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博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博览
中国民族博览

半月刊

1007-4198

zgmzbl@163.com

010-83204156

中国民族博览/Journal Panorama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查看更多>>《中国民族博览》(半月刊)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大型文化类期刊,每月出版二期。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4198,国内统一刊号:CN10-1220/G0,邮发代号:82-39。本刊倡导大文化和大民族的办刊理念,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本刊涵盖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民俗、民族文博、民族语言、民族人口、民族文学、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理论文章及文图作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福建陶瓷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研究与路径探析

    李清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实现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福建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陶瓷历史遗产和独特的制作工艺.在当代背景下,福建陶瓷文旅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这些问题亟需通过深入的调研和分析,以探寻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推动福建省陶瓷文化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化自信福建陶瓷文化文旅融合发展路径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倪佳欣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世界各文明所不具备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历经千年而不衰.中国进入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被赋予了新的发展需求和历史使命,创新性发展是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兴盛的必然路径,是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石和文化根脉.

    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创新发展

    浅谈传承民俗文化的意义与当代价值——以浦城丹桂文化礼俗为例

    祖碧霞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浦城是"中国丹桂之乡".丹桂,是浦城人民情感对象、文化象征、精神的依恋.自古以来,桂花就与浦城人民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深厚的丹桂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本文旨在通过对浦城独有的丹桂文化礼俗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传承地方特色民俗文化的意义,探讨民俗文化传承发展的措施与当代价值,并以此提出传承发展优秀的民俗文化促进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思考和建议.

    浦城丹桂文化礼俗地方特色传承意义创新发展

    海安花鼓传承与发展研究

    王妙甜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安花鼓是极具地域特色的民间歌舞艺术,在新时代背景下也具有显著价值.但是海安花鼓的传承发展受阻,民间演出活动显著减少,同时民间传承人也大量流失,导致海安花鼓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已经出现了传承断层的问题.文章阐述了海安花鼓的发展历程与艺术特点,在充分明确海安花鼓传承发展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最后从梳理海安花鼓发展脉络、全面落实传承人模式、完善学校传承体系、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组织多元化文娱活动等方面,探讨了海安花鼓传承发展的有效路径.

    海安花鼓传承人模式学校传承文娱活动

    敦煌地区族群迁徙与多元文化融合的动态探析

    龚子轩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敦煌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挖掘历史文献与调查访谈,系统地梳理和分析了敦煌地区自古以来的族群迁徙历程及其所引发的多元文化交融现象.全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第一部分介绍影响族群迁移敦煌的主要因素;第二部分详细阐述敦煌地区主要的族群迁徙事件,以及这些迁徙活动对敦煌社会文化造成的影响;第三部分分析族群迁移对敦煌多元文化形成的作用机制,揭示了族群迁移如何推动敦煌文化由多元走向一体化;第四部分探讨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借鉴敦煌模式强化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和谐共处的理念.各部分内容既独立又相互关联,旨在构建一个全面而深入理解敦煌文化的研究框架.

    敦煌族群迁移多元文化融合作用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对于青少年文化认同的影响

    刘隆浩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消失和衰落的危险.为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国纷纷采取了措施,其中利用纪录片进行记录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被广泛应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青少年文化认同

    浅谈晋祠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王瑞婷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和考察晋祠景区的现状,对照国家5A级景区的标准,发现差距,为晋祠景区寻求提升空间,有针对性地提出对晋祠景区的解决办法和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建议.

    晋祠5A景区问题解决办法

    国风动漫如何更好的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刘露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是我们必须世代传承的文化根脉和文化基因.动漫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与传播手段,深受人们推崇,对人们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国潮"的盛行以及国风动漫的兴起,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疑对国风动漫的崛起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然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通过国风动漫这种艺术表现方式如何更好的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气质和精神则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国风动漫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挖掘

    非遗文化和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研究

    崔琮珊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把非遗文化融入到广大妇女、儿童的文化活动中去,能够更好地丰富文化活动的内容供给,同时也能为非遗文化提供.良好的展示和传播平台.文章具体介绍当前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现状,介绍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融合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现阶段存在的群众对于非遗文化缺乏深入认知,非遗文化活动单一、传播范围有限等现实困境.文章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宣传推广提升广大群众对于非遗文化传承的认识,同时,要优化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形式,建立健全多元文化教育传承与推广体系,引入更多的主体,不断扩大和提升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的活动影响力,使其能够成为推动群众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手.

    非遗文化群众文化活动融合路径

    多元一体的红色旅游文化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实践路径探究——以甘孜州为例

    张幸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多元一体"理念,以红色旅游文化促进民族交化发展为目标.从民族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现状,结合游客认知和需求,分析当前民族地区红色文化的发展特点,探索促进民族文化交融的红色旅游文化的实践路径.

    红色旅游游客需求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