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博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博览
中国民族博览

半月刊

1007-4198

zgmzbl@163.com

010-83204156

中国民族博览/Journal Panorama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查看更多>>《中国民族博览》(半月刊)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大型文化类期刊,每月出版二期。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4198,国内统一刊号:CN10-1220/G0,邮发代号:82-39。本刊倡导大文化和大民族的办刊理念,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本刊涵盖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民俗、民族文博、民族语言、民族人口、民族文学、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理论文章及文图作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场所认同视角下传统建筑地域文化的转译——以闽南古厝为例

    吴晓棠朱慕峥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下城市建设中"乡情"遗失造成的居民对地域文化的归属感弱化问题,文章借助建筑现象学场所认同原理,以闽南古厝为例,从五个层面提取了构建"场所认同感"的地域文化元素,以及在现代设计转译中的应用,阐述传统建筑地域文化转译研究对场所精神和文化归属感的正性强化作用.通过对其现存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从建筑规划、元素转译等方面提出了传承与创新闽南传统地域性建筑文化意向的表达策略.最终在古厝改造项目中,探索数字化感知体验的融合,为闽南文化认同、亲情建设提供思路.

    场所认同闽南古厝地域文化转译

    真实性背景下的世界文化遗产管理运作机制——以苏州大运河遗产保护地方实践为例

    袁琼岚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运河遗产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按照线性文化遗产的方式进行保护管理是沿线城市共同的责任,分段保护的现实要求各地在"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下建立可行的保护管理模式.苏州是大运河流域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运河遗产城市,苏州在遗产"真实性"不断丰富完善的背景下研究保护策略,重视苏州大运河特点,因地制宜建立起管理循环机制,将规划、实施、监管、评估、反馈各模块整合,形成闭环,是大运河遗产保护的一种地方实践.

    真实性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有效管理体制

    海南黎族船型屋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分析

    郑绚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南黎族船型屋作为一种集黎族文化、海岛风情于一体的独特旅游产品,历史悠久、魅力独特.通过分析黎族船型屋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及旅游开发现状,探索其旅游市场潜力及开发空间.本文根据黎族船型屋这一旅游产品特点提出相关开发策略,目的在于进一步发掘与弘扬这一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以促进海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黎族船型屋旅游产品开发策略文化传承可持续发展

    浅析音乐剧《歌剧魅影》中《the music of the night》的音乐特征

    朱艺丹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歌剧魅影》堪称一部卓越的艺术巅峰之作,其音乐编排、戏剧情节以及舞台设计均超越了同侪,在其所属的时代独树一帜,展现出无与伦比的艺术成就.在音乐剧《歌剧魅影》中,"夜的音乐"作为男主角"魅影"的标志性咏叹调,首现于第一幕第五景,这部作品深入剖析了一个立体且复杂的角色内心世界,对于构建角色性格深度、提升人物描绘维度以及推动剧情矛盾冲突的展开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研究的核心关注点在于《The Music of the Night》(夜的音乐)这一曲目中,笔者侧重于对其音乐特征进行分析,分别从结构与调性、旋律与节奏以及和声与织体这三个音乐核心层面的特性出发,进行细致的探讨与解析.

    音乐剧歌剧魅影音乐分析

    社区群众合唱团的建构与训练探究

    赵云燕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合唱事业的蓬勃发展,合唱艺术也成为社区群众精神领域的时尚追求.由于社区合唱团体成员年龄偏大且训练技术和演唱水平等基础薄弱,使得社区合唱艺术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整体艺术水平都有待提高.本文将主要探究社区群众合唱的建构管理和训练方法,有助于提高社区合唱团队的专业性和演唱水平,以期可以为广泛开展合唱的群众团队提供有效参考.

    群众合唱建构管理合唱训练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张慧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是人类进行情感表达的重要渠道,也是促进国家间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途径."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是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重要路径,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搭建了新的桥梁,对中国与世界的交融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传统音乐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优化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可以促进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从而更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对外传播

    声乐训练中呼吸控制及其对声音质量影响

    刘国丽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声乐训练中呼吸控制的技巧和方法的探究,探讨它们对声音质量的影响.对呼吸控制的多种研究,期冀能为声乐学习者和教育者提供有益的帮助,能助力他们提高歌唱技巧和表现能力.研究文献综述的方法,查阅相关的文献及专业书籍,梳理总结声乐训练中呼吸控制的理论和实践办法.又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声乐学习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研究,比较学习者在声音质量方面的差异.最终结果表明,正确的呼吸控制技巧对于提高声音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控制呼吸的深度、速度和稳定性,可以使声音更加清晰、稳定、富有表现力.呼吸控制与声音的音高、音量、音色等方面密切相关,合理的呼吸控制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控声音的表现力.呼吸控制在声乐训练中起着关键作用,对声音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

    声乐训练呼吸控制声音质量音乐表现力

    二胡演奏艺术中乐感与演奏技巧的融合实践

    张倩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中国民族乐器中的瑰宝,二胡在音乐艺术的殿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音色韵味独特,情感表达丰富,文化内涵深厚.二胡演奏艺术既要求演奏者技艺精湛,又强调对乐感与演奏技巧的深度融合,即对音乐内涵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这种融会贯通是二胡艺术魅力的重要源泉,也是衡量一名二胡演奏家技艺高低的关键尺度.本篇论述将围绕揭示二者内在关联、阐述其在二胡演奏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和实现路径,以期为二胡学习者与研究者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二胡演奏艺术乐感演奏技巧融合

    音乐艺术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功能

    张芸芸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艺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传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得中国音乐具有独特的地位与功能.本文旨在探讨音乐艺术在中国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功能,通过分析其历史演变、社会影响以及在教育、社会和情感方面的功能,深入探讨音乐对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通过对中国音乐艺术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神,也有助于探讨中国音乐面临的现实挑战与未来发展的方向.

    音乐艺术文化传承中地位功能

    融媒体背景下舞蹈传播研究

    许文锦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迅速崛起,并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融媒体背景下,舞蹈传播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舞蹈艺术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探讨融媒体背景下舞蹈传播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融媒体背景下的舞蹈传播呈现出开放性、互动性、多样性等特点,同时也存在着舞蹈内容同质化、传播主体缺乏专业素养等问题.应从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重视新媒体平台的宣传推广、加强与大众之间的互动交流等方面来加强对融媒体背景下舞蹈传播的研究,推动舞蹈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机.

    融媒体舞蹈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