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博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博览
中国民族博览

半月刊

1007-4198

zgmzbl@163.com

010-83204156

中国民族博览/Journal Panorama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查看更多>>《中国民族博览》(半月刊)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大型文化类期刊,每月出版二期。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4198,国内统一刊号:CN10-1220/G0,邮发代号:82-39。本刊倡导大文化和大民族的办刊理念,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本刊涵盖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民俗、民族文博、民族语言、民族人口、民族文学、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理论文章及文图作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杂技艺术保护与传承

    廖衡娟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深入剖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框架内杂技艺术的保护与传承议题,不仅细致描绘了杂技艺术当前的生存状态与传承路径,还深刻揭示了其在新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与潜在的发展机遇.文章高度肯定了杂技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瑰宝的独特地位与深远影响,进而从多维度出发,精心构建了一系列保护与传承策略,旨在通过教育深耕、社会动员、技术创新等手段,为杂技艺术的薪火相传注入新活力.最终,文章以强烈的使命感收尾,强调杂技艺术保护与传承的迫切需求,并发出诚挚呼吁,倡导社会各界携手并进,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推动杂技艺术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1].

    非物质文化遗产杂技艺术保护与传承文化多样性

    书法艺术的文化内涵研究

    文津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根基之一,承载着先祖智慧的结晶与积淀.从简洁朴素的古篆字到流畅自如的行书,每一种字体都代表着不同历史阶段的审美取向和文化特征.书法艺术的发展与传承,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和热爱.本文认为,书法艺术具有丰富且深刻的文化内涵,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书法反映着中国历史不同时代特征;第二,书法中蕴含着中国文化的哲学精神;第三,书法体现了对高尚人格的品德追求.

    书法艺术文化内涵民族文化传统艺术

    广西钦州"采茶戏"表演形式的创新与发展研究

    王雨欣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钦州"采茶戏"作为一种重要的民间传统戏曲,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发展和独特的表演形式.虽然其起源于江西省,但在广西钦州当地已发展了约200年之久,并在文化融合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貌.本研究以广西钦州"采茶戏"为对象,结合当地文化、经济等方面,着重探讨了其表演形式的特点以及在创新与发展方面的努力.通过深入研究,希望能够促成具有世界先进性的文化成果,为钦州"采茶戏"注入新的生命力,从而推动钦州"采茶戏"的长远发展.

    广西钦州"采茶戏"表演形式创新与发展研究

    为戏曲表演艺术增光添彩

    陈国全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高甲戏《李光地》为例,阐述舞台灯光由起初的"照亮"功能,发展到当代的"视觉艺术造型"利器,在戏曲表演艺术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进步给艺术插上腾飞的翅膀;剧场设施(硬件)高度现代化的今天,倒逼设计者与操盘手(软件)与时俱进,掌控高新技术"为艺术所用",不断提升舞台综合艺术的审美价值.

    戏曲艺术表演本体现代舞台灯光功用

    承续与融合:新中国成立后戏曲电影中的女性叙事策略聚焦

    马兴芳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戏曲电影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创作理论和美学体系,成为中国电影民族化探索道路上的重要成果.基于此背景,本文重在分析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语境和意识形态下中国戏曲电影中女性叙事的策略,女性形象书写中体现出的意识形态属性,不仅存在于主体塑造方面,叙事内容层面和影像技术本身就有着意识形态的含义.

    戏曲电影女性叙事女性意识叙事策略

    独树一帜,尽显草书艺术魅力——以山西广灵草书碑为例

    张海英肖博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西广灵地处黄土高原东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广灵草书碑独树一帜,成为书法艺术研究重要对象.广灵草书碑以其独特艺术风格和深刻历史内涵,吸引无数书法爱好者、历史学家目光.草书极具表现力,在广灵碑上得到展现.每一笔划都蕴含着作者情感心境,透露出风貌气息.对广灵草书碑开展实地考察,梳理文献资料,与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可明确广灵草书碑独特书法艺术风格和形成历史文化因素.广灵草书碑作为北朝时期重要书法遗迹,展现我国草书艺术魅力,反映当时社会文化交流.

    广灵草书碑书法艺术历史背景艺术特色文化影响

    基于大众审美感知的数字艺术品审美评价研究——以色彩饱和度为例

    徐璐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大众可以随时随地在线上查阅搜索高分辨率的数字艺术品图像.由于这些数字艺术品与真品描绘了相同的内容,且出自同一个作者,因此不少人认为它们的审美特征也是相似的.然而,数字艺术品在各个方面与原作有所不同,最明显的变化在于色彩呈现的差别.本文通过实验模型研究分析影响不同的色彩饱和度对数字艺术品审美的影响,为数字艺术品呈现更好的效果提供指导意义.

    数字艺术品色彩饱和度审美感知

    榆社县方兴石棺百戏图像初探

    张柳燕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戏是古代民间表演艺术的泛称,尤以杂技为主.本文主要以山西榆社县北魏方兴石棺及山东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墓的壁画百戏图像作为研究对象,目的是为了辨析在政权更迭不同的背景下百戏文化的继续沿用与发展引申,从而更好地挖掘百戏文化的价值意义.

    百戏价值文化

    基层文化馆在新农村民间艺术文化建设中如何发挥职能作用的探讨

    刘虎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文化建设尤为关键.基层文化馆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在新农村民间艺术文化建设中肩负着重要使命.本文从夯实农村文化建设基础、铺好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之路、扎实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探讨了基层文化馆在新农村民间艺术文化建设中的职能作用.通过构建一个网络,突出两个重点,弹好三部曲,基层文化馆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民间艺术文化建设,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基层文化馆新农村建设民间艺术文化建设

    漳州市古籍保护利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现路径探寻

    唐秋桂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籍是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文化血脉的延续.漳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古代文风鼎盛,英才辈出,现存古籍资源众多,素有"海滨邹鲁"雅称.在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指引及要求下,古籍保护利用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试从漳州古籍保护留存现状、古籍保护利用价值、面临的挑战、保护利用具体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希冀为漳州古籍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思路与借鉴,促进这一宝贵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古籍保护保护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