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郑进

半月刊

1007-8517

zgyy1992@163.com

0871-5349183、5339255

650228

云南省昆明市滇池路709号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壮医香灸治疗乳癖的技术规范及临床应用

    赵金妹滕红丽刘军洋洪精...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壮医香灸治疗乳癖进行技术规范.方法:在壮医理论指导下进行了临床规范化研究,对乳癖的概述,疾病诊断标准,香灸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技术操作规范、不良反应、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处理进行归纳总结,并举病案具体阐述.结果 及结论:壮医香灸疗法在乳癖的治疗上已取得一定效果,其技术规范及临床应用的整理研究可为香灸疗法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乳癖壮医香灸技术规范临床应用

    基于《素问·痹论》之"不通""不仁"探析麻木的治疗思路

    张会择朱毅赖宇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素问·痹论》提出痹证病久,气血亏耗,荣卫行涩,肌肤失于濡煦,而出现麻木的临床表现.通过分析历代医家注解,提出麻木病机为气血虚衰,神气虚羸;或邪痹经络,神气游行受阻,导致神不至肤.治疗应坚持整体观,表里兼顾,通补兼施,引神至肌肤,麻木可逐渐改善.

    《素问·痹论》不通不仁麻木

    基于数据挖掘《类证治裁》治疗风湿病用药规律研究

    陈宏道丁一帆谢师旅冷文飞...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类证治裁》治疗风湿病用药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查阅《类证治裁》收录治疗风湿病的方剂,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SPSS 26和SPSS Modeler 18对中药的频次、频率、类别、四气五味、归经、聚类和关联规则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方剂119首,涉及药物158味,用药总频次1002次,其中频率大于10%的高频药物有甘草、当归、茯苓、川芎、白术等;补虚药、解表药和活血化瘀药为常用中药类别;中药四气以温为主,五味以辛、苦、甘为主,归经以肝、脾、肺、肾经为主;将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可聚为5类;常用药对为甘草-白术、甘草-生姜、川芎-羌活等.结论:《类证治裁》中治疗风湿病以补虚药为主,配以解表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等治疗风湿病,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类证治裁风湿病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小儿推拿穴位——"天河水"之考证

    康小玲王金伟黄于婷王笛钇...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河水"是小儿推拿治疗热症的常用穴位之一,备受历代医家重视,但古今医籍医家对其定位、操作、功效看法不一.文章拟通过古代小儿推拿经典著作及现代小儿推拿流派学术思想的归纳整理,从不同角度探讨"天河水"的名称内涵、定位、操作、作用原理即机制等,为今后临床正确使用该穴提供一定的借鉴,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及科研工作.

    天河水小儿推拿退热

    基于药用衡制探讨补中益气汤原方对应的现代剂量

    张诗杭刘斯瑀罗燕
    16-1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补中益气汤是著名补土派大家李东垣的代表处方之一,由黄芪、白术、人参、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和柴胡组成,在临床上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正确选择使用方剂的剂量对于临床疗效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文章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宋金元时期药用衡制以此为依据折算得出补中益气汤的现代对应剂量,并以此为例为古方今用剂量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补中益气汤剂量药用衡制折算

    《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失眠方剂的用药规律分析

    魏云强何荣平吕静李灵颖...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探讨失眠内治方剂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规范化统计《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失眠使用中药的情况,并分别查出其所属类别、功效、药性、药味及归经,运用Excel 2016、SPSS 25.0、Weka 3.8等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纳入失眠内治方剂58首,用药98味,高频使用中药有人参、甘草、酸枣仁、当归、茯苓、远志等16味药,多属补虚药、安神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等,药性以甘、苦、辛、酸为主兼有淡、咸、涩药,药物归经中,以心、肺、脾、肾归经频次居多.根据高频中药的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对配伍规则如酸枣仁-人参、茯苓-人参、麦冬-酸枣仁、茯神-酸枣仁、远志-人参、远志-酸枣仁、白芍-当归、生地黄-当归等.结论:数据挖掘结果发现失眠在临床上以虚证较为常见,治疗呈现以和阴阳,调气血,安五脏为主的用药特点,为失眠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中医方剂大辞典失眠数据挖掘用药规律

    基于卦象比拟探析吴澄《不居集》热证辨治特色

    常永龙黄辉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安医家吴澄,自幼研习《易经》,儒学功底深厚,其所著《不居集》为治疗"虚劳"病之代表著作,书中首次提出"外损致虚"学说.热证为吴氏所论虚损四大证之一,吴氏从不同角度对热证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进行论述,其中以卦象比拟的方法辨治热证颇具特色,作者通过探析吴澄《不居集·热证》中治疗方法,阐释《易经》卦象之理在吴氏治热中的内涵,总结吴氏对于热证的辨证、治疗特色,以期对现代临床热证的选方用药提供新思路.

    吴澄《不居集》热证《易经》卦象比拟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白术-茯苓"药对抗胃癌的作用机制

    李国秋张嘉雪陈子铮陈林耿...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白术-茯苓"药对抗胃癌(GC)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ETCM数据库确定"白术-茯苓"药对的有效成分,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测"白术-茯苓"药对有效成分对应的潜在靶点,并检索Genecard、OMIM、Pharmgkb、TTD,Drug Bank等疾病数据库,以获得"白术-茯苓"药对抗GC的作用靶点.通过Sting数据库和Cytoscape3.2.1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通过Metascape平台对"白术-茯苓"药对抗GC作用靶点进行KEGG通路分析.结果:从"白术-茯苓"药对中获得38个有效成分,62个与"白术-茯苓"药对抗GC相关的作用靶点,经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白术-茯苓"药对抗GC作用机制主要涉及"癌症途径(pathway in cancer)"、"类固醇激素合成(Steroid hormone biosynthesis)","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信号通路(PPAR signaling pathway)"等信号通路.结论:研究初步发现了"白术-茯苓"药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模式发挥着抗GC的临床作用,为"白术-茯苓"药对配伍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茯苓-白术网络药理学胃癌作用机制

    UPLC-MS/MS法同时测定一清颗粒中5种成分的含量

    岳磊黄丽杰崔燕贞李晓静...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一清颗粒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黄芩苷及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ACQUITYUPLC®BENC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1%甲酸),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切换,多反应监测模式(MRM).结果:5种成分在对应的线性范围中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回收率在86.13%~96.37%(n=6),RSD在2.19%~3.0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定量准确,灵敏度高,可适用于一清颗粒中5种成分的质量控制.

    UPLC-MS/MS法一清颗粒含量测定

    覆盆子饮片标准汤剂制备及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吴远波刘宇政吴靓吴克勤...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制备覆盆子饮片标准汤剂,并建立质量评价方法.方法:按技术要求制备12批覆盆子标准汤剂,测定鞣花酸成分含量并计算其转移率,测定出膏率,并建立标准汤剂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结果:通过对12批覆盆子标准汤剂进行测定,鞣花酸转移率为49.9%~82.8%,出膏率为13.2%~15.5%;指纹图谱中标定了 9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3个峰,12批覆盆子标准汤剂相似度均>0.9.结论:本研究可为覆盆子配方颗粒制备提供标准参考.

    覆盆子标准汤剂质量评价指纹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