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博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博览
中国民族博览

半月刊

1007-4198

zgmzbl@163.com

010-83204156

中国民族博览/Journal Panorama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查看更多>>《中国民族博览》(半月刊)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大型文化类期刊,每月出版二期。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4198,国内统一刊号:CN10-1220/G0,邮发代号:82-39。本刊倡导大文化和大民族的办刊理念,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本刊涵盖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民俗、民族文博、民族语言、民族人口、民族文学、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理论文章及文图作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民族品牌数字化设计发展趋势及路径研究

    李斯杨晓旗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分析了数字化设计在民族品牌塑造中的作用和价值,以及其对品牌文化传承的影响,探索适合民族品牌发展的数字化设计路径和策略,特别是在当前人工智能下,民族品牌如何通过数字化设计增强其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和文化传承能力,为民族品牌的设计创新提供理论支持,为品牌设计师和企业决策者提供参考。

    民族品牌数字化设计发展趋势创新路径

    浅析《巴黎圣母院》中的美与丑

    宫昊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浪漫主义杰作,通过讲述15世纪法国巴黎圣母院的故事,深入探讨了美与丑、善与恶等主题。小说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情节,揭示了外貌与内在、爱情与欲望、善良与邪恶之间的复杂关系,进一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虚伪。本文通过对小说中卡西莫多、弗罗洛两个角色的美与丑的分析,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美丑观念,并对这些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反思。

    《巴黎圣母院》美与丑人性社会伦理道德批判

    《边城》的人物形象塑造研究

    郭家新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边城》人物形象塑造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创作背景及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内涵,从男女主人公以及其他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其意义等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其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手法,总结其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与价值,包括对中国现代文学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对当代文学和社会的影响与价值以及对人类精神追求和人文关怀的启示作用,进一步揭示沈从文作为文学大师的艺术魅力。

    《边城》人物形象研究

    规训理论视域下中国古代女乐舞蹈的身体隐喻

    杜泊静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代长期以来在以父系社会为主导的意识形态中,女乐舞蹈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倾向。但舞蹈本质不是简单去迎合规训权力的审美喜好,而是需要通过自身的意识觉醒,去创造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艺术作品。本文主要探讨"规训"对中国女乐舞蹈发展的影响,试图通过对中国女乐舞蹈发展状况的初步探究,探寻舞蹈身体意识和审美的主体性"言说"。

    规训理论女乐舞蹈身体隐喻

    基于数字化科技时代文物保护方法与研究

    崔晓东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范围内文化遗产的日益减少和文物保护工作的日益紧迫,如何运用先进的数字化科技来保护和传承文物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数字化科技的出现为文物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它能够以非侵入性的方式记录和保存文物,并通过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使人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和欣赏文物。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数字化科技时代下文物保护的方法与策略进行分析,希望可以起到参考的作用和意义。

    数字化科技时代文物保护

    骆驼纹鎏金铜节约——丝路文明古花

    张宝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骆驼金铜节为切入点,探讨了古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融与艺术创新。通过对铜节约图案、工艺及历史背景的深入分析,揭示了丝绸之路在文明交流、文化传播和艺术发展方面的价值。文章最后强调了保护和发展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意义,旨在促进国际友谊和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

    骆驼节约丝绸之路

    傅山《丹枫阁记》行草书立轴赏析

    龚雪玮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丹枫阁记》是傅山的一件行草书作品,它一直都是中国书法历史中的瑰宝,艺术风格明显,有着很高的欣赏价值并且也具备一定的学习价值。尽管《丹枫阁记》此文的创作者不是傅山,但是从他书写的这件书法作品中能够看到他的民族精神。本文以傅山《丹枫阁记》行草书为例,首先概述了傅山的生平背景及其书法成就,然后详细分析了《丹枫阁记》的行草书写风格,包括笔法的灵动与变化、结构的疏密有致以及整体布局的和谐统一。最后,总结了《丹枫阁记》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并指出其在当代书法研究和创作中的启示与影响。

    傅山《丹枫阁记》行草书

    宋代彩塑艺术美学思想及艺术价值研究

    胡少杰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时代的彩塑艺术受到当时文化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美学思想,具备不同的艺术价值。宋代彩塑继承唐代艺术手法的同时,在形态、审美等方面有显现出世俗化的发展特征,虽未有唐朝彩塑的恢宏气魄,但又展现独特的、多样化的美学思想。选取宋代及同时期金、辽的保存较好的彩塑为示例进行研究,对宋代彩塑的塑造技法、艺术形成进行分析,从造型美、表现美、瞬时美、意境美四个方面总结其美学思想,并立足于此论述宋代彩塑的艺术价值。

    宋代彩塑彩塑艺术美学思想艺术价值

    浅谈傅山的书法作品及其书法理念

    李俊杰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傅山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的书法家、思想家,其在书法领域上取得了诸多成就,并且给后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傅山所提出的"作字先作人""四宁四毋"等书学思想流传至今,得到了诸多赞颂。基于此,本文从傅山的书学思想入手,分析傅山的书学观,明确其中具体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内核,并且结合具体的作品分析傅山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以此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发展轨迹、中国书法文化体系,继承传承傅山的高尚气节,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傅山书学思想书法成就后世影响

    润方言黎族双面绣艺术的美学研究

    陈海婷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润方言黎族双面绣,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传统纺染织绣四大技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独特的双面显花刺绣方式代表了黎族刺绣艺术的最高水平。是集实用性、审美性于一体,来源于黎族古老文化千百年的沉淀。本文将从人文美学、工艺美学、形式美学三方面简单阐述黎族双面绣纹样及组织形式独特的审美特征和美学价值,为黎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新思路。

    润黎双面绣人文美学工艺美学形式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