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博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博览
中国民族博览

半月刊

1007-4198

zgmzbl@163.com

010-83204156

中国民族博览/Journal Panorama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查看更多>>《中国民族博览》(半月刊)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大型文化类期刊,每月出版二期。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4198,国内统一刊号:CN10-1220/G0,邮发代号:82-39。本刊倡导大文化和大民族的办刊理念,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本刊涵盖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民俗、民族文博、民族语言、民族人口、民族文学、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理论文章及文图作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究

    白荣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有着丰富智慧和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对现代社会的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为当代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值得深入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也有重要影响,以及对市场经济的完善有引导作用,对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的力量源泉.文章的研究方法采用了文献综述、实证研究等.文献综述通过系统梳理和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进行理论阐释.实证研究则是通过收集不同群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和实践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对中华文化的当代影响力进行探讨,最终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是多面的,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精神标识思想源泉核心价值

    民族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路径探讨——以黔东南锦屏为例

    姜继标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非遗文化在保护和传承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我们需要探索一种将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相融合的新路径.本文以黔东南锦屏为案例,深入探讨了将民族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路径,提出了加强资源利用、提升群众传承认知、多元文化教育推广以及制定文化保护政策的路径,以促进黔东南锦屏地区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机融合,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民族非遗文化群众文化融合

    乡村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困境与对策研究——以贵州省乡村为例

    饶婷婷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旅游有助于振兴乡村、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拉动地方经济等.然而,因为乡村人文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缺乏人才、缺乏人文、缺乏人气的现实困境,所以导致乡村旅游的各项作用未能得到全面发挥.针对乡村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困境,相关部门可采取引进人才、深度开发,挖掘人文、提升内涵,大力宣传、聚集人气等策略,促进乡村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更好地发挥乡村旅游在助农、兴农、富农方面的作用.

    乡村旅游引进人才挖掘人文聚集人气

    关于对民族地区群众文化需求和发展方向问题的思考——以贵州锦屏为例

    李翠鸾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的群众文化需求日益凸显.民族地区的群众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如何满足这些需求并推动其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贵州锦屏作为民族地区的典型代表,其群众文化需求和发展方向的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以贵州锦屏为例,通过对当地群众文化需求的调查和分析,提出针对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发展的方向和策略,以期为民族地区的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提供有益的参考.

    民族地区群众文化需求发展方向贵州锦屏文化保护

    新时代下新晋商精神文化之传承

    张琳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晋商是明清至民国500年间活跃于中国商业、金融业舞台的山西商帮.此时期的晋商,以票号商、盐商、茶商、铁货商等商业领域著称,并一度成为国内势力最大之商帮,其资本之雄厚、活动区域与活跃时间之广与长,在中国的商业史上均是罕见.2017年,党就曾指出:山西自古就有重商文化传统,形成了诚实守信、开拓进取、和衷共济、务实经营、经世济民的晋商精神.而在大数据、大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将新晋商精神文化能够在有形有感有效上下功夫,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实现新晋商文化坚定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满足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新时代新晋商晋商精神传承

    群众文化活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以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为例

    朱勖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为例,探讨群众文化活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介绍了贵州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和重要性,即通过研究群众文化活动的地位和作用,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有利于增强乡村凝聚力、传承地方文化、促进经济发展.

    群众文化活动乡村振兴地位和作用

    群众文化活动中植入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张利新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明的集体智慧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和道德理念,是中华民族最深沉最具智慧涵养的精神文化沃土.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将其融入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是新时代各级文化部门贯彻落实党政策方针、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植入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本文结合具体实例提出如下具体路径:立足群众需求,优化群众文化服务;丰富活动形式,促进群众深度参与;塑造活动品牌,渗透核心价值观念.

    群众文化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品牌

    民族音乐对于群众文化发展的作用探究

    娜尔纳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群众文化是当前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与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以及社会和谐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群众文化中,民族音乐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促进群众文化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民族音乐群众文化渊源发展

    融媒时代新闻短视频的发展策略探究

    王同明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媒体融合传播背景下,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闻传播方式,新闻短视频已成为传统媒体进行转型升级的重要传播手段.准确把握新闻短视频传播规律,不断提升新闻短视频传播水平,对于推动媒体融合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新闻短视频的优势,探究新闻短视频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闻短视频传播发展的策略,用以促进新闻短视频的健康高速发展.

    新闻短视频融介融合策略

    乡村振兴背景下三江侗绣文化数字化路径研究

    毋作飞包荣华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分布有壮、苗、侗、瑶等民族,壮锦、苗银饰、侗绣、瑶绣等少数民族特色无不让人赏心悦目,其中三江地区侗绣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丰富多样的刺绣图案和文化精髓,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将探讨借助新的技术手段,对侗绣文化进行数字化采集和存储,应用于保护活态民族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

    侗绣文化资源数字化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