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郑进

半月刊

1007-8517

zgyy1992@163.com

0871-5349183、5339255

650228

云南省昆明市滇池路709号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试析壮瑶族针挑疗法的异同

    麦芳瑜范郁山赵伯莉杨文聪...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挑疗法是广西壮瑶族人民常用的一种特色外治法.文章通过文献收集及研究的方式,主要从壮、瑶族针挑疗法的概念、指导思想、治疗原理、适应症、操作方法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系统阐述了壮族针挑疗法与瑶族针挑疗法的异同之处,为壮瑶族民间特色技法的推广及其临床应用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壮族针挑疗法瑶族针挑疗法外治法异同对比综述

    基于《温疫论》和《伤寒温疫条辨》探析温疫治疗的用药特点

    叶梦怡南一王佳玉李文海...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防治温疫的组方特点和用药规律,为临床防治温疫提供文献理论基础.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以《温疫论》和《伤寒温疫条辨》为研究基础,采用频数统计法综合性的整理分析《温疫论》和《伤寒温疫条辨》中防治温疫的方药.结果:《温疫论》中44首方剂,单味药用药总频数217次;《伤寒温疫条辨》中正方181首,附方34首,单味药用药总频数1409次.结论:《温疫论》和《伤寒温疫条辨》在温疫防治理法方药中求同存异,其组方用药上具有扶正固本、苦寒逐秽、中焦护胃、调畅气机的特点,对后世防治温疫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温疫论》《伤寒温疫条辨》温疫用药特点新冠肺炎

    《金匮要略》"异病同治"的证治规律探析

    欧慧萍吴趋荟徐慧范伏元...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异病同治在《金匮要略》中应用十分丰富.文章通过全面归纳分析《金匮要略》中"异病同治"的证治规律,笔者认为仲景"异病同治"相当于"一方多治".张仲景"一方多治"的证治规律不仅包括异病、同证、同机、同治法;异病、异证、同因、同机、同治法;异病、异证、同位、同机、同治法;同时也包含同病、异证、同机、同治法."异病同治"治略之思想关键在于疾病的病机,病机决定证候,病机为疾病治疗的核心.

    金匮要略异病同治一方多治张仲景

    石刻医学防疫知识初探

    周红黎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刻医学,内容丰富,其中包含了珍贵的古代防疫知识,涉及疫病的理论知识、治疗方法、预防知识等,是研究古代中医药防疫思想的重要史料,同时还蕴含了大医精诚的医学思想、多彩的民俗文化,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值得去传承、保护和进一步研究.

    石刻医学防疫

    金线莲及近缘种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钱丽萍陈阿虹陈婉清李唯...
    17-2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不同生长期、不同产地的金线莲、台湾银线兰和滇南开唇兰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通过GC-MS检测,分析比较不同生长期、不同产地的金线莲、台湾银线兰和滇南开唇兰挥发油化学成分.结果:从1月龄、2月龄、6月龄福建三明金线莲、福建宁德金线莲、福建南平金线莲、台湾银线兰和滇南开唇兰中分别分离鉴定了13 (1)、22 (2)、28 (3)、22 (4)、10 (5)、32 (6)和53 (7)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3.53%、96.98%、94.53%、92.44%、84.32%、89.16%和83.18%.其中,2,3,3-三甲基己烷、亚油酸和棕榈酸为共有成分,2,2,4,6,6,-五甲基庚烷,2,6,11,15-四甲基十六烷、2,6,10-三甲基十二烷、3,8-二甲基十一烷、4-乙基十一烷和5-(2-甲基丙基)壬烷为台湾银线兰和滇南开唇兰单独共有成分.结论:该研究为开唇兰属药用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金线莲台湾银线兰滇南开唇兰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法

    花菊盆炎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唐靖雯潘梅张丽艳梁斌...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确定花菊盆炎颗粒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应用HPLC测定槲皮素含量,并与正丁醇浸出物总量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L9(34)优选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处方中头花蓼、醋延胡索、三七加7倍量60%乙醇提取3次,每次1.5h,过滤得醇提液;野菊花、夏枯草、茜草炭、粉萆薢加10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1h,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 (60℃)的浸膏,放冷,加乙醇使药液含醇量达70%,静置后过滤,得水提醇沉液;合并上述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 (60℃).结论:该工艺简单、稳定可行,对花菊盆炎颗粒的工业化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花菊盆炎颗粒正交实验法醇提法水提醇沉法

    HPLC-ELSD法测定玄麦甘桔颗粒中桔梗皂苷D的含量

    陈雯刘勋李欣茹程韬...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以HPLC-ELSD法测定玄麦甘桔颗粒中桔梗皂苷D含量的方法.方法:以Agilent C18(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3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结果:桔梗皂苷D在0.4794 ~5.9915μg(r=0.9994)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1.7258x-0.4426,平均加样回收为99.0% (RSD=1.0%).结论:本研究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玄麦甘桔颗粒桔梗皂苷D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含量测定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蒙药阿格希日嘎中生物碱含量

    梁雨娜程杰张屏包保全...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蒙药阿格希日嘎中生物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蒙药阿格希日嘎的总生物碱含量.结果:介芬胺在浓度0.001988~0.03976 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6%,RSD为2.00%.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单,可为蒙药阿格希日嘎总生物碱含量的检测提供实验依据.

    阿格希日嘎生物碱酸性染料比色法

    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四黄散敷贴工艺研究

    蔡良欧阳冬青凌庄坤易新淋...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四黄散敷贴工艺.方法:对四黄散敷贴的赋形剂进行初筛,再以感官指标评分为指标,对敷贴配方进行正交实验优化.结果:四黄散敷贴最佳配比为中药配方颗粒60%,姜汁25%,凡士林10%,二氧化硅5%,经三批验证按此配方制备得到敷贴感官指标符合要求,盐酸小檗碱含量相近,工艺制备过程含量损失较小.结论:筛选得到的三种赋形剂价格便宜,易得且能符合药用要求,建立的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四黄散工艺简便,质量稳定,感观指标符合要求.

    中药配方颗粒四黄散赋形剂

    消瘀跌打药酒制剂和其主药通城虎药材中马兜铃酸Ⅰ的成分分析

    张明梁志云张俊杰张健民...
    44-4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消瘀跌打药酒制剂和其主药通城虎药材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Inertsil ODS-XP (4.6 mm×150 mm,5μm)色谱柱,甲醇-0.05%冰醋酸溶液(53∶47)为流动相洗脱,检测波长:250 nm,流速:1 mL·min-1,柱温:30℃.结果:马兜铃酸Ⅰ的进样浓度在3.884~ 38.84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55825X-12839(r=0.9999);消瘀跌打药酒中马兜铃酸Ⅰ的回收率平均为99.08%,RSD为0.61%;通城虎中马兜铃酸Ⅰ的回收率平均为98.65%,RSD为1.58%.结论:建立的消瘀跌打药酒制剂和通城虎药材中马兜铃酸Ⅰ含量测定方法,简便,重现性良好,可用于药材与制剂的质量控制.

    消瘀跌打药酒通城虎马兜铃酸Ⅰ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