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博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博览
中国民族博览

半月刊

1007-4198

zgmzbl@163.com

010-83204156

中国民族博览/Journal Panorama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查看更多>>《中国民族博览》(半月刊)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大型文化类期刊,每月出版二期。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4198,国内统一刊号:CN10-1220/G0,邮发代号:82-39。本刊倡导大文化和大民族的办刊理念,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本刊涵盖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民俗、民族文博、民族语言、民族人口、民族文学、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理论文章及文图作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合唱艺术智慧平台搭建——探索社会音乐教育发展之路

    杨颖洁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美育引领社会文化繁荣与发展,开创新局面,已经成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发展重要战略.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美育也逐渐走出学校的围墙向全民化发展.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主要形式,发展社会音乐教育是保障"全民美育"推进的有效途径,而合唱艺术活动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群众性与综合性受到大众的喜爱,成为目前社会中较普遍的,也是较易普及的音乐教育形式.通过搭建合唱艺术智慧平台,以"互联网+合唱"思维有效开展合唱艺术教育,不仅对推动我国合唱艺术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同时也促进着我国社会音乐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

    社会音乐教育合唱艺术互联网+合唱

    高校视唱练耳公共课堂教学多元化的探究和实践——当前综合类高校本科视唱练耳课程实验路径与方式方法

    王诺
    15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音乐专业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都逐渐意识到,音乐基础课程在整体学生专业水平的奠定上存在着的重量和意义.因此,视唱练耳教学综合类高校的视唱练耳课程在当今音乐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和训练中,逐渐开始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加快实现训练的目标进程,尝试不同种类的训练和实验方法,调整视唱练耳课程的丰富程度,避免教学研究过程中的单一和脱节,也需要更多的高校视唱练耳教师大胆尝试,积极创新.

    视唱练耳教学音乐专业地方高校教学多元化

    浅析舞蹈教学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及反思

    赵邦劳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舞蹈教学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与反思.通过文献回顾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对舞蹈教学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舞蹈教学对幼儿的身体发育、认知发展、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具有积极影响.然而,舞蹈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化、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等.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反思与建议,以及为舞蹈教学在幼儿成长中的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舞蹈教学幼儿成长问题反思

    声乐艺术中的技术与个性——兼论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实践

    黄都时
    16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声乐艺术的精髓蕴藏在技术与个性的和谐融合之中,技术作为声乐表演的基石,涉及声音的控制与运用.个性则为声乐艺术注入无限的生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声乐教育面临着既要传授专业技术,又要培养学生个性表达的双重任务.本文从声乐艺术的技术与个性关系出发,分析二者发挥的作用,深入探讨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关的创新措施.

    声乐艺术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实践

    音乐创新性教育对艺术教学的影响和应用

    赵诗林
    164-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性教育是现代知识经济和未来社会发展对我国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音乐作为一门最具创造性的抽象艺术,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艺术审美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形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都有着其它学科无可比拟的优势.传统的音乐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乐理知识、唱歌技巧等内容的教授,忽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忽视音乐教育的艺术性,也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如何发挥音乐创新性教育的优势,实现高校音乐教学的效果,从根本上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成效,是当前音乐创新性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

    音乐创新性教育教学管理

    新时期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路径探索

    李元星
    167-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期背景下,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现代科技的迅猛进步,全球化进程对民族文化多样性产生巨大冲击,民族民间音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民族文化身份、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创新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在新时期,民族民间音乐面临着传承与保护的双重挑战.本文旨在探索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路径,通过教育体系、社区与家庭、数字化技术等手段实现有效传承,同时提出文化生态保护和社会参与等保护策略,以期为民族民间音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保护路径探索

    融合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的陶瓷艺术创新实践

    倪轲
    170-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在陶瓷艺术中的创新实践.首先,分析了传统手工艺在陶瓷艺术中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包括其历史传承、工艺特色和审美价值.接着,探讨了现代设计理念在陶瓷艺术中的创新应用,包括材料和技术的革新、设计风格的多元化、功能性的拓展以及互动性和参与性的提升.通过具体的融合实践案例,展示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如何在陶瓷艺术中相互融合,推动陶瓷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最后,总结了这种融合实践对于陶瓷艺术领域的重要意义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陶瓷艺术传统手工艺现代设计理念创新实践融合案例

    汉代服饰审美文化观察研究

    吴丹
    173-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汉代服饰审美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汉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剖析,揭示了其服饰审美文化的生态基础.文章详细考察了文吏、军戎、商人和庶民四种典型生活形态下的服饰审美特点,以及褒衣大袖、峨冠博带等艺术形态所展现的独特美学意蕴.本文论述了汉代服饰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并挖掘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全面呈现汉代服饰审美文化的多元面貌及其内在精神,为传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服饰文化提供学术参考与启示.

    汉代服饰审美文化装饰艺术

    材料语言的发展对现代装饰绘画的应用与启发——以中原麦秆画为例

    崔莹刘原甫
    176-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其立足于古代政治经济中心,故在中华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占主导地位.河南省身为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腹地,始终将中原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交融发展,不但延续了中原文化的辉煌,也通过与时俱进的文化内涵同世界文明交流和发展.本文以中原美术的麦秆画为例,其创作手法的独特性对现代装饰绘画的启发颇多.装饰绘画除了色彩、构图、造型这三种元素之外,最重要的还有画面形式语言的表达.笔者分别从材料、空间、技法等多种绘画语言上进行探索,对麦秆画的创作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从中剖析出其与装饰绘画结合的效果,以及其效果为观者传达出独有的心境与声音.

    中原美术装饰绘画综合材料

    革命类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的设计要点探究

    杨青
    179-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传播者,通过展览可以将珍贵的文物更好地呈现给观众,向人们展示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文化的魅力.革命类博物馆是博物馆种类当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存在,在革命类博物馆当中陈列展览了中国革命时期的一系列珍贵的文物,蕴含了文化价值,革命精神和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革命类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设计是一个极具挑战的任务,需要考量多方面的因素,通过构建完善的陈列展览设计方案,能够将文物所展现出来的革命精神、文化精神以及新中国建立的时代发展脉络更好地展现出来,更好地拉近革命类文物与当代大众的距离,将革命类文物所蕴含的内涵和革命价值传递给大众,并引发大众的思考,更好的继承与发展,最终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革命类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的设计要点,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革命类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设计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