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郑进

半月刊

1007-8517

zgyy1992@163.com

0871-5349183、5339255

650228

云南省昆明市滇池路709号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温病条辨》中药物“取象比类”的探析

    鄢梁裕惠宏周波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温病条辨》是温病学派的重要著作之一,为温病学说理、法、方、药系统的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古代学者通过自我观察和经验总结,把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与中医药理论进行融合,用于诠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发生与变化以及药物的性味归经.“取象比类”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温病条辨》方论阐述中,吴鞠通大量运用了“取象比类”的方法,在各章节体现出涵盖面广、内容丰富的特点.文章对《温病条辨》中药物“取象比类”的思想理论与文化进行研究分析.

    温病条辨取象比类中药阴阳五行

    《针灸问对》中辨证论治思想探析

    舒云峰韩为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汪机是明代著名新安医家,《针灸问对》一书中在针灸治疗上强调辨证论治.汪机在针灸临床治疗上重视察色诊脉、辨别气血阴阳,以此来明确疾病性质,这两者是辨证的重要手段;以“治病无定穴”来说理临证取穴上的重要性,是分证论治的思想指导.文章从察色诊脉、辨别气血阴阳、“治病无定穴”三个方面出发,探讨汪机在针灸临床治疗学上辨证论治的思想.

    治病无定穴察色按脉气血阴阳辨证论治

    7种傣药材不同极性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对比研究

    李晓花李祯台海川刀会仙...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7种傣药材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对大肠杆菌(Ec.)和绿脓假单胞菌(Pa.)的抑菌作用.方法:以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萃取7种傣药材的95%乙醇提取物,获得不同极性部位;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提取物的抑菌圈,二倍稀释法测定提取物及阳性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确定其抑菌活性.结果:25 mg/mL浓度条件下,7种傣药材不同极性提取物均显示有不同程度抑菌效果,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为(1.21 ±0.04) ~ (2.80±0.07) cm,对绿脓假单胞菌的抑菌圈为(0.84±0.03)~(1.96±0.03) cm.其中勐腊大解药(平脉藤)乙酸乙酯萃取物(MLDJY-2)抑菌效果显著,对Ec.抑菌圈、MIC和MBC分别为(2.80±0.07) cm、0.195 mg/mL和1.563 mg/mL,对Pa.抑菌圈、MIC和MBC分别为(1.96±0.03) cm、0.781 mg/mL和6.250 mg/mL.结论:验证了7种临床常用傣药材抗菌活性,为临床应用和抑菌产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傣药材提取物抑菌圈最小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

    金喉健配方超临界提取工艺产物体外抗病毒研究

    温荣城贾金艳李霞柴立...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金喉健配方超临界提取物的体外抗流感(H1N1)病毒活性.方法:通过流感病毒感染MDCK细胞来测定病毒TCID50/mL=10-6.25;将提取物加入细胞已成膜的96孔板中检测金喉健配方超临界提取工艺产物对细胞的毒性;将提取物和病毒混合后加入细胞中检测金喉健配方超临界提取工艺产物体外抗流感病毒活性.结果:提取物的抗病毒活性与浓度呈正相关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8.71 μg/mL,在6.25 ~50 μg/mL的有效剂量范围内,未见对细胞产生毒性,选择指数(SI)大于11.48.结论:金喉健配方超临界提取工艺产物具有抗H1N1流感病毒活性.

    金喉健超临界提取抗病毒药H1N1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金叶拜毒颗粒抗新冠病毒的作用机制

    彭双凤田鑫王兴廖金花...
    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金叶拜毒颗粒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有效成分、靶点和通路,探讨其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机制,为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2019)提供参考.方法:通过TCMSP、PubMed、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数据库及相关文献中筛选金叶拜毒颗粒方中中药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S数据库筛选出新型冠状病毒的疾病靶点;使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和潜在靶点的相互作用关系,使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3.7.2软件绘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通过Matescape富集分析预测核心模块和作用机制.结果:挖掘出金叶拜毒颗粒中化合物46个,465个药物靶点,COVID-19相关疾病靶点465个,二者交集靶点71个,组方中主要化学成分23个,关键靶点涉及GAPDH、ALB、TNF、TP53、MAPK3、IL6、MAPK1、CASP3、MAPK8、FOS等,预测到4个核心板块.GO富集分析共得到1665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筛选出条149信号通路.结论:金叶拜毒颗粒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作用于新型冠状病毒.

    金叶拜毒颗粒网络药理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免疫和炎症反应

    HPLC切换波长法测定益肾灵颗粒(无蔗糖)中特女贞苷、淫羊藿苷、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

    方慧祥崔庆德吕晋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益肾灵颗粒(无蔗糖)中特女贞苷、淫羊藿苷、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依利特C18柱(250 mm ×4.6 mm,5μm),柱温为30℃;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24 nm、270 nm、246 nm.结果:特女贞苷、、淫羊藿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进样量分别在0.03401~0.8501 μg(r=0.9997,n=7)、0.1006~2.5151 μg(r=1.0000,n=7)、0.01916 ~0.4790 μg(r =0.9999,n=7)、0.02020 ~0.5051 μg(r=0.9999,n=7)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均<1.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5%、100.6%、99.4%、98.9%,RSD分别为0.50%、0.93%、0.49%、0.65%(n=6).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高、分离度及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益肾灵颗粒(无蔗糖)中特女贞苷、淫羊藿苷、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益肾灵颗粒(无蔗糖)特女贞苷淫羊藿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含量测定

    维吾尔药材菠菜子的DNA条形码鉴定及质量控制研究

    沙拉麦提·艾力汪波陈亚飞佟瑞敏...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建立维吾尔药材菠菜子的鉴定方法,并构建菠菜子HPLC指纹图谱和其指标性成分β-蜕皮甾酮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为菠菜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以核糖体DNA第二内部转录间隔区(ITS2)为主体条形码序列对菠菜子进行DNA条形码鉴定;采用Agilent ZORBAX SB-Aq C18色谱柱(4.6 mm×250mm,5μm),以甲醇(A)-0.2%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 10 min,10%A;10 ~ 20 min,10% →30%A;20 ~40 min,30%→40% A;40 ~65 min,40%→80%A),检测波长240 nm,建立菠菜子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Aq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A)-0.2%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5 min,45%→40%A;15 ~ 25 min,40%→80%A;25 ~30 min,80% →45%A;30 ~ 45 min,45% A),检测波长248 nm,建立指标性成分β-蜕皮甾酮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结果:DNA条形码鉴定系统进化树显示,ITS2序列可将菠菜子与其近缘物种很好区分,且分支支持率达100%;HPLC指纹图谱标定7个共有峰,10批菠菜子药材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5;指标性成分β-蜕皮甾酮在6.115 ~ 122.304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重复性试验RSD<2.0%,加样回收率为97.43% ~ 103.59%,10批样品中β-蜕皮甾酮的含量为0.099% ~0.241%.结论:DNA条形码可准确鉴定菠菜子的基原,HPLC指纹图谱专属性强,结合指标性成分β-蜕皮甾酮的含量测定可以控制菠菜子药材的质量.

    菠菜子DNA条形码β-蜕皮甾酮含量测定:指纹图谱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不同厂家维C银翘片质量评价

    崔新刚王颖莹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不同厂家维C银翘片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维C银翘片中绿原酸、牛蒡苷、维生素C、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基于测定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不同厂家维C银翘片质量.结果:5个厂家维C银翘片有效成分含量均符合规定,但存在较大差异,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厂家样品质量稳定.结论: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可为不同厂家维C银翘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HPLC维C银翘片有效成分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比较四川产厚朴根皮与干皮水提冻干粉的化学成分

    韩君李厚聪张志锋王晓彤...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核磁共振技术比较四川产厚朴根皮与干皮水提冻干粉的化学成分.方法:对四川产厚朴根皮与干皮水提冻干粉进行红外吸收光谱(IR)、紫外吸收光谱(UV)及核磁共振(NMR)波谱(包括1H NMR、13C NMR、1H-1H COSY、1H-13C HSQC)进行测定.结果:分析其UV和IR谱图特征吸收峰对应的基团,并对其1H NMR和13CNMR信号进行了归属,分析了其化学成分.结论:该研究将为厚朴的其它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厚朴核磁共振(NMR)红外吸收光谱(IR)紫外吸收光谱(UV)1H-1HCOSY1H-13CHSQC

    铁甲草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

    赵莹叶小玲苏璐丹翟明...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铁甲草中大黄素和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铁甲草中齐墩果酸的含量.Waters XBridge Peptide BEH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PBS (85∶15),流速1.0 mL/min,柱温35℃,进样量为10 μL,检测波长210 nm,测定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齐墩果酸在5~50 μg/mL的浓度范内呈良好线性关系(Y=4533X+ 909.6,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39%,RSD为1.53%(n=6).结论:本实验方法准确灵敏、稳定可靠,可用于铁甲草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铁甲草齐墩果酸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