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郑进

半月刊

1007-8517

zgyy1992@163.com

0871-5349183、5339255

650228

云南省昆明市滇池路709号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古籍文献和复杂网络分析的COVID-19中医、藏医病因病机及用药对比研究

    完么才让贡保东知曾商禹加羊加措...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COVID-19中医、藏医(以下简称中藏医)病因病机,挖掘与对比中藏医抗COVID-19用药规律.方法:采用文献法,总结中藏医疫病相关古籍文献,探析COVID-19中藏医病因病机;收集国家卫健委及全国各省市卫生主管部门颁布的COVID-19中藏医防治方案,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Gephi),挖掘、对比中藏医抗COVID-19用药规律,分析防治COVID-19中藏医核心药物和配伍规律等特点.结果:中医发展历史上出现众多瘟疫古籍文献,其中明末清初最多,中医认为疫戾之气为COVID-19病因,寒湿犯肺,郁而化热,湿热交结,疫毒闭肺,热入营血等是主要病机;藏医瘟疫古籍诸多,其中伏藏古籍文献最为特色,藏医认为COVID-19是由八邪失衡,激发"巴巴达",与人体固有的"生"(类似于微生物)相争而引发.复杂网络分析发现,中药防治COVID-19药物中加权度较高的有石膏、甘草、杏仁、陈皮等,边权重较高的有杏仁-葶苈子、麻黄-杏仁、麻黄-甘草等,主要以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等功效为核心药物;藏药组方中加权度较高的有牛黄、天竺黄、诃子、藏木香等,边权重较高的有牛黄-红花、牛黄-天竺黄等,主要以清肝热、肺热等功效为核心药物.甘草、红花、草果、沉香等近10首药物是中藏医共用药物,其中牛黄和乌头种类(中药附子,藏药铁棒锤)药物在两者组方药物中加权度较高.结论:本研究运用文献法和复杂网络分析法,探析COVID-19中藏医病因病机和用药规律,为COVID-19中藏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中医藏医COVID-19病因病机用药规律

    熏洗剂的稳定性试验与质量标准研究

    彭志婷于开红
    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熏洗剂的质量标准并其考察稳定性.方法:运用紫外光谱法与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该制剂进行鉴定.采用初均速法,以紫外光谱的272nm处的最大吸收峰A值为定量指标进行稳定性试验.结果:该制剂25℃的有效期约为2.0年,并测定该制剂的相对密度及稳定性试验过程中pH值的变化.结论:紫外光谱法的吸收度A值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熏洗剂初均速法稳定性质量标准

    GC法测定留兰香根茎叶中香芹酮的含量

    罗洪莲万红才刘晓艳徐作刚...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留兰香药材主要有效成分香芹酮的主要分布部位.方法:先采用薄层色谱法初步观察香芹酮在留兰香根茎叶中的含量差别,再采用气相色谱法定量测定留兰香药材不同部位中香芹酮的具体含量.结果:留兰香药材叶中香芹酮的含量最高,其次是茎,最后是根.结论:留兰香药材中香芹酮的主要分布部位为叶,根和茎中的含量很低.

    留兰香不同部位香芹酮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

    茜芷胶囊质量标准提高研究

    杨博涵朱旭江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茜芷胶囊含量测定和薄层色谱(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鉴别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川牛膝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以CAPCELL PAK C18(4.6 mm ×250 mm,5μm)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50∶50),检测波长30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测定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含量.结果:TLC鉴别有较强的专属性,阴性对照无干扰;欧前胡素在0.0276~0.4409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加样回收率为99.97%,RSD为1.66%;异欧前胡素在0.0168~0.268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加样回收率为99.66%,RSD为1.15%.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以控制本品的质量.

    茜芷胶囊TLCHPLC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

    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探讨药用昆虫琵琶甲的活性酚类成分与作用机制

    罗建蓉唐策李轩豪张艺...
    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药用昆虫琵琶甲中酚类成分潜在的药理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搜集琵琶甲主要酚类成分,运用PharmMapper平台预测酚类成分的潜在作用靶点,借助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通过MAS 3.0数据库和KEGG数据库进行通路注释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模型.结果:筛选出25个琵琶甲主要酚类成分,其潜在主要作用靶点121个,通过干预胰岛素信号通路、嘌呤代谢、黏着斑、VEGF、PPAR、MAPK等72条通路,发挥抗癌、抗炎等多种疗效.结论:琵琶甲主要酚类成分对肿瘤、炎症、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疾病有治疗作用,并呈现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系统性调节作用特点.

    药用昆虫琵琶甲酚类网络药理学靶点信号通路

    中药材质量对中成药疗效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赵兴蕊解德敏刘常逊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中药材质量对中成药疗效的影响,以确保中成药在治疗疾病时疗效的有效性、均衡性.方法:对不同中成药生产厂家生产的同名、同种中成药进行疗效分析,分析不同生产厂家按照《中国药典》同一标准、同一用量、同一剂型、同一工艺流程生产的同名、同种中成药存在疗效差异情况,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制定出防范措施.结果:通过这些防范措施的实行,能有效提高中成药的质量和疗效,缩小或消除不同厂家生产的同名同种中成药的疗效差异,为患者用药后应达到的疗效提供保障.结论:只有重视和提高中成药原料药的质量,才能确保不同厂家生产的同名同种中成药疗效的有效性、均衡性,避免同名同种中成药因生产厂家不同而出现疗效差异情况.

    中药材质量影响中成药疗效防范措施

    注射用灯盏花素生物活性测定指标的研究

    王璐刘勤张红宇王玮...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与注射用灯盏花素功能主治相关的药效学实验方法中筛选合适的生物活性测定指标.方法:选取不同规格不同批号的注射用灯盏花素从与其功能主治相关的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小鼠体内血栓实验、小鼠凝血时间实验中筛选1~2种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指标明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的方法作为其生物活性测定指标.结果:不同批号的注射用灯盏花素生物活性测定结果有所不同,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和小鼠凝血时间实验符合要求,可以作为其生物活性测定指标.结论:质量标准中的含量测定项并不能全面反映中药注射剂产品的有效性,在注射用灯盏花素质量标准中建立生物活性测定项是必要和可行的.

    注射用灯盏花素生物活性测定质量标准

    民族药菠菜子质量标准提高研究

    谢莉艾买提江·阿依甫别克徐鸿于新兰...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菠菜子药材的安全性、有效性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为建立更完善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对菠菜子药材的性状进行鉴别;以β-蜕皮甾酮为对照品对菠菜子药材进行TLC鉴别(薄层鉴别);测定25批菠菜子药材的水分、总灰分、浸出物的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菠菜子药材中β-蜕皮甾酮的含量.结果:对菠菜子药材的性状进行了描述;制定菠菜子药材中β-蜕皮甾酮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暂定菠菜子药材水分不得过11.0%、总灰分不得过6.0%、浸出物不得少于8.0%.确定了菠菜子药材中β-蜕皮甾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根据结果暂定β-蜕皮甾酮含量不得少于0.07%.结论:通过研究制定了菠菜子药材的质量标准,达到提高菠菜子药材质量标准的目的,并为菠菜子炮制品及其制剂的质量标准和高效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菠菜子质量标准薄层色谱:含量测定

    普济消毒饮古今应用发微

    钱昌盛李青吕春艳张宁...
    50-5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济消毒饮出自《内外伤辨惑论》,是东垣先生为"大头天行"所拟方剂,文章从近几年关于普及消毒饮的临床研究梳理发现,该方广泛运用于痄腮、瘿病、乳蛾、痤疮等属"壅"方面,此方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证候积分,临床上此类内、外科疾病,有着风热壅盛共同的病机,因此可异病而同治,然而并未明确统一的主治证型.通过分析普济消毒饮的方药组成、历代医家对于该方的注解,结合目前应用的适应症,认为此证由外感风热,侵袭头目,继而客于上焦,出现一派热盛之征,属上焦热盛、风热肿毒侵袭所致者均可化裁使用普济消毒饮,该方属于疏风清热、辛凉解表一类,较银翘散、桑菊饮之功效强弱尚待研究,但为温病学理论和治法的开启完善提供了实践基础.

    普济消毒饮大头瘟上焦风热壅盛

    中医药维持治疗肺癌临床研究的Meta分析

    王田田刘文琴张刘凡程俊...
    5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中医药作为肺癌维持治疗的一种治疗手段进行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搜索从2009年到2020年万方、维普、中国知网、Pubmed、Medline等医学数据库中发表的有关中医药维持治疗肺癌的随机对照实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利用RevMan 5.4软件,对PFS、KPS、DCR、RR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4个RCT,包括3042例患者.Meta分析使用中医药维持治疗组与未使用中医药维持治疗组对比,在PFS、KPS、DCR、RR方面更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药维持治疗肺癌患者,能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无进展生存期以及实体瘤稳定率和有效率,但该结论尚待更大规模及高质量的多中心的RCT研究进一步验证.

    维持治疗肺恶性肿瘤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