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郑进

半月刊

1007-8517

zgyy1992@163.com

0871-5349183、5339255

650228

云南省昆明市滇池路709号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高憩云外科全书》下肢疮疡内治用药规律

    张济麟张朝晖徐强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高憩云外科全书》在治疗下肢疮疡过程中明确有效的内治法的用药规律,为治疗下肢疮疡的临床药物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整理《高憩云外科全书》中治疗下肢疮疡中明确有效的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的方法,分析所选处方中药物使用频次及相互关联规律.结果:共筛选出处方95首,药物使用以甘草、牛膝、当归、桑枝、黄芪等为主,四气以温、平为主,五味以甘、苦为主,归经以肝经、脾经、肺经为主,挖掘出核心药物组合24个,潜在新方组合8个.结论:基于《高憩云外科全书》治疗下肢疮疡明确有效的药物进行规律分析,得到以甘草、牛膝、当归、桑枝、黄芪、党参、秦艽、泽泻、炒白术等为核心的药物配伍组合,其对下肢疮疡的治疗主要可能与辛温、辛苦、甘平、益气养血、清热解毒等药物作用来实现,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分析方式获得的8首潜在新处方分别针对阴虚证、脾虚水泛证、脾虚证、肝气郁滞证、热毒炽盛证、湿热下注证等,为临床中下肢疮疡内治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高憩云外科全书疮疡内治法用药规律

    从古代方剂分析肾阴虚症状分布及用药规律

    曾子玲佟琳刘思鸿张磊...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古代方剂中治疗肾阴虚证方剂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为临床以肾阴虚为基础证候疾病的辨治施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古代方剂数据库,筛选治疗肾阴虚证的处方,制定选方标准,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统计用药频次、药物性味归经,采用关联规则分析发现症药关联及药物配伍规律,并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寻找核心组方;采用Pajek 64 5.11进行复杂网络分析找出核心中药;采用Cytoscape 3.8.2将症-药关联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处方122首,包含症状148个,中药155种,常见症状为口干渴、遗精、耳鸣等;频次最高的中药为熟地黄,中药四气以平为主,五味以甘为主,中药归经以肾经为主;常见的症药组合为口干渴-熟地黄,遗精-熟地黄,盗汗-熟地黄;常用的药对前三位为山茱萸-熟地黄,茯苓-熟地黄,山药-山茱萸;常用药物可聚类为3类;核心药物为熟地黄、茯苓、麦冬、五味子等.结论: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初步揭示了古代治疗肾阴虚证用药开阖相济、通补并施;以六味地黄丸为祖方;常配伍补养肝阴、肺阴药物的用药规律,并获得了核心组方和核心中药,可为临床治疗肾阴虚证提供参考.

    肾阴虚数据挖掘用药规律核心药物

    土可通神——从脾胃论治神志疾病探要

    李光烨左小红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志病关乎精神情志,中医学认为神志疾病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虽言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但神明并非独属于心.土可通神,此处"土"的含义指五行属土的脏腑,即脾胃.现所论土通神明一说,追本溯源是农耕时代先辈们的文化崇拜,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也为土和神志的联系提供了文字依据,除此亦可通过方剂的处方用药窥见其理论端倪.随着后世医家对中医理论的完善,近现代医学飞速发展与进步,"脑-肠轴""脑肠肽"的发现——即消化系统与神经系统的联系,或有助于证实"土可通神"理论的科学性,旨在为从脾胃论治神志疾病提供探索思路.

    脾胃神志疾病中医治疗

    弩药液的镇痛作用及对炎性疼痛因子TNF-α、IL-6 和 PGE2 的影响

    梁潇刘娇胡涛阮婧华...
    17-2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苗药制剂弩药液的镇痛作用及作用机制,为弩药液的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基础.方法:采用小鼠热板实验,雄性ICR小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弩药液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7 d腹部涂抹给药后测定末次给药后小鼠30 min、60 min、90 min痛阈值;采用小鼠扭体实验,ICR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模型组,弩药液高、中、低剂量组,纳络酮+高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7 d腹部涂抹给药后腹腔注射0.8%冰醋酸生理盐水溶液,随即记录小鼠扭体潜伏期和15 min内扭体次数;采用大鼠福尔马林致痛实验,SD大鼠3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弩药液高、中、低剂量组,每组6只,连续7 d腹部涂抹给药后于大鼠右足底皮下注射5%福尔马林生理盐水溶液,随即记录大鼠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舔咬后足持续时间,并且检测大鼠血清炎性疼痛因子TNF-α、IL-6和PGE2浓度.结果:热板实验中,小鼠给药后30 min和60 min高剂量组与模型组以及高剂量组给药后60 min和90 min与给药后30 min痛阈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扭体实验中,模型组、低剂量组及纳络酮+高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潜伏期及扭体次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福尔马林致痛实验中,各组大鼠舔咬后足持续时间第一时相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舔咬后足持续时间第二时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空白组、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大鼠血清IL-6、PGE2浓度均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空白组血清TNF-α浓度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给药组血清TNF-α浓度较模型组有所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弩药液对多种疼痛模型具有显著镇痛作用,可能作用于阿片类受体,作用机制可能与显著下调炎性疼痛因子IL-6、PGE2有关.

    苗药制剂弩药液镇痛作用

    痛舒胶囊临床最大耐受剂量实验中4种成分药物浓度测定方法建立

    赵高琼刘红斌崔佳丽梅晶...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痛舒胶囊中指标性成分栀子苷、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在人血浆中的LC-MS/MS浓度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验证,以经过验证的方法,对来自痛舒胶囊临床MTD(最大耐受量)实验的血浆样本进行药物浓度检测,获得志愿者口服给予痛舒胶囊后体内的药物浓度水平.方法:色谱柱:Waters SunFire C18(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A 为 0.01%甲酸水,B 为甲醇;梯度洗脱:0~1 min,90%A;1~8min,90%~10%A;8~10 min,10%A;10~10.5 min,10%~90%A;10.5~15 min,90%A.流速:1 mL/min.柱温:20℃;进样量:10μL.离子源:ESI源,正离子模式,MRM扫描.结果:栀子苷、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及内标盐酸普萘洛尔提取离子色谱图与血浆中内源性杂质互不干扰.以盐酸普萘洛尔为内标,栀子苷、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 R1、人参皂苷 Rb1 的检测范围分别为 252~8 100 ng/mL、26.8~858 ng/mL、32.8~1 050 ng/mL、11.2~361 ng/mL.各成分日内精密度与日间精密度RSD≤15%,准确度分别在85%~115%之间,提取回收率在61.05%~96.54%之间.基质对4个成分各浓度间的影响基本一致.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痛舒胶囊中4种有效成分在人体内的MTD试验样本药物浓度检测.

    痛舒胶囊栀子苷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

    云南省紫丹参种质资源初步研究

    陈光明杨艳娟李建强徐国发...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紫丹参在云南省的资源分布,筛选优质种质资源.方法:对11份紫丹参不同种质资源进行生态环境调查,测定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紫丹参在云南省分布广泛;株高、茎分枝数、根的长度、根的数量与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在11份种质资源中,曲靖市宣威市和富源县产者为产量高的优质种源.结论:栽培中为了保证紫丹参的产量,可选择曲靖地区植株高、茎分枝数多的植株栽培在棕壤中.

    紫丹参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产量

    黔产玄参的"发汗"方法研究

    邓莹刘杰魏学军夏朵...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选黔产玄参的最佳"发汗"方法.方法:采用不同"发汗"加工方法制备待测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哈巴苷、哈巴俄苷、肉桂酸含量,综合评分法优选最佳"发汗"方法.结果:6种发汗方法玄参样品中哈巴苷含量在0.98%~1.21%之间,哈巴俄苷含量在0.93%~1.73%之间,肉桂酸含量在0.73%~0.97%之间,三种成分综合评分均以烘至半干后"发汗"制品较晒至半干后"发汗"制品高.综合评分最高的发汗制品为"蒸后发汗"烘干品,具体"发汗"方法为将洗净后的新鲜玄参于笼屉内隔水蒸30 min(按"圆气"后计)后,60℃烘至半干,于阴凉通风处堆放3d,60℃烘30 min后再堆放,反复发汗3次.结论:建议黔产玄参"发汗"过程中干燥时采用烘干法,发汗样品的处理采用"蒸后发汗"法.

    玄参"发汗"方法指标成分综合评分法

    贵州民族药官桂的质量标准研究

    陈雯郭璐玫陈凤刘勋...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和完善贵州民族药材官桂的质量标准.方法:研究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鉴别法对官桂进行定性鉴别,同时检查其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并对其浸出物和挥发油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官桂药材显微特征明显、薄层色谱斑点清晰.3批官桂药材样品的水分测定结果为10.8%~12.0%,总灰分测定结果为4.0%~4.6%,酸不溶性灰分测定结果为0.1%~0.2%,浸出物测定结果为14.0%~22.5%.挥发油测定结果为0.9%~1.5%.结论:研究为提高官桂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参考.

    官桂质量控制薄层色谱桂皮醛

    清肺解毒丸的提取工艺研究

    康绍建王飘朱志坤郭媛媛...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清肺解毒丸的提取工艺.方法:建立栀子苷的HPLC测定方法,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清肺解毒丸的提取工艺为皂角刺、栀子等十一味加水煎煮3次,每次加10倍量水,煎煮1.5 h.结论:优选出的清肺解毒丸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为清肺解毒丸的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提取工艺栀子苷正交设计清肺解毒丸

    艾香洗液的工艺改进及质量评定

    潘旭赛纪虎苗莉刘军...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化艾香洗液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并通过初步评价标准、稳定性实验和初步临床试用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根据试验筛选较佳处方的样品通过初步质量评价标准、稳定性留样观察和临床试用进行质量对比评定,优选出最佳的制备工艺.结果:优选出艾香洗液的最佳处方量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10.8 g、椰油酸单乙醇酰胺(CMEA)1.8 g、茶多酚0.36 g、芳香水15.6 g、CAB-35 6 g、咪唑啉1.8 g、中药浸膏3 g、油溶性羊毛脂0.6 g、液体石蜡0.3 g、珠光片1.8 g、二(氢化牛脂基)邻苯二甲酸酰胺(TAB-2)0.9 g、薄荷脑0.18 g、乙醇适量、瓜尔胶0.18 g、甘油4.2 g、D-泛醇1 g、聚季铵盐1.2 g、香精适量、氢氧化钠适量、枸橼酸适量.按照该处方制备的洗发剂工艺稳定、成型性较好.结论:确定艾香洗液小试制备工艺,质量稳定、可控,临床应用效果评价较好,可进一步深入研究临床疗效和进行中试规模试验改进.

    艾香汤洗发剂制备工艺质量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