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郑进

半月刊

1007-8517

zgyy1992@163.com

0871-5349183、5339255

650228

云南省昆明市滇池路709号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圣济经》成书与流传概况

    梅耀文田永衍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圣济经》一书,十卷,四十二章,成书于政和年间(公元1111 ~ 1118年),乃宋徽宗敕编《圣济总录》时亲自撰写,以阐发《内经》之奥旨.本书流传较广且未有散佚,南宋与金元时期,多见于史书、私家藏书载目.明清时期版本流传完整,清人陆心源刊行《十万卷楼丛书》时收录《宋徽宗圣济经》,始得以流传至今.当代有关《圣济经》多以研究的方式见于著作、论文以及点校方面.《圣济经》流传期间,诸多医家吸收发挥了运气学说、法象药理以及儿科理论,为宋以后乃至于今天的中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圣济经》的深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从整体上把握两宋之际医学理论的特点,深入理解宋以后医学理论衍化的内在理路.

    圣济经宋徽宗成书流传文献

    基于线粒体心肌能量代谢探讨从“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向阳杨海燕赵春生张煦...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随着对CHF病理生理的研究进展,通过调控心肌能量代谢来改善CHF越来越受重视.祖国传统医学基于“线粒体”在CHF进程中对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并通过探讨气与线粒体的关系和医家在CHF中对气的运用,得出“益气”可提高线粒体心肌能量代谢水平来治疗心衰的结论.

    线粒体心肌能量代谢慢性心力衰竭

    基于文献中药汤剂复方治疗红斑狼疮的用药规律探讨

    杨虎辉王明凯秦雪琴任慧云...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文献数据挖掘中药汤剂治疗红斑狼疮的用药规律和特点,为红斑狼疮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检索2729红斑狼疮相关治疗文献,最终筛选出的72篇中医临床观察类文献,并分别查出涉及药物的药性、味、功效及归经,运用Excel、Spss 20.0、Weka 3.8、Cytoscape 3.6.1对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分析发现,治疗本病的高频药物为生地黄、甘草、黄芪、牡丹皮等,累占总频次的58.32%以上,从高频药物间的关联规则中归纳出常用药对组合;药物功效以清热药为主,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等,累占总频次的58.42%;药性以寒性为主,次为温性、平性药物,累占药性总频次的58.44%;从药味角度以甘味为最,其次是苦、辛、淡等,累占药味总频次的60.68%;药物归经以肝经为最,次为心经、脾经、胃经、肺经和肾经等,累占归经总频次的58.55%.结论:从本次文献数据研究结果来看红斑狼疮发病机理以脾肺气虚、肝肾阴虚、热毒内侵为主,临床上多选用补益脾肺、调肝益肾、滋阴清热、活血解毒之法治疗本病.此次对红斑狼疮的文献研究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红斑狼疮数据挖掘中药治疗用药规律

    抗氧化贴剂对UV造成的皮肤损伤的修复作用研究

    余绍蕾徐洪霞黄少梅
    16-1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抗氧化贴剂对UV照射造成的皮肤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建立家兔UV照射皮肤损伤模型,治疗组于UV照射后分别敷贴抗氧化贴剂不同的时间,连续辐照、敷贴30 d,观察皮肤变化情况,检测皮肤中SOD、CAT和MDA的含量.结果:治疗组红斑、水肿、出血、渗出症状较模型组出现得晚,且症状轻,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症状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SOD和CAT含量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抗氧化凝胶贴剂对UV照射造成的皮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抗氧化贴剂紫外线皮肤损伤

    甘葛护肝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彭霜陈凌云李江查丽春...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甘葛护肝胶囊的薄层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用于控制其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对甘葛护肝胶囊中的干姜、木香、砂仁、白豆蔻、陈皮、青皮、泽泻进行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葛根素的含量.结果:7味药的薄层特征斑点明显,阴性无干扰,重复性良好.葛根素在0.106 ~ 1.06 μ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9%,RSD=1.11%.结论:建立的薄层鉴别方法斑点清晰,专属性好,含量测定方法阴性无干扰,结果准确、稳定,可用于控制该制剂标准.

    甘葛护肝胶囊葛根素薄层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

    藏药珊瑚通窍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张晓南何雨桐游燕曹红云...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藏药珊瑚通窍丸的原有质量标准基础上进行提高性研究,以期增强了本品质量的可控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羟基红花黄色素A进行了含量测定研究,并对其它有利于珊瑚通窍丸质量控制水平提高的指标进行初步探索.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能满足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测定要求,依据药典现有方法或通则进行的其它指标的测定也都能得出有指导性意义的结论.结论:珊瑚通窍丸中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能被以简便、可靠的方法测定,所得数据可为将来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可靠依据.

    藏药珊瑚通窍丸质量控制羟基红花黄色素A

    藜芦的质量控制研究

    程韬王影超陈韦佳苌玲...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并完善藜芦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藜芦;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藜芦中虎杖苷和白藜芦醇的含量,采用Thermo C18色谱柱(4.6 mm×250 mm 5 μm),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06 nm,柱温30℃.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较好;虎杖苷和白藜芦醇分别在0.2004~2.004μg、0.4056 ~4.0563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和100.1%,RSD分别为1.1%、1.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藜芦的质量控制.

    藜芦虎杖苷白藜芦醇薄层色谱HPLC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散寒除湿抗毒方治疗COVID-19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廖金花王兴彭双凤凌利...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国医大师伍炳彩的散寒除湿抗毒方治疗COVID-19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及其治疗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TCMSP数据库查询散寒除湿抗毒方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分别从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筛选出COVID-19的疾病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和潜在靶点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Metascape富集分析预测核心模块和作用机制.结果:共获得散寒除湿抗毒方潜在有效化学成分148个,去重后得到药物靶点289个,主要潜在核心靶点5个,COVID-19疾病靶点355个,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59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出153条信号通路,并预测散寒除湿抗毒方主要通过17条通路治疗COVID-19,GO富集分析共得到条目1958个.结论:散寒除湿抗毒方可通过调节免疫炎症反应并直接对靶点基因进行干预,从而治疗COVID-19.

    散寒除湿抗毒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网络药理学炎症反应基因

    蒙药材并头黄芩生药鉴别研究

    朝鲁门娜仁图雅崔黎亚男...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蒙药材并头黄芩的性状及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对不同产地蒙药材并头黄芩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结果:建立并头黄芩的性状、粉末的显微特征;薄层鉴别中,薄层图谱清晰,与相邻斑点分离较好,阴性对照无干扰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专属性强.结论:建立的蒙药材并头黄芩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能够有效地评价和控制药材的内在质量和药品质量.

    并头黄芩显微鉴别薄层鉴别

    石榴日轮丸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禄晓艳杨金草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藏药制剂石榴日轮丸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石榴子、红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制剂中胡椒碱进行定量分析,用CAPCELL PAK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μm),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70:3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 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43 nm,胡椒碱在0.850~3.18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9%,RSD=0.35% (n=6).结论:此法简便、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石榴日轮丸的质量控制.

    石榴日轮丸石榴子红花胡椒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