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博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博览
中国民族博览

半月刊

1007-4198

zgmzbl@163.com

010-83204156

中国民族博览/Journal Panorama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查看更多>>《中国民族博览》(半月刊)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大型文化类期刊,每月出版二期。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4198,国内统一刊号:CN10-1220/G0,邮发代号:82-39。本刊倡导大文化和大民族的办刊理念,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本刊涵盖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民俗、民族文博、民族语言、民族人口、民族文学、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理论文章及文图作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层文化馆推动群众文化活动"走出去"的路径研究

    刘建英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群众文化不仅是社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人们满足社会群众精神需求的一种有效途径,对提升社会群众文化素养尤为重要.基层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的重要场所,始终肩负着为社会公共文化建设提供服务的职责.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基层文化馆推动群众文化活动"走出去"的必要性,并从基层文化馆与社会机构合作、人才团队建设力度、多样化群众文化活动等方面对基层文化馆推动群众文化活动"走出去"的路径进行探讨.

    基层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建设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的民族内涵、特性及其社会价值

    史海芳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网络空间无疑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与碰撞的主战场,相较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网络信息的传播构建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篇章.网络意见领袖作为网络时代新兴的角色,搭建出了新的沟通平台,通过内在逻辑不断引领、提升,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在维护网络意见领袖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民族内涵民族特性社会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时代背景和价值导向

    张舒杰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现代时代背景及其价值导向.伴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全新的传播环境和更广阔的传播空间.时代发展呈现出了为高度信息化、网络化以及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基本特征.文章首先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价值,同时阐述了新时期发展环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与传播所面临的时代背景.最后本文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要坚持正确的文化自信和尊重文化多样性等原则.

    优秀传统文化时代背景价值导向

    通过广西客家建筑分析民族民间文化的融合

    郑雅元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客家建筑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承载着客家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追求.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广西客家建筑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民族民间文化的融合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广西客家建筑的特点,然后从建筑形式、建筑材料、装饰艺术等方面剖析广西客家建筑中所体现的民族民间文化元素.研究发现,广西客家建筑融合了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审美趣味,展示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最后,本文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广西客家建筑与民族民间文化融合的可行性.通过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广西客家建筑的文化内涵,推动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广西客家建筑民族民间文化融合

    非遗传承视角下四川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翟丹凤高树阳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作为文化载体的精神内核,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和审美观念等人文精神,凝聚着独特的思想理念和独特智慧.通过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潜在的文化产业价值,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艺术性,用现代审美思维进行创造性转化.本文通过对四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梳理与整理,在非遗传承视角下对四川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探索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模式,为解决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传承带来新契机.

    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运用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困境与路径研究

    郭伟伟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黄河文化逐步衍生为"生态+文化+旅游"的黄河文化综合概念.基于对国内文献梳理,我国学者对黄河文化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黄河文化资源研究、黄河生态文化研究和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相关研究.基于对黄河文化内涵和研究现状的梳理,本研究认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面临外源和内生两种困境.最后,基于时代变迁下黄河流域人文及经济的诞生、延续和发展,针对性地提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对策建议,即加大保护力度激活黄河文化基因、健全黄河文化体系建设促进黄河文化国际传播和深化文旅产业融合弘扬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

    黄河文化内涵困境保护传承弘扬

    旅游景区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研究

    李荣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创产品不仅是旅游景区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游客体验和回忆的重要元素,对提高旅游景区的知名度、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播以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都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当前的文创产品开发设计实践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对此,本研究从旅游景区文创产品的定义、设计原则等方面出发,对当前旅游景区文创产品开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旅游景区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旅游景区文创产品开发设计

    新时代下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途径

    梁栋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众对于精神领域的追求已经达到了更高的标准.为了使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并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为了更好地开展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本文提出了几种可能的路径,期望这些路径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而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新时代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有效途径

    传统体育文化融入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研究

    廖勇胜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将文化建设放在了重要位置,以此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乡村地区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乡村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高质发展.本文介绍了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内容,分析传统体育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意义,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传承与发展传统乡村体育文明,助力农村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分析传统体育文化融入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提出传承农村优秀乡土文化,拓展文化产品开发的功能,打造体育文化产品的民族特色,推进传统体育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以此以传统体育文化促进乡村振兴与文化建设.

    传统体育文化乡村文化振兴文化产品体育文化产品

    "两创"背景下曹县汉服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融合路径研究

    刘茜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创"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思路指导,本文置于文化"两创"背景下,从文化传播理论视角,结合曹县汉服文化传播和产业发展情况,指出要做好汉服文化的"创化""转化""活化",找到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的融合路径,做到深挖文化内涵、丰富传播渠道、拓展产业链条、培养传承人才.

    两创曹县汉服文化传播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