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博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博览
中国民族博览

半月刊

1007-4198

zgmzbl@163.com

010-83204156

中国民族博览/Journal Panorama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查看更多>>《中国民族博览》(半月刊)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大型文化类期刊,每月出版二期。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4198,国内统一刊号:CN10-1220/G0,邮发代号:82-39。本刊倡导大文化和大民族的办刊理念,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本刊涵盖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民俗、民族文博、民族语言、民族人口、民族文学、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理论文章及文图作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互联网+背景下的民族体育文化传播策略与路径研究

    汪俭发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时代为民族体育文化传播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分析了在互联网+背景下,民族体育文化传播面临的机遇,如丰富的网络传播渠道、海量的受众群体等,同时阐述了其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从重塑文化内涵、创新传播渠道、鼓励多元互动、借力智能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民族体育文化传播的策略构建,并从完善顶层设计、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科学评估体系等角度,对传播路径进行了优化,以期为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新思路.

    民族体育文化互联网+文化传播创新传播策略优化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张欣然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中国农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一背景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方面.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不仅为营造美丽乡村、提升农民文化素质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笔者本篇文章主要探究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的探索和实践,并以此展开论述.

    乡村振兴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县级文化馆服务标准化建设策略及实施路径

    周丽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县级文化馆服务标准化建设策略应从服务设施一体化、服务内容标准化、服务人员规范化、服务评价制度化、服务方式数字化、服务质量目标化等方面进行考量.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对服务标准化的顶层设计、理论研究、供需对接、考核评价和动态调整各个环节着力推进,以确保县级文化馆服务标准化建设的有效实施、有力推进.

    县级文化馆服务标准化建设策略实施路径

    民俗体育文化在我国体育强国进程中的必要性研究

    周少臣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俗体育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在当前我国体育强国进程中,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民俗体育文化的概念、特点以及在我国体育强国进程中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探讨民俗体育文化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作用和价值,提出了民俗体育文化融入我国体育强国进程中的有效策略,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参考.

    民俗体育文化体育强国必要性

    "乡村行"文化品牌的历程与创新

    袁永红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瓮安县戏曲进乡村"幸福进万家·瓮水长歌文化精品乡村行"公益文艺演出活动,是在我国新时代背景下,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而举办的一项重要活动.该活动由相关部门采购支持,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各方共同联动,以文化惠民为核心理念,旨在打造乡村文化品牌,为乡村居民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通过分析该活动的背景、目的、实施过程和效果,本文认为这一活动对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行文化品牌创新策略

    艺术乡建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及实施路径分析

    范愿愿颜雅英李佳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艺术乡建在中国的深入建设,我国乡村展现出了各自不同的可能性,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艺术乡建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文章对艺术乡建赋能乡村振兴的意义、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认为艺术乡建有助于提升村民的艺术素养、维系乡村情感体系、发展文旅综合体产业,为乡村带来经济效益.但同时,主体性缺失、艺术传播渠道与对象单一等系列问题仍亟待解决,对此,提出了赋予村民话语权、引入数字技术拓宽传播渠道、建立艺术品牌等实践路径.

    艺术乡建艺术介入乡村振兴文旅产业

    人性之美与慈悲力量

    练佩鸿
    142-144页

    论地方山歌的收集整理与传承

    吴先海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山歌作为丰富多彩的中国民间音乐文化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地域和情感内涵.这些歌谣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相传,记录了社会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情感.然而,地方山歌面临着逐渐失传的危机.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进行地方山歌的收集整理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深入阐述了地方山歌的收集整理与传承策略.旨在为地方山歌这一富有生命力的民间艺术注入新的活力,让其在时代的长河中继续绽放独特的文化光辉.

    地方山歌收集整理传承实践策略

    敦煌舞蹈风格的分析与鉴赏——以"妙音反弹"为例

    严旎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敦煌艺术是世界历史文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的珍品,其中,敦煌舞蹈则是敦煌民间艺术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敦煌舞蹈在世界上可谓是"举世闻名",其以独特的舞蹈艺术魅力和价值,深受广大观众赞赏与高度评价.本文就以敦煌舞蹈风格展开分析与鉴赏,并结合"妙音反弹"展开多维度赏析,重点欣赏敦煌舞蹈的风格、动作、艺术特色、文化等,把握敦煌舞蹈的精髓与魅力,为中职舞蹈生今后学习与实践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敦煌舞蹈风格分析鉴赏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民族声乐理论研究

    陈涛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发展进程不断变革,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出现更多新的生机,我国民族音乐扎根于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充分吸收多样化的民族文化内涵,形成风格多样的音乐类型.中国民族声乐不同于民歌与戏曲演唱,是在民歌戏曲等传统演唱基础上,通过借鉴美声唱法的一种独特的演唱方式,有较强演唱科学性、民族性以及艺术性,是极具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新民歌民族声乐演唱艺术.多元化是中国民族声乐理论的研究基础,也是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根基,本文通过探讨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背景,思考民族声乐的基本风格和多样性表达方式,探究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与创新,提高对富有时代精神特征的新民族歌唱艺术的深入研究,以更加开阔与长远的眼光看到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

    多元文化中国民族声乐理论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