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博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博览
中国民族博览

半月刊

1007-4198

zgmzbl@163.com

010-83204156

中国民族博览/Journal Panorama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查看更多>>《中国民族博览》(半月刊)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大型文化类期刊,每月出版二期。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4198,国内统一刊号:CN10-1220/G0,邮发代号:82-39。本刊倡导大文化和大民族的办刊理念,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本刊涵盖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民俗、民族文博、民族语言、民族人口、民族文学、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理论文章及文图作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振兴背景下山西特色小镇景观设计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

    裴炳孙琪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色小镇是我国农村改革后小城镇在现代一种新的延续形式,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有重要作用,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有积极影响.特色小镇与乡村振兴之间有密切关系,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让农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而特色小镇的建设是以特色化、生态化、产业化、宜居化为主,二者理念有很多共通之处.但是当前特色小镇在景观设计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对此,本文以山西特色小镇为例,对其景观设计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应对策略.

    乡村振兴特色小镇景观设计应对策略

    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创产品设计策略

    郭芳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日益深入,文创产品设计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现有资源条件下进行产品创新设计成为研究热点.文章通过分析创意产业和文创产品设计概念以及两者关系,总结出创意文化产业是基于创意思维而形成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从不同方面分析了创意产品设计要素并建立起创意产品开发策略,为后续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文旅融合文创产品设计策略

    试论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

    徐学超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对于当代社会的群众文化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群众文化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适应新形势,开展富有创新性、独特性和质量的群众文化工作,成为相关工作人员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旨在从专业角度探讨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特点、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通过对群众文化工作的特点出发,对当前的群众文化工作现状分析,深入剖析当前社会变革背景下群众文化的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以引领群众文化工作朝着更高水平发展.

    群众文化工作新形势挑战创新

    探究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路径

    樊江琴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失传的风险.为保护这一珍贵遗产并促其当代发展,需与群众文化活动有效融合.本文分析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聚焦融合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文章指出非遗文化社会认知度不足、群众学习兴趣缺乏;活动形式传统、参与度低;文化载体建设滞后、传播渠道有限,限制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针对此,完善教育体系,深化群众认知;构建多元文化载体,创新群众文化活动参与方式;打造新媒体平台,拓宽传播渠道.通过推动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众参与,促进传承与创新,实现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使其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非遗文化群众文化融合

    基层文化馆与群众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研究——以新洲区文化馆为例

    陈文娣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群众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也对新时代基层文化馆的群众文化活动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群众文化活动,是文化馆的核心价值所在,要发挥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必须深入人民群众之中.领导群众文化活动,才是文化馆的核心价值所在.对于基层文化馆来说,发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意义重大,是基层文化馆的核心职责之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结合十四五规划和二十大对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的纲领性指导,本文将从新洲区文化馆的群众文化活动建设实践出发,总结探索基层文化馆如何更好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基层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最终要实现的目标.

    基层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新洲区文化馆

    区块链技术结合数字文化资源研究——以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为例

    李胤锋张东航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区块链技术为文化产业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性.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项目面对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的双重挑战,融合区块链技术为敦煌遗产保护与文化推广探索出一条可行的发展路径.通过以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项目为研究对象,可以探讨区块链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面对的问题与发展方向,为文化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数字敦煌区块链文化遗产

    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在酒店数字化运营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祖未希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体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对于饮食的独特理解和深厚情感.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不仅仅是营养的来源,更是社交、文化传承以及身份认同的象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酒店行业也在不断的尝试将现代酒店文化跟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相结合,特别是在酒店数字化运营管理的时代,中华传统饮食已经成为了众多酒店凸显特色、不拘一格下的酒店新特色.

    中华传统饮食文化酒店餐饮数字化运营管理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文化旅游产业链优化升级研究

    赵振楠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结合我国旅游市场规模的发展,构建文化旅游产业链是必然趋势,在文化旅游融合的背景下,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必须要有相关政策的支持,尤其是新发展格局的影响下,可根据产业链理论,科学分析产业组织结构,促进文化旅游的多元融合,推动产业链的升级与优化.通过借鉴以往经验可知,构建产业链需要深度挖掘文化内涵,由当地相关部门作为引领,各头部企业作为主体,科学构建企业链生态新模式,发展文旅商多元融合的目标,以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并不断创新和建立新布局,促进文旅产业的良好、长远发展.

    新发展格局文化旅游产业链优化升级应用研究

    畲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承的现实意义及其面临问题

    兰卉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区别在于,这个民族拥有一套与其他民族不同的记忆传承体系.这一特殊的记忆体系,承载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人类社会是从社会记忆开始的,社会记忆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基石.畲族是 56 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三省交界地带.体育文化是当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生存与发展同样不可忽视.畲族民间体育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积淀下来并广为流传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它既有很高的健身价值,又有很高的娱乐性、教育性和艺术性.本文以此为内容,探讨畲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承的现实意义及其面临问题,以供参考.

    畲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承传统武术

    浅析避暑山庄"康乾七十二景"的文化特点

    魏然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康熙四十二年(1703)开始营建,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建成,历时八十九年.康熙、乾隆两位帝王都曾遍历全国,数下江南,凡全国最美最好的园林建筑,都千方百计,绘图选匠,于山庄内选择优美的风景点模仿重建,使其原貌再现,并且有所创新.山庄内有康熙以四字题名的三十六景,又有乾隆以三字题名的三十六景,合称避暑山庄"康乾七十二景",它们具有独特的文化艺术特点,是集全国园林艺术之大成的"园林博物馆".

    避暑山庄七十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