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博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博览
中国民族博览

半月刊

1007-4198

zgmzbl@163.com

010-83204156

中国民族博览/Journal Panorama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查看更多>>《中国民族博览》(半月刊)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大型文化类期刊,每月出版二期。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4198,国内统一刊号:CN10-1220/G0,邮发代号:82-39。本刊倡导大文化和大民族的办刊理念,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本刊涵盖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民俗、民族文博、民族语言、民族人口、民族文学、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理论文章及文图作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文化自信背景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策略

    杨艳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和魂,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提炼其中的优秀元素,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而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如同根基,只有坚守根基,才可以开创未来.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抓手,能给人民以根本价值导向,同时也能提高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形成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责任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凝聚了亿万民众的思想和智慧.它所蕴涵的思想道德教育价值,在增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方面有着十分重大的实践意义.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基于文化自信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策略,并提出了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文化自信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承文化发展

    文化、艺术与空间的融合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策略——以山西省翼城县佛爷山方言孤岛为例

    张方迟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国时期,一些来自河南省的难民陆续聚集在山西省翼城县佛爷山麓地带,形成了一座方言孤岛.本文基于对佛爷山方言孤岛的形成原因、发展历史、地理环境、人文观念等因素的分析,提出一条通过艺术空间构造推动孤岛乡村振兴的道路.结合孤岛人精神文化符号,以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为基础,融合当地艺术风俗,在旅游景区构造了地、人、天三才地理空间、由古到今由人至仙的时序空间、连接沉重欢快虚幻的情感空间,形成空间多元化发展格局,可以有效激发和引导游客的情感冲突,达到提高景区吸引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创收的目的.

    方言孤岛乡村振兴艺术空间空间多元化旅游

    "互联网+"时代下的文创产业文化模式创新探究

    姜珊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文化产业也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文创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种新型形态,具有创新性和发展潜力.文章基于文创产业的发展背景和文化模式创新的必要性,探究了"互联网+"时代下的文创产业文化模式创新.首先,介绍了文创产业的定义和特点,分析了文创产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和机遇.其次,本文阐述了文化模式创新的意义和现实需求,探讨了"互联网+"时代下文创产业文化模式创新的基本特征.最后,阐述了"互联网+"时代下的文创产业文化模式创新的实践路径.笔者认为,文创产业应该通过深度融合和创新,构建更加灵活、开放、协同的文化生态系统,实现文化价值的最大化和产业效益的提升.

    "互联网+"文创产业文化模式创新文化生态系统

    现象·对象·体验——音乐哲学中的现象学思考

    王金强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现象""对象""体验"三个层面探讨现象学对音乐哲学的启示.在现象层面,通过解析"现象学悬置""现象学还原"等概念,指出现象学追求直面事物本质,强调从"经验的自我"到达"先验的自我".在对象层面,分析音乐与语言关系,探讨音乐作品与演奏同一性问题,提出音乐是一种纯粹的意向性对象.在体验层面,阐述音乐成为审美对象需要经验者参与.现象学为审视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对当代音乐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现象学意向性对象音乐作品同一性音乐审美

    增强群众文化音乐审美能力的路径研究

    刘琳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社会经济水平持续提高的背景下,广大人民群众逐渐将目光放在了精神文明生活的追求之上,希望可以提升自身的生活水平.音乐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必不可少的生活元素,因此怎样提升群众的音乐审美能力,加快社会经济文明建设的速度早已演变成现阶段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为此,本文结合群众文化及音乐审美概述,探讨了音乐审美与群众文化的联系,最后提出了增强群众文化音乐审美能力的路径,以供参考.

    群众文化音乐审美能力提升路径

    音乐美学视阈下当代民族音乐艺术的形式与内容探究

    张予馨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美学不仅是研究音乐创造与音乐审美的重要思想理论,同时也是将音乐形式、音乐内容与创作者所处的时代、文化语境相关联问题作为研究范畴的音乐学科.本文将针对中国当代民族音乐受众接受与审美鉴赏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从民族音乐艺术的形式与内容现状出发,对其当代发展中所涉及的审美接受、审美判断与文化继承等内容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

    音乐美学民族音乐文化创新

    以先驱视角论当代音乐教育发展

    焦旭楠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蔡元培在著作中正式提及美育后,中国近代的艺术教育开始逐渐被教育界不同领域的学者重视.新中国成立后,美育意识由零散到整体,美育政策由概括到具体,这也促使着音乐教育的逐步完善.本文通过梳理了相关政策发展,试图以蔡元培美育思想为切入点,分析当前音乐教育中仍存在的问题.最后换以亚氏的美育视角探讨音乐课堂的发展走向以及应对措施,使得文章对于音乐教育的分析更加全面.

    音乐教育蔡元培亚里士多德美育

    中国音乐史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尝试研究

    王中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音乐历史作为一门必修课,在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中国音乐教育的现状与新时代高等音乐教育的需要是不相适应的.为使学生在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的学习环境下,对中国音乐史学科的教育意义和教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音乐历史学科的教学进行了探讨,提出一些促进中国音乐史改革的策略,以求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中国音乐史课程教学改革高等院校

    我国体育舞蹈文化发展及其推广传播的研究

    田晓荣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舞蹈起源于西方国家,作为一种文化它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进行演变,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独特的体育舞蹈文化特点.作为一种舞蹈其本身就具有健身和观赏的功能,要想更好的发展我国体育舞蹈文化就要在政策制度上进行扶持,融入中国元素演绎中国故事,不断的在音乐、舞蹈动作、服装上进行中国元素的改良添加和文化方面的创新,推动体育舞蹈在吸收西方体育舞蹈文化精髓的同时融入中国元素,创作编排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作品,推动体育舞蹈文化在中国大地上推广壮大,得到更好的发展.

    体育舞蹈舞蹈体系推广传播创新

    发声训练在声乐演唱中的必要性

    董津兢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业的声乐演唱能力离不开系统的基础技能训练以及科学的发声技巧,这些都需经过一定的时间去形成和发展,逐步掌握歌唱规律的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声乐演唱能力.而发声训练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基础技能训练在声乐学习中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一步,良好的训练方式不仅能够提升演唱质量,还能够对演唱者的嗓子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发声训练是声乐学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步骤.

    发声训练声乐演唱理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