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博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博览
中国民族博览

半月刊

1007-4198

zgmzbl@163.com

010-83204156

中国民族博览/Journal Panorama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查看更多>>《中国民族博览》(半月刊)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大型文化类期刊,每月出版二期。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4198,国内统一刊号:CN10-1220/G0,邮发代号:82-39。本刊倡导大文化和大民族的办刊理念,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本刊涵盖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民俗、民族文博、民族语言、民族人口、民族文学、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理论文章及文图作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毛南族花竹帽文化的当代价值及美学特征研究

    陈韦薇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毛南族花竹帽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寓意,展现了深厚的美学内涵.其不仅是毛南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更是一种传承千年的文化符号.本文主要对毛南族花竹帽文化的美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造型、图案纹样、色彩、手工艺技艺等方面的独特之处.

    毛南族花竹帽文化美学特征研究

    论米芾"石刻不可学"之不足

    刘明科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米芾在《海岳名言》中曾提出"石刻不可学"的观点.千百年来,亦被后世学书者奉为圭臬.作为北宋书坛巨匠,米芾此论是从笔法的角度来谈的,也是正确的.然而,若论学习书法的"结字"问题,此论仍有不足.宋代以前的好多书法作品,尤其是能传世的墨迹真迹毕竟有限,文字数量上有局限性,而石刻书法恰恰弥补了这一缺失,对学习书法的"结字"有重要价值.对研究古法用笔,乃至章法布局也有一定的意义.石刻依然是可以学的.

    石刻结字章法字势

    全民健身视野下民族传统体育多元文化价值和作用

    高晋晋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代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精髓、增强民族认同感、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重任.与全民健身相结合,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能为全民健身注入新的活力,丰富活动形式,还能借助全民健身的强大平台实现自身的传承与发展.探讨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视野下的文化价值和作用,对于彰显中华民族体育文化魅力、推动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和谐共融的多元文化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全民健身民族传统体育多元文化价值作用

    "互联网+"环境下社区全民阅读现状及推广策略

    吴玲玲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时代,为全民阅读在社区的推广提供了动力.通过研究调查全民阅读在社区实施的现状,发现社区阅读存在着阅读浅表化、资源不丰富、服务形式单一、欠缺管理等问题,文章通过分析,从众力扶持、合力引领、图书馆进驻、"城市书房"管理、培养居民阅读习惯等方面提出全民阅读在社区的推广的策略,为社区在"互联网+"背景下推广全民阅读提供借鉴.

    "互联网+"社区全民阅读"城市书房"

    传承民族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研究

    景雪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各民族更是传承了从古至今的民俗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艺术体系,内容十分丰富.在我国诸多灿烂的民族文化当中,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一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民族民俗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协同发展的方法,就这二者的关联以及共生发展的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更好的进行文化传承.在发展群众文化的过程中,也能够找到更好的方向.

    传承民族民俗文化艺术发展群众文化

    非遗传承视角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探讨

    田极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其传承与发展不仅关乎文化多样性的维护,更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推动作用.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非遗的传承与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也孕育着无限的机遇.湖北荆州作为拥有丰富非遗资源的地区,其非遗传承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地方文化的软实力,也为其他地区的非遗传承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探究了非遗传承和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联系,介绍了湖北荆州非遗的基本情况,对荆州非遗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实践进行探索,说明地区非遗传承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思路,最后探究非遗传承视角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

    非遗传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湖北荆州

    共同富裕背景下非遗工坊建设研究——以浙江省新昌县为例

    钟靓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开展非遗工坊建设,既是践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精神的重要实践,也是助力脱贫攻坚、赋能乡村振兴、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其注重技能培训、生产就业为重点,是将非遗项目、社区和市场串联起来的一个生产实体.非遗工坊的建设当下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带来诸多思考.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浙江省新昌县非遗工坊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建设模式,思考今后非遗工坊的发展方向.

    共同富裕非遗工坊传承发展

    特色村寨建设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以兴安盟为例

    陈颖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冬,各民族齐聚哈尔滨,共同掀起了一场"尔滨"热.哈尔滨旅游的成功不仅带来了东北地区经济的增长,也呈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画面,中华大家庭内的各民族共赏歌舞、美食、服饰,分享节日的乐趣、体会冰雪的乐趣,展现了一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景象."尔滨"热带给我们的思考是,旅游的重要意义不仅限于旅游业本身,要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特色村寨建设与团结进步事业的融合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以其独特的优势,具备发展旅游的巨大潜力,如何通过特色村寨建设,为旅游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如何在促进旅游业发展中一体推进特色村寨建设,为各民族互嵌式发展搭建平台,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条件,本文希望从融合发展的视角提供一些思考.

    旅游业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

    南京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赖继年张柏寒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产业指的是以革命历史、共产主义理念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为核心内容,充分利用文化产业手段进行创造、传播和推广的文化产业形态.南京红色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正日益成为带动南京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本文通过对南京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在南京特色等方面进行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南京红色文化产业产业发展经济发展

    《红岩》中的精神谱系与当代价值

    刘晓君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重要组成,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时代价值.通过深入理解红岩精神的历史背景和形成过程,挖掘其这种精神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研究红岩精神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以及如何将这一精神财富转化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红岩精神精神谱系当代价值生命力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