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郑进

半月刊

1007-8517

zgyy1992@163.com

0871-5349183、5339255

650228

云南省昆明市滇池路709号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维吾尔医学论治艾滋病初探

    维妮拉·乌斯曼玉苏甫·买提努尔尼罗法·塞提瓦尔地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医学治疗能够有效抑制HIV复制,降低HIV/AIDS患者病死率,同时中医药在改善HIV/AIDS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明显.维吾尔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具自身特色,从体液学说、疾病学说等特色医药理论体系出发,积极探索HIV/AIDS的干预及治疗方法,从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维吾尔医学艾滋病传统医学治法方药

    运用《医林改错》血瘀说辨治男科病浅议

    杨荣超温瞿华敖永衡姜瑞麟...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林改错》为清代著名医学家王清任所著,笔者认为,书中至少从三点表达了王氏的辨证论治思想.首先,诊病应首重脏腑,因脏腑为一身之本,本源一错,万虑皆失.其次,倡导气血理论,明晰初病先伤气血,最终病理转归为气虚血瘀.其三,基于气血理论主张"诸病之因,皆由血瘀",对怪病难辨之证从"血瘀"而辨治.王氏的上述思想对男科疾病的辨证论治多有启迪,其一,临证时要熟知男科生理病理与脏腑的联系,针对不同疾病特点着重对某脏进行脏腑论治探讨.其二,重视气血损伤对男科病症临床结局的影响,以恢复局部及全身气血平衡.其三,针对男科疾病临证特点,善于运用"血瘀"作为病机进行辨治,活用"活血化瘀法".

    《医林改错》王清任论治思想男科疾病

    傅青主辨治带下特色探骊

    朱雅文许博文赵硕琪郭锦晨...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带下病是一类因感受湿邪等导致任带损伤、带下明显增加或减少、伴或不伴有全身症状的常见妇科疾病.明末著名妇科大家傅山对妇科带下病有独特的认识,并在其所著《傅青主女科》中对其进行了详细论述.傅氏认为带下多因外感六淫或脏腑失调引起湿邪损伤带脉所致,治疗上应多从肝脾从手,且用药平和,无一峻品.傅氏有关带下思想不仅继承了前人的经验,也体现了自己的辨治特色.笔者通过研究《傅青主女科·带下篇》所论及证治思想、处方用药,并对其进行详细归纳总结,剖析傅氏论治带下的核心思想及治则治法,希冀丰富中医对带下病临床诊治的有关理论依据.

    傅青主带下《傅青主女科》辨治特色

    "大气理论"学术思想内涵及发展沿革浅析

    许博文朱雅文赵硕琪董昌武...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学"大气"之概念最早出自于《内经》,自其被提出后便争议不断,历代医家对此亦多有阐述,但其发展的脉络主线却较为清晰,理论体系的形成集中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宋元明时期以及清代至近代.通过对大气理论之源流进行探析,望为进一步对其临床价值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大气源流《内经》《金匮要略》

    浅谈中药传统煎药与自动煎药机煎药的比较

    罗春燕许钧西张宽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传统煎药方法与自动煎药机两种不同煎药模式煎药获取的浸出物总量计算浸出率,比较传统煎药和煎药机优缺点.方法:选取9份相同药材,随机抽取3份互相构成对照组,共组成3个对照组.每组分别采用传统煎药法、煎药机常压二煎模式、煎药机高压密闭单煎模式煎煮,对三组药物药液浸出物总量进行测定,计算三组的浸出率.结果:通过对三组药液浸出物浸出率相比,采用煎药机常压二煎模式和传统煎药方法所得的浸出物浸出率均达到18.5%,而采用煎药机高压密闭单煎模式所得浸出物浸出率低于煎药机常压二煎模式和传统煎药方法所得浸出率.结论:煎药机常压二煎煎药法和传统煎药法煎煮所得的浸出物浸出率无明显别,而采用煎药机高压密闭单煎模式所得的浸出物浸出率明显偏低.

    中药传统煎药煎药机浸出率优点缺点

    基于标准汤剂对化湿止咳汤质量标准的研究

    辛加敏阮婧华范东生苏松柏...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标准汤剂质量理念,建立化湿止咳汤剂的质量标准,为今后化湿止咳汤煎制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制备15批化湿止咳汤,计算出膏率、pH、定性鉴别白术、炙甘草,定量检测甘草苷含量,采用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对化湿止咳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三批化湿止咳汤中甘草苷平均含量为0.049 mg/mL,出膏率:15.98%~24.12%;pH为:5.30~5.91,指纹图谱特征峰相识度大于0.9.结论:该研究对化湿止咳汤多批次药材进行研究,质量稳定,可作为化湿止咳汤剂质量标准,为煎煮提供参考.

    质量标准甘草苷指纹图谱

    HPLC法同时测定参莲颗粒中三种姜黄素的含量

    张小折叶晓娅
    23-2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参莲颗粒中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SB-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3%冰醋酸(35∶65,v/v);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418nm,进样量:10μL.结果:参莲颗粒中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进样质量分别在39.17 ~1530.0 ng(r=0.9999)、48.90~1910.0 ng(r=1.0000)、44.65~1744.0 ng(r=1.0000)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6% (RSD=1.01%)、95.46% (RSD=1.07%)和99.69%(RSD=0.46%).结论:该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具有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的优点,可以用于参莲颗粒中三种姜黄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参莲颗粒姜黄素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质量控制

    曲克芦丁片制备工艺研究

    郝娟娟杨斯斯王倩颖李哲...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化曲克芦丁片的制粒及包衣的工艺过程及工艺参数.方法:制粒工艺选择粘合剂的浓度、粘合剂的加入方式、湿混搅拌时间、制粒目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L9(34)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制粒工艺参数;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薄膜包衣工艺过程及工艺参数进行研究.结果:粘合剂的浓度、粘合剂的加入方式对制粒工序具有极显著的影响;包衣过程中片芯脆碎度及片床温度对包衣成品率有较显著的影响.结论:经过3批次的工艺验证,中间控制项目符合工艺要求且重现性良好,经检验,产品各项检验指标均符合法定质量标准要求.证明该工艺参数稳定可靠,可应用于生产.

    曲克芦丁制粒薄膜包衣工艺正交试验设计

    RP-HPLC法测定银菊感冒胶囊中氨基比林的含量

    王喆朱正华张馨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菊感冒胶囊中氨基比林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采用依利特Hypersil ODS2 C18(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 moL/l枸橼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至3.5)(10∶90,V/V);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 μL;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85 nm.结果:氨基比林浓度在25.71 ~642.87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101.3%(RSD为1.3%).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复性良好,可用于银菊感冒胶囊中氨基比林的含量测定.

    银菊感冒胶囊氨基比林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法测定太子参药材中多糖水解产物单糖的含量

    王慧娟乔杨张敏彭礼军...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太子参多糖中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和木糖的含量.方法:分别对液相色谱条件、多糖水解和衍生化条件进行优化,比较不同条件下单糖衍生物的峰面积变化,确定太子参药材中多糖水解产物单糖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在盐酸(3 mol· L-1) 110℃、30 min条件下水解太子参多糖,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化水解的单糖产物.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2mol·L-1的乙酸铵溶液(19∶81,V/V).经方法学验证,鼠李糖、半乳糖和木糖的精密度、重复性及加样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太子参药材中多糖水解产物单糖的含量测定.

    太子参多糖单糖含量测定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