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郑进

半月刊

1007-8517

zgyy1992@163.com

0871-5349183、5339255

650228

云南省昆明市滇池路709号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马骏教授运用毫火针治疗银屑病经验举隅

    郭淑琴马骏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银屑病是一种由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引起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属于中医"白疕"范畴.近代医家多从血热、血燥论治,马骏教授认为银屑病的辨证不应拘泥于血热、血燥,更应该注重辨证论治和治病求本,阳虚体质患者亦可发为此病.对于阳虚型银屑病患者,毫火针疗法能温经通络、温阳扶正、驱邪外出,使患者经络畅通、阳气得复、邪气得驱,从而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银屑病白疕阳虚毫火针

    针刺结合雷火灸对臂丛神经损伤治验2则

    赖晓玲陈斌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臂丛神经结构复杂,神经损伤后再生缓慢,其损伤是周围神经损伤中最严重类型之一,常由闭合性牵拉伤引起.若诊治不当或不及时,伤侧肢体功能受损,致残率较高,给患者身心带来严重影响.临床上对于臂丛神经损伤主要采用药物、手术等治疗方式,但手术可能需要根据评估在不同时期进行多次,既具有一定风险,费用也较高.中医学历史悠久,外治法丰富而有效,笔者在工作中对两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采用针刺与雷火灸配合治疗,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体现了针刺结合雷火灸对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针刺雷火灸臂丛神经损伤医案

    徐寒松教授运用"毒瘀损络"理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证经验

    朱紫彤陈永华徐寒松倪洪岗...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乃消渴病痹病之范畴.徐寒松教授认为"毒、瘀"为消渴痹病发病之关键因素.消渴病久,五脏六腑俱损,精微之物过于充沛,津液分布紊乱异常,运化代谢畅达失司,则易内生邪毒、瘀阻,两端互责,共损脉络,则发消渴痹病.徐寒松教授临床上善用"毒瘀损络"理论治消渴痹病,提出解毒化瘀、活血通络之法乃治疗消渴痹病关键所在,临床效果尚理想,兹将徐寒松教授诊治消渴痹病经验总结如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毒瘀损络经验

    张念志教授从风咳论治感染后咳嗽经验浅析

    朱笑笑张念志周静李晶...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感染后咳嗽在临床颇为常见,病程长短不一,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西医目前可短期应用抗组胺药、镇咳药、减充血剂等,但部分患者收效欠佳.张念志教授认为感染后咳嗽归于中医"风咳"范畴,临床本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从"祛邪""补虚"两方面治疗此类疾病,效果显著.

    风咳感染后咳嗽张念志临床经验

    秦国政教授基于"脾主升清"论治静脉性阳痿经验浅析

    李利超王明凯徐磊秦国政...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静脉性阳痿是男科常见疾病,而目前临床上单用西药治疗本病难以维持疗效,中医药治疗本病历史悠久,疗效显著,且副作用较少,文章总结了秦国政教授治疗静脉性阳痿的临证经验.秦国政教授认为,静脉性阳痿与脾升清功能失常密切相关,主张治疗本病应以健脾益气、升阳举陷为治法,基于此临床运用补中益气汤合升陷汤加减治疗静脉性阳痿取得良好效果.

    静脉性阳痿脾主升清经验浅析秦国政

    荷泽汤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验案

    刘友桂刘建忠邓丽华张雪荣...
    107-109,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纯性肥胖为我国儿童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它可以造成儿童血管内皮损伤,诱发动脉硬化,降低心肺功能,影响脑部神经发育等系统的紊乱.中医药治疗单纯性肥胖不仅可以改善形体,还可以维护各个系统功能的平衡,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文章总结张雪荣主任医师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证经验,其认为痰湿是肥胖的主要病理基础,治疗当辨脏腑,重整体,宗经典,故用菏泽汤联合饮食运动疗法治疗肥胖,疗效显著.

    单纯性肥胖菏泽汤验案

    姜附止泻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临床观察

    史振滏杨云刘国莉范娴娴...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姜附止泻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治疗组给予姜附止泻丸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在总有效率、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及食少纳差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有效率为83.33%,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在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及食少纳差方面比较中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附止泻丸可明显改善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疗效较好.

    姜附止泻丸脾肾阳虚溃疡性结肠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燥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

    曾苹黄芳琴马武开侯雷...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润燥灵方联合西药硫酸羟氯喹对干燥综合征患者高凝状态的改善作用及IL-17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SS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硫酸羟基氯喹口服,观察组予润燥灵方联合硫酸羟氯喹口服,治疗12周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D-D、FIB及IL-1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S患者治疗前血浆中D-D(r=0.368,P=0)、FIB(r=0.402,P=0)与IL-17呈正相关;对照组和观察组组内比较治疗前后ESSDAI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ESSD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润燥灵方联合西药硫酸羟氯喹治疗SS能有效下调D-D、FIB及IL-17水平,单用硫酸羟氯喹或联用润燥灵方均可改善ESSDAI评分.IL-17与SS患者高凝状态呈正相关.

    润燥灵方干燥综合征临床观察

    投稿注意事项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