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博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博览
中国民族博览

半月刊

1007-4198

zgmzbl@163.com

010-83204156

中国民族博览/Journal Panorama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查看更多>>《中国民族博览》(半月刊)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大型文化类期刊,每月出版二期。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4198,国内统一刊号:CN10-1220/G0,邮发代号:82-39。本刊倡导大文化和大民族的办刊理念,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本刊涵盖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民俗、民族文博、民族语言、民族人口、民族文学、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理论文章及文图作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的融合对策

    程天玥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水平,本文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的融合对策进行了探讨.首先简单分析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特征,介绍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作用,随后分析了二者融合需要遵循的原则,并基于不同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分析了其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了一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的融合的对策,实践表明,相应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水平.

    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数字媒体技术设计融合策略

    数字时代红色文学经典的传播困境及对策探析

    侯健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学经典作为承载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在数字时代遇到前所未有的传播挑战.面对这一挑战,探索有效的对策不仅能够促进红色文学的现代转型,还能加强国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本文从数字时代红色文学经典传播的重要意义入手,针对数字时代红色文学经典传播的现实困境,分析其产生原因,提出数字时代红色文学经典传播的具体对策.

    数字时代红色文学经典传播困境

    文旅融合背景下推动黄河流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

    李露汪俊芳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和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为黄河流域文旅发展带了新的发展机遇.本研究从文旅融合为政策背景,以国家建设文化公园的实施路径,以黄河流域山西段为主要研究区域,通过对黄河流域沿线9个省的旅游发展现状、特征和差异进行系统梳理,对黄河流域山西段的文旅发展特色、优势和不同进行比较研究,用新发展理念推动黄河流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文化旅游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时代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策略研究

    宋小莉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探讨数字化时代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策略,以期在维护文化身份与民族认同、促进文化多样性与人类文明进步、以及推动社会和谐与道德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分析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不足、数字化传播渠道与平台有限、以及受众群体对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与兴趣缺失等问题,提出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拓展数字化传播渠道与平台、以及提升受众群体对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与兴趣等策略,有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化时代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数字化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转化传播渠道受众认知

    书法艺术的文化内涵与现代传承

    冯明芳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书法,这一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不仅是一种书写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现代社会,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同时也有着新的机遇.文章深入探讨书法艺术的文化内涵,分析书法艺术在现代传承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传承策略,以促进书法艺术在新的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书法艺术文化内涵现代传承

    文化符号学视阈下纳西族舞蹈身体语言的发展与形态分析

    邓可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民间舞蹈以身体作为承载,以符号化的身体语言传达着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思想情感.本文以舞蹈动作形态的本体性研究为基础,通过符号形态、意义解释和应用规则对纳西族舞蹈的动作符号进行解读,掌握身体动作文化符号构成要素间对立统一的变化规律,深入研究纳西族舞蹈中的身体动作与民族意识的机制与内核之关系,使纳西族舞蹈的研究由"思辨"走向了"实证".

    纳西族舞蹈舞蹈身体语言文化符号学舞蹈本体舞蹈符号圈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非遗创新发展研究——以廊坊地区屈家营古音乐为例

    侯洁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多元文化的交流,非遗音乐文化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非遗音乐文化作为乡村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乡村人情与人文机理,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非遗音乐文化,不仅能保护其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还能让其在文旅事业兴盛下展现出更多经济价值,为非遗带来全新的发展空间与平台,拓宽其传承路径.但是在非遗音乐文化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亟需结合乡村振兴下非遗音乐文化所具有的价值进行创新发展,真正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开展.鉴于此,本文对廊坊地区屈家营古音乐创新发展进行探索,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非遗创新发展屈家营古音乐

    巴渝红色音乐文化的特质研究

    伍喆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巴渝地区红色音乐文化作为历史的见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传承与发展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文分析了巴渝红色歌谣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以及其深层内涵,发现了其在历史记录、文化传承、艺术创新和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针对传承困境,我们提出了加强保护传承、促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以及加强文化交流合作等策略.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我们旨在实现对巴渝红色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与融合发展,以此保护和弘扬这一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为地方文化的繁荣注入新的活力.

    巴渝红色音乐文化红色歌谣价值分析深层内涵传承与融合发展

    巴洛克时期复调钢琴音乐分类及特点分析

    秦力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巴洛克时期(约1600—1750)是西方古典音乐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复调钢琴音乐在形式、技巧和表现力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复调钢琴音乐是指以复调技法为主要创作手段的钢琴音乐作品,具有丰富的音韵层次和复杂的结构特点.本文将对巴洛克时期复调钢琴音乐的分类及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对巴洛克复调钢琴音乐的全面分析,揭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历史价值,以期为深入研究巴洛克时期音乐提供有益参考.

    巴洛克时期复调钢琴音乐分类及特点

    "虚幻的力"——苏珊·朗格舞蹈美学思想初探

    席欢欢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珊·朗格作为著名的哲学家以及符号论美学家,其美学思想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她以符号论美学为理论基石,从全新的视角对舞蹈艺术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富有独创性的观点.苏珊·朗格认为,舞蹈艺术的展现不仅能直接表达与传递情感,同时它还创造了一种虚幻的力,这也真是舞蹈的本质所在.本文试图从舞蹈的情感、舞蹈的本质、舞蹈艺术的特征出发,对苏珊·朗格的舞蹈美学思想以及舞蹈理论的延伸进行初步探讨.

    "虚幻的力"舞蹈美学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