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博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博览
中国民族博览

半月刊

1007-4198

zgmzbl@163.com

010-83204156

中国民族博览/Journal Panorama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查看更多>>《中国民族博览》(半月刊)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大型文化类期刊,每月出版二期。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4198,国内统一刊号:CN10-1220/G0,邮发代号:82-39。本刊倡导大文化和大民族的办刊理念,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本刊涵盖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民俗、民族文博、民族语言、民族人口、民族文学、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理论文章及文图作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黄鹤楼为例的建筑遗产综合价值评估

    吴宁邓鼎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鹤楼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著名的古建筑之一.自古以来,黄鹤楼就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雄奇的山水胜景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深受人们喜爱.本文将以黄鹤楼为例,运用建筑遗产综合价值评估方法,对其内在价值、可利用性、社会经济价值和未来发展潜力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可以为黄鹤楼及类似建筑的保护、修缮、利用和推广提供科学指导和决策支持,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和社会文明进步.

    黄鹤楼建筑遗产价值评估

    工艺美术在区域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的作用

    杨连术清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文旅产业的融合的需求程度越来越高.在这个过程中,工艺美术发挥了重要作用.陶冶人们情操,带给人们精神享受,满足精神消费需求.工艺美术能够提升艺术产品的格调,实现物质特点与艺术审美的高度融合,强调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兼备.我国文创产品在设计与开发上存在明显不足,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缺乏创新性,缺少专属的文化品牌等.因此,将工艺美术融入区域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中十分必要,它不仅能推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还能弘扬我国优秀文化,设计出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给游客带来精神文化熏陶.

    工艺美术艺术审美文旅产业

    历史文化遗产在推进我国文化自信自强中的路径探讨

    高诗博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文化自信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推动现代化社会发展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历史文化遗产所带来的正面作用,从而增强群众的文化自信心,完成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自强的过程.但在推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全民文化意识不强、缺乏文化传承意识、历史文化渗透力不足等,因此要坚持与群众共同建设文化交流平台、扩大历史文化遗产宣传范围,将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自信自强相结合.

    历史文化遗产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传承

    新时代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机理及深度融合路径探索

    牛韵星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是文化之载体,而文化则是旅游之灵魂.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文旅融合是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两大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本文在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机理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主要对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现实路径进行探索,以期可以释放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打破传统单一的发展思路,通过创新产业发展思路,推动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促进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文旅融合融合机理融合路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研究——以太原市为例

    杨洁施琳洁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是走中国式现代现代化道路的一项重要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传承和保护好根植于人民群众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通过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价值意蕴、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了传承和保护非遗的实践路径.

    乡村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新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文创时代"价值研究

    刘冬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新文旅融合作为国家生态发展的一项重点任务得到了广泛关注与推动.博物馆文创作为新文旅融合中的一个热门产业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和支持.特别是在新文旅融合背景下,中国博物馆文创产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创新产品、创造价值,并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将主要研究以中国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在文旅融合中所扮演的角色,分析中国博物馆文创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探索开拓文创新模式的发展路径,从而为中国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文旅融合文创价值

    巧用信息技术 提升教学质量——信息技术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陈军焱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与进步提供了源泉动力.中职音乐教师结合信息技术展开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热情,同时对培养学生的音乐乐感,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水平和内涵理解均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结合中职音乐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从五个方面对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展开中职音乐课程教学实践进行了讨论,希望对广大中职音乐教师的教学带来积极参考和借鉴.

    中职音乐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儒家生态道德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启示

    曾舒珩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儒家生态道德思想以"仁"为核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和为贵"为价值取向,倡导在生活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儒家生态道德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是有利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实现良性互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二是有利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和正确的伦理观念;三是有利于提高公民社会责任感.

    儒家生态道德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生态道德

    略论纪录片《翠云廊》蕴含的审美"三味"

    王新武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纪录片《翠云廊》受到观众的喜爱不是偶然的,有其合理的内在逻辑,即它包含了高品质文旅纪录片所必备的三种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创意之美.透过现象看本质,本文从纪录片影像寻根溯源,总结出这部纪录片的艺术特点,或者说它的成功之处,希望对于从事纪录片工作的同行能有点滴参考价值.

    略论纪录片翠云廊审美三味

    基于新媒体视域的红色文化传承和创新

    曹丹华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不仅担负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平台,红色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在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渗透红色文化,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和价值.文章将围绕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红色文化传承和创新开展实践探究,首先,介绍了红色文化的含义与价值,分析新媒体视角下的继承和创新红色文化的重要意义,从红色文化的传播形式、文化资源、传播机制等方面就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红色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现实困境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新媒体视域的高校红色文化传承和创新策略,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新媒体高校红色文化传承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