——民族文化,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优势.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旅游休闲的需求,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还能够增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乡村经济的发展.本文就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意义,结合当前我国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现状,分析其进一步深度融合发展的策略和路径.

    民族文化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讨论传统杂技与现代杂技的"碰撞"与"融合"

    郑维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促使我国科技水平日益攀升,且大众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对于快速便捷的生活有着更强烈的向往.在逐渐趋于对信息设备的使用时,当前人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认识逐渐变得薄弱.在过多地关注科技的发展时,我国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逐渐陷入了困境.为实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目标,除了需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之外,也需要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保存.因此,在新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从传统杂技与现代杂技两个方面着手,分析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碰撞,并探讨融合传统杂技与现代杂技的办法,从该类途径当中找出能够继承与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传统杂技现代杂技"碰撞""融合"

    形式主义艺术理论在当代的发展与演进

    翟一阳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主要分析了形式主义艺术理论在当代的发展和演进.包括形式主义基本概述,传统形式主义语境分析,以及当代形式主义的发展与演进.经分析可知,形式主义艺术理论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且很多的学者都对其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从而使其更加"温和".希望通过本次的分析,可以为形式主义在现代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形式主义当代发展与演进哲学模拟

    优秀传统文化在塑造青年群体文化自信中的角色研究

    李丹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年群体文化自信培养中是一项创新性举措,可以为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输送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在文中深入分析和研究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年群体文化自信塑造中的意义,以及优秀传统文化在塑造青年群体民族文化自信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最后根据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年群体文化自信塑造所面临的挑战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用以助力塑造青年群体民族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输送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

    优秀传统文化青年群体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