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蔡水珍

双月刊

1672-4445

0791-6396511

330003

南昌市罗家塘58号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CHSSCD
查看更多>>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杂志编辑部编辑出版的有一定学术水准的期刊杂志,具有CN和ISSN刊号,杂志期刊刊号可以在国家新闻出版署查询。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杂志社编辑部对投稿的稿子质量要求严格,其编辑出版的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刊物在业内享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的关键

    江波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民军队始终是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传家法宝,是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是开创强国强军伟业的决定因素.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全面加强军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制胜优势.

    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人民军队军队建设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人学思想与当代价值

    魏浩天单文远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的问题始终是马克思的关注重点.《资本论》及其手稿不仅仅具有经济学价值,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分析,了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状况,并试图找寻人的解放途径,因而具有重要的人学意蕴.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下人的非人化存在,不仅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的本质异化问题,还描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价值扭曲以及人的畸形发展现象,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历史性和革命性特征,对于当前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科学衡量人的价值、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资本论》及其手稿马克思主义人学当代价值

    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基于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视角

    郭倩蓉
    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以"现实的个人"为逻辑起点,以"重建个人所有制"为制度基础,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过程中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从"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内涵着手,对共同富裕展开分析得出:"现实的个人"理论确立了共同富裕的人民至上逻辑,重建的个人所有制奠定了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与实现共同富裕高度统一.从实现"真正的共同体"目标着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契机,分析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得出:经济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生态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社会共同体的构建,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基础、安全保障、发展模式、精神引领及和谐场域.

    真正的共同体共同富裕现实的个人重建个人所有制

    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生成逻辑、主要内容和价值意蕴

    赵龙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查研究是毛泽东重要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毛泽东胸怀天下情怀的集中体现.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生成和发展,充分汲取了古今中外调查研究的思想精华和实践经验,具有充要的时代条件、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文化根脉和丰富的实践体悟.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贯穿了调查研究全过程,主要涵括了调查研究的问题导向、原则遵循、流程优化和结果分析四个方面的内容.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辩证统一、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取得一系列伟大成就的制胜法宝,也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毛泽东调查研究生成逻辑主要内容价值意蕴

    中国共产党应对"大党独有难题"的中国式方略

    李晓东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是政党应对危机的意识表达和价值追求,本质是大党治理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汲取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管党治党"历史智慧的基础上,坚持了新时代以来大党治理的成功经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原创性提出"中国式"破解之道和应对方略,科学回答了一个百年大党在面临挑战和危机时,如何化解危机、回应挑战."大党独有难题"的提出,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治党规律的认识,拓展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论视野,同时也为世界政党治理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中国共产党独有难题大党治理应对方略

    关于新时代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功能的思考

    王琳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构成提出"基层党组织组织功能"概念的重要依据.随着经济发展、政治改革和社会变迁,新时代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功能呈现了新的转变,具体表现在不断严密基层党组织体系、重视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突出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服务功能三个方面.同时,这些新的转变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具体是基层党组织设置不完善、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仍亟待提高、基层党组织组织功能发挥不充分的问题.新征程上要推动基层党组织组织功能实现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应该继续加强基层党组织设置的规范性和开放性、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引领功能.

    基层党组织组织功能组织力

    坚守党校初心的深刻内涵与践行路径

    鄢灵慧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校初心是什么?在中央党校建校 90 周年庆祝大会暨 2023 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作出了创造性地深刻总结、阐释和明确,指出:"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新的历史征程中,党校人必须始终牢记党校初心,坚守党校初心,履行好党赋予的职责使命.

    党校初心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坚守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意涵、基本逻辑与实践方略

    张杨陈冰
    4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思想支柱,是乡村文化振兴强大的思想武器、有效的方法论,更是行动指南,关键地决定了应当如何塑造和推进农村文化的发展,对于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聚焦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党建在乡村文化振兴中政治引领功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乡村文化振兴共同思想基础;彰显中国乡土特色,激发乡村传统文化创新活力;促进乡村文化资源的升级与转型,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贯穿乡村文化振兴的各个环节,开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新篇章.

    习近平文化思想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振兴实践方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高度契合性研究

    刘玉新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二者的高度契合性具有充足的现实依据,主要表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彼此需要为"高度契合"提供了根本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为"高度契合"提供了实现场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是"高度契合"的推动主体.这种高度契合性在价值观层面具体表现在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等方面.深化二者的高度契合性需要在"高度契合"中选准结合点、在加强"贯通"中巩固"高度契合性"、在促进"融通"中拓展"高度契合性",这将有助于加强"第二个结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不断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高度契合性

    乡村振兴背景下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路径探析

    邹家骏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这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金融工作锚定了方向.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上经历了恢复和发展、改革和调整、深化改革、完善创新四个发展阶段,目前已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服务体系.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农村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发挥金融的三大特性,即守住"两条底线",发挥农村金融的普惠性;聚焦"两类资源",增强农村金融的竞争力;服务"两大战略",提升农村金融的适应性.

    乡村振兴农村金融农业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