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郑进

半月刊

1007-8517

zgyy1992@163.com

0871-5349183、5339255

650228

云南省昆明市滇池路709号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筋骨平衡探讨瘀血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理筋治疗

    杨昊偌黄超凡匡桥贵武运邦...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筋骨平衡理论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强直性脊柱炎是归属于自身免疫紊乱所造成的炎症性疾病,瘀血作为病理产物痹阻督脉从而加重脊柱强直、腰背疼痛、关节僵硬及畸形等,致筋骨失衡.棍点理筋作为外治手法治疗时高效精准、简便、安全,尤其擅长脊柱治疗,通过手摸心会、棍点代手后松解粘连,缓解腰背软组织损伤,活血逐瘀、舒筋通络,可促进筋骨失衡的恢复.文章从筋骨平衡理论人手,以棍点理筋手法为治疗手段,研究瘀血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在理筋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

    筋骨平衡瘀血痹阻脊柱炎棍点理筋畸形

    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在消渴病中辨证用药浅析

    李鑫刘乐亮严会娇王婷婷...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总结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在治疗消渴病不同证型时地黄用药的方案,以最大程度辨析、论治地黄在治疗消渴病中的处方趋向.方法:通过参阅关于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相关文献资料,阅读名家医案及总结导师临床用药经验,整理归纳出在治疗消渴病过程中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所适用患者证型及各种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历代医家从脏腑辨证、气血辨证、阴阳辨证等各方面对消渴病全过程辨证使用地黄持有不同见解,诊治时根据辨证的结果予以配伍临方.鲜地黄性寒、味甘苦,以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为主;干地黄性寒、味甘,以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为主;干地黄经蒸制后名熟地黄.三品可通过不同的作用途径起到治疗作用,应随证而施,从而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不同医家对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在临床辨证应用过程中有共性,亦存在相应的差异性,应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以获更好的临床疗效.

    地黄消渴病临床疗效

    基于"肠道菌群-肠脑轴"理论探讨中医从胃肠论治偏头痛

    曹文博黄天琳王慧萍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偏头痛发病机制不明,许多假说仍需推敲,近年有学者提出肠道微生物通过脑肠轴可以诱发偏头痛.文章从中医角度分析胃肠与头窍的关系,简述"肠道菌群-肠脑轴"理论,通过列举中医药影响肠道菌群防治偏头痛的研究,指明中医从胃肠论治偏头痛的可行性,为中医药防治偏头痛提供新思路.

    偏头痛脑肠轴肠道菌群中医药

    太冲穴主治偏头痛的机理探讨及临床应用

    何鹏庆雒成林曹熙谢梦琳...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冲穴主治黄疸、少腹肿痛、头痛等病症.在现今临床中,太冲穴用于偏头痛的治疗,疗效可靠,但目前对该穴治疗偏头痛的机理尚不明确.通过检索文献、综合分析,认为太冲穴主治偏头痛的机理包含:经脉交会,主治所及;四根三结,上病下取;从肝论治,顺降经气;调达木气,冲和气血;暗和全息,清利头目.该法取穴方便,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对于针灸治疗偏头痛具有指导意义,应进一步深入挖掘.

    太冲穴偏头痛机理探讨

    基于分子对接分析复方一枝黄花喷雾剂抗HIV-1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L的研究

    朱海燕庄田畋杨欣危英...
    16-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分子对接分析复方一枝黄花喷雾剂化学成分与HIV-1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L的结合情况.方法:利用TCMSP(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结合文献构建复方一枝黄花喷雾剂小分子配体库,采用Surflex-Dock模块完成复方一枝黄花喷雾剂与HIV-1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L的分子对接分析.通过Ligplot计算核心成分与HIV-1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L形成的氢键、疏水作用.结果:获得复方一枝黄花喷雾剂活性成分74个,通过分子对接发现,26个活性成分与HIV-1蛋白酶有较好的结合(Total score>7),5个活性成分与Cathepsin L蛋白酶有较好的结合(Total score>7)o Diosmetin 与 HIV-1 蛋白酶相互作用形成四个氢键(Gly27,Gly48,Gly49,Arg8),Harmonyl 与 HIV-1蛋白酶相互作用形成两个氢键(Arg8,Asp30).结论:本研究初步筛选复方一枝黄花喷雾剂具有抗HIV-1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L的化学成分,为抗病毒药物的开发提供思路.

    复方一枝黄花喷雾剂分子对接HIV-1蛋白酶组织蛋白酶L

    湿生扁蕾不同提取部位对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肺功能的影响

    王俊丽刘喜平崔树婷景明...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湿生扁蕾不同极性溶剂提取部位对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大鼠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纯水、95%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石油醚不同极性溶剂的湿生扁蕾提取部位,给予博莱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模型大鼠灌胃给药,观察大鼠脏器系数、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湿生扁蕾不同极性溶剂提取部位均能降低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大鼠肺系数、脾系数,其中以湿生扁蕾乙醇部位组肺系数下降最为明显(P<0.05).肺功能方面,湿生扁蕾水提部位组、乙醇部位组、正丁醇部位组、石油醚部位组可显著增加大鼠潮气量(TV)、呼气量(EV)、每分通气量(MV)、最大吸气流速(PIF)、最大呼气流速(PEF)(P<0.05),湿生扁蕾正丁醇部位组可显著增加PEF(P<0.05),湿生扁蕾水提部位组、乙醇部位组、正丁醇部位组、石油醚部位组可显著降低呼吸频率(f)(P<0.05).湿生扁蕾各组均可显著升高呼气时间(TE)(P<0.01),对50%呼气流速(EF50)影响不明显,湿生扁蕾水提部位组、乙醇部位组、正丁醇部位组可显著升高吸气时间(TI)(P<0.01),湿生扁蕾水提部位组、乙醇部位组、正丁醇部位组、石油醚部位组可显著升高松弛时间(RT)(P<0.05),湿生扁蕾水提部位组、乙醇部位组、正丁醇部位组显著升高动态顺应性(Cdyn)(P<0.05);湿生扁蕾水提部位组、乙醇部位组、石油醚部位组可显著降低被迫呼吸间隙(Penh)(P<0.05).血气分析表明,湿生扁蕾各组中二氧化碳分压(PCO2)、碳酸氢根离子(HCO3-)均显著降低(P<0.01),氧分压(PO2)及血氧饱和度(SaO2)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其中以湿生扁蕾乙醇部位组最为显著.湿生扁蕾各组中PH、总二氧化碳(TCO2)、剩余碱(BE)未见显著变化(P>0.05).结论:湿生扁蕾不同极性溶剂提取部位均可改善博莱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大鼠肺功能,而在血气分析方面以乙醇提取部位最为显著,推测乙醇提取部位可能为湿生扁蕾抗纤维化的有效部位.

    肺纤维化湿生扁蕾有效部位肺功能

    贵州红枫湖景区内四岛植物资源调查

    刘绍欢刘平扶泽安谢欢...
    27-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对贵州红枫湖景区内四岛植物资源的情况进行调查,为该区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查阅文献和数据整理进行研究.结果:调查显示四岛共有植物142种,分布于77科,131属,其中菊科、蔷薇科为优势科.结论:调查结果可为红枫湖景区内植物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提供相应的参考.

    中药资源红枫湖景区资源调查

    血塞通咀嚼片质量标准研究

    蒋蒨周旭谭茂兰林泉松...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血塞通咀嚼片的质量标准进行增修提高.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血塞通咀嚼片中三七总皂苷的含量;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塞通咀嚼片中人参皂苷Rg1、Re、Rb1、Rd及三七皂苷R1的含量.结果:三七总皂苷的线性范围为 0.0941~0.2197 mg/mL(r=0.9997),回收率在 95.0%~103.0%之间,RSD%=2.14(n=6).人参皂苷Rg1、Re、Rb1、Rd 及三七皂苷 R1 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1132.7624~1194.8616 μg/mL(r=0.9999)、18.6776~168.0984 μg/mL(r=0.9997)、139.8296~1258.4664 μg/mL(r=0.9999)、38.3648~345.2832 μg/mL(r=0.9999)和37.3552~336.1968 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8.0%、98.4%、97.2%、98.2%以及 97.5%.结论: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血塞通咀嚼片的质量.

    血塞通咀嚼片质量标准三七总皂苷紫外分光光度法UHPLC

    六味能消制剂中土木香内酯和异土木香内酯含量测定研究及工艺探讨

    焦兴苹马青青杨凤梅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藏药六味能消丸(胶囊、片)中土木香内酯与异土木香内酯总含量的测定方法,并探讨该制剂生产工艺中温度对其影响.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HP-5毛细管柱;检测器(FID)温度:280℃;分流比:5∶1;程序升温,流量:1.5 mL·min-1.进样量:1 μL.结果:土木香内酯、异土木香内酯分别在4.31~25.83 μg·mL-1(r=0.9981)、4.14~24.83 mg·mL-1(r=0.9991)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分别为 101.72%、102.85%(n=6);回收率、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均小于2.0%(n=6).结论:该研究所建立的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有效测定六味能消丸(胶囊、片)的土木香内酯和异土木香内酯总含量;测定结果可有效反映生产工艺中温度对其含量的影响.

    六味能消制剂气相色谱法土木香内酯异土木香内酯生产工艺

    藏药柳兰中黄酮类成分研究

    张金魁林鹏程王志波刘晓翠...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藏药材柳兰(Epilobium angustifolium)中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MCI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中低压柱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植物柳兰全草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0-β-D-葡萄糖醛酸苷(1)、金丝桃苷(2)、槲皮苷(3)、木犀草素(4)、槲皮素(5)、阿福豆苷(6)、山奈酚-3-0-α-L-阿拉伯呋喃糖苷(7)、槲皮素-3-0-α-L-阿拉伯呋喃糖苷(8)、桑色素-3-0-α-L-鼠李糖苷(9)、槲皮素-3-0-α-D-阿拉伯吡喃糖苷(10)和芦丁(11).结论:从藏药材柳兰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1种黄酮类成分.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柳兰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9、10为首次从柳叶菜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藏药材柳兰黄酮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