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博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博览
中国民族博览

半月刊

1007-4198

zgmzbl@163.com

010-83204156

中国民族博览/Journal Panorama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查看更多>>《中国民族博览》(半月刊)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大型文化类期刊,每月出版二期。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4198,国内统一刊号:CN10-1220/G0,邮发代号:82-39。本刊倡导大文化和大民族的办刊理念,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本刊涵盖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民俗、民族文博、民族语言、民族人口、民族文学、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理论文章及文图作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传统茶礼仪的文化精髓及当代传承

    刘梦玮朱双双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代表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研究中国茶文化,探讨中国茶礼仪的文化精髓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本文以中国传统茶礼仪为研究对象,从茶礼仪的准备、泡茶、请茶、品茶、续茶等基本过程切入,分析了茶礼仪中的敬意、尊重、和谐、包容等文化内涵,并提出了中国传统茶礼仪的文化精髓的传承与发展.旨在通过梳理中国茶礼仪的文化内涵,探讨其核心价值,为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参考.

    中国传统茶礼仪文化精髓传承

    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

    郁萌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推进,尤其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非遗与旅游之间的交融愈发深入.基于此,为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合理注入新时代特色,本文简单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探讨新时期下非遗保护传承的价值意义,然后从乡村振兴、文化旅游、技术赋能等方面分析文旅融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路径,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保护传承

    浅谈非遗文化走出去助力对外文化交流

    黄韬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也不断加强.作为文化领域中不可忽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交流交往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角色.如何加强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并将其发扬光大,是对外文化交流事业的重要课题.本文将探讨当前非遗项目对外交流现状,并对推动非遗文化走出去的方式做简要探析.

    非遗文化交流对外交往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与思考——以湖北省为例

    黄伟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北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尤其音乐类非遗占有极大的比重和份量,这些非遗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呢?有哪些好的经验值得推广,在保护传承与发展中又存在哪些问题呢?本文聚焦湖北省地区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由方针依赖的初级层级转型为全民自发、经济带动的高级阶段的转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估体系建立和完善;如何平衡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以及在充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本质属性的基础上,大胆开发其商业价值,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更强能动性和生命力,逐步实现"自己造血"功能等多个角度开展思考.

    音乐类非遗发展现状思考

    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路径探索——以苏州市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杨承文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与传承领域,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存提供了新手段,也为非遗的传播与创新开辟了新路径.本文以苏州市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深入探讨了数字化背景下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路径策略,旨在为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群众文化中摄影艺术的推广与普及办法研究

    林芬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不仅有利于丰富社会文化内容,也能起到让群众强身健体的作用,是应该弘扬的正能量文化现象.摄影艺术作为群众文化中较为流行的一种形式,被群众文化广泛接受,通过在群众文化中普及摄影艺术,能够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内容,促进群众文化多元化发展,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推广与普及,能够有效促使群众文化更加灿烂多彩.

    群众文化摄影艺术推广普及

    大数据在文物鉴定中的应用

    孙波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大数据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物鉴定作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工作,也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来提高鉴定的准确性和效率.本文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探讨大数据在文物鉴定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文物图像识别、文物数据挖掘和文物溯源等方面的应用,可以提供更全面、客观的鉴定依据,提高鉴定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大数据应用也面临着数据质量和隐私安全等挑战.因此,本文还对这些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可以为文物保护和鉴定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大数据文物鉴定流程挑战

    论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渗透

    郝玉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群众文化建设是重要的基础环节,而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广大群众非常乐见的形式之一.在潜移默化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深入基层群众的生活中,既能优化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又能使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得到延续.社区工作人员、群众应知悉群众文化活动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以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为基础,从群众文化活动切入,通过结合传统节日、依托方针扶持、做好文化载体维护工作等手段,促使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更加深入.

    优秀传统文化群众文化活动文化传承

    优秀民族礼仪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

    朱双双刘梦玮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拥有丰富的优秀民族礼仪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共同拥有的宝贵精神财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优秀民族礼仪文化传承与创新面临新形势新问题.本文以优秀民族礼仪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切入点,分析了其重要性以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提升传承意识、丰富传承内容、创新传播方式、促进国际交流等路径,旨在推动优秀民族礼仪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借鉴.

    优秀民族礼仪文化传承创新

    新时代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创新路径

    曹演婷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正在逐年提高,文化馆作为基层民众开展文娱活动的主阵地以及活动组织者,需要立足于新时代背景下,以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来切实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于此,本文对新时代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创新路径进行分析与研究,本文首先对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价值进行阐述,其次对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创新路径进行分析,以供参考与借鉴.

    文化馆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创新路径弘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