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郑进

半月刊

1007-8517

zgyy1992@163.com

0871-5349183、5339255

650228

云南省昆明市滇池路709号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朱广旗教授治疗紧张型头痛临证经验

    徐铭霞吴远华梁艳妮庞楠枫...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紧张型头痛是原发性头痛中最常见的类型,属中医学"头痛""头风"范畴.朱广旗教授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内伤头痛多责之于"痰、瘀"二者互结,阻滞脑络,当以"补虚泻实,标本兼顾"为治则,以"健脾化痰,祛瘀止痛"为治法,临证加减.

    朱广旗紧张型头痛临证经验

    康良石教授运用疸胀汤治疗热浊停聚之肝硬化腹水临证经验

    范继桃章亭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硬化腹水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体征之一,康良石教授认为肝硬化腹水多系于慢性肝炎的基础上,肝脾肾三脏功能严重受损后,体内造化之道、生杀之气及传化功能失常,并营气不利、津液渗涩,凝结于肝,蕴裹不散而成腹水.热浊停聚之肝硬化腹水乃气滞化热,热搏成瘀,运化失职,湿浊稽留,热浊停聚,隧道壅塞不通,热毒、湿浊蕴积不能排泄,裹于腹中而成,其治法以清热化瘀、淡渗利水为先,方自拟加减疸胀汤,临床上疗效明显.

    康良石疸胀汤肝硬化腹水热浊停聚

    张国梁教授运用疏肝健脾泄浊法治疗药物性肝损伤临证经验

    李晓晴张国梁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物性肝损伤是近年来危害肝脏代谢功能的又一类重大疾病.因其发病无特异性,往往容易被忽视,致使疾病迁延日久导致不可逆的损伤.药物性肝损伤会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演变成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中医药治疗药物性肝损伤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并且能够针对不同患者体质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张国梁教授在多年临床工作中总结出防治DILI首要重诊断,将中医舌诊与辨证紧密相结合,配合中医特色外治法,运用疏肝健脾泄浊法治疗能够有效缓解药物性肝损伤的进展,减轻肝脏代谢负担.张国梁教授认为本病主要因药物蓄积的毒素损伤了肝,因此在治疗以恢复肝脏生理功能为己任,其治疗经验值得临床借鉴.

    药物性肝损伤肝脾同治辨证论治经验总结

    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56例临床观察

    郭龙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8例失眠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酸枣仁汤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睡眠质量、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心烦不寐、颧红潮热、手足心热、心悸、健忘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失眠症患者中应用穴位按摩联合加味酸枣仁汤治疗能改善睡眠质量,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利于预后.

    失眠症加味酸枣仁汤穴位按摩睡眠质量不良反应

    电针配合闪火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谢庚峰李绍荣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闪火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对照组单纯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闪火灸治疗,治疗10次治疗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JOA评分均有升高(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评分均有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闪火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腰椎间盘突出症电针闪火灸

    基于"三版块、两主体、一结合"构建学生中医思维的路径探索

    李军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药高等教育在实践和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共识,即中医思维的培养和锻炼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越来越重要,但实践证明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对中医思维的培养锻炼环节相对薄弱,应该予以探索改革并创新.文章经过前期不断的摸索,在中医基础教学中首次提出"三轨"式教学模式即"三版块、两主体、一结合",其中"三版块"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两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医经典思维、"一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医创新思维.通过"三轨"式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使学生树立专业自信与中医自信.

    中医思维中医教育"三轨"式教学

    投稿注意事项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