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蔡水珍

双月刊

1672-4445

0791-6396511

330003

南昌市罗家塘58号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CHSSCD
查看更多>>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杂志编辑部编辑出版的有一定学术水准的期刊杂志,具有CN和ISSN刊号,杂志期刊刊号可以在国家新闻出版署查询。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杂志社编辑部对投稿的稿子质量要求严格,其编辑出版的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刊物在业内享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军队参与战时社会治理问题研究

    周益锋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战时社会治理是指战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政府主导,军队、社会组织和居民共同参与的,为赢取战争胜利而进行的维护社会秩序的实践活动.战时社会治理具有强烈的政治性、鲜明的军事性、突出的跨域性、显著的社会性.军队参与战时社会治理有军事管制和维稳行动两种类型.做好军队参与战时社会治理工作,需完善军队参与战时社会治理主体结构的运行机制、正确处理军事主体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构建科学的战时社会治理观.

    人民军队战时社会治理硬控制

    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考察

    郭瑞萍赵林静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归宿和实践目标.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是检验现代化道路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准.马克思人的解放包含着政治解放、经济解放、自然解放与精神解放四重维度,从这四重维度出发比较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可以发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这也决定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无法实现人的解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实践形态,"五个文明"协调推进有利于实现人的解放目标.

    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资本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

    毛泽东文化领导权思想的生成逻辑

    王彤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毛泽东文化领导权思想的生成有其重要的逻辑机理.从理论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化成理念的交融互构为毛泽东文化领导权思想提供了理论根基;从历史逻辑来看,国内外文化领导权建设经验与教训的交织共鉴为毛泽东文化领导权思想提供了历史借鉴;从实践逻辑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交相共促为毛泽东文化领导权思想提供了实践驱动.毛泽东文化领导权思想在理论、历史和实践三重逻辑的交互统一中不断夯实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生成根基,并且首创性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的中国化发展.

    毛泽东文化领导权生成逻辑

    邓小平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新贡献

    王倩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邓小平理论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新贡献不仅体现在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科学总结和提出"三个有利于"的价值判断标准,也体现在对"矛盾分析法"的新发挥和改革方法的新创造上.研究和总结邓小平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新贡献,对新时代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邓小平世界观方法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三个有利于"

    邓小平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与主要贡献

    杨俊罗萍花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对于如何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展开了一系列探索并取得了重要成绩.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基于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之后,在探索"中国式的现代化"的道路上又相继提出"小康之家""三步走"战略目标以及先富、后富、共同富的分配理论,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阶段目标,实现了从"被动的现代化"到"主动的现代化"的"中国式的现代化"实践探索.邓小平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为新时代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邓小平改革开放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

    加强高校"四位一体"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研究

    万紫薇王硕尹文旺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高校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保障,是实现高校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高校党的建设尤其是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整体发展显著,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面对新形势,要继续发挥党组织优势,需持续健全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党的组织体系,形成高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普通党员的"四位一体"联动机制.

    高校"四位一体"党的组织体系

    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梗阻与推进路径

    刘芳惠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治理体系的主心骨,是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核心领导力量.现阶段,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传统治理理念现代性转化不足、传统村民自治的核心要素消解、乡村治理遭遇行政内卷和党建引领长效机制亟待完善等实践阻点.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效能,要紧紧围绕乡村善治的根本目标,从转变治理理念着手,以思想引领把握现代化治理方向;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以组织引领凝聚多元力量;优化治理方式,以能力引领提升治理效能;健全体制机制,以制度引领保障长治久安.唯有从思想、组织、能力和制度等维度系统整治,才能实现党对乡村社会治理的全面引领,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与数字文明新形态

    黄金艳帅阳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与人类文明的交融催生了数字文明新形态.数字文明新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对数字时代诸多问题的回应与超越,也指明了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人类文明走向.中国式现代化与数字文明新形态相融共生,数字技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提支撑、数字经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数字公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指向、数字世界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球意义.同时,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即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分别赋予了数字文明新形态的人民性、价值性、协同性、可持续性和世界性.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与数字文明新形态的互动关系,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新动能.

    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技术数字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魂脉和根脉的生成逻辑

    王春娟程梦琴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世界现代化发展的一般特征,又独具中国特色.坚守中国式现代化的魂脉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主动探寻现代化发展道路,透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剖析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开辟现代化发展的新道路.坚守中国式现代化的根脉就是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魂脉与根脉的统一,蕴含交融共生的内在机理,合理结合可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因此,坚守中国式现代化的魂脉和根脉,要将二者贯通起来,不能顾此失彼.

    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论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

    刘渠志陈刚滕芸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中国式现代化相辅相成,互为前提.即通过充分调动全体人民参与共同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共同富裕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践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延伸出的理论、制度、文化、道路自信,是根植于中国人血脉中的理想追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要求.站在历史和世界的经纬度上,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和外延,在新业态中完善共同富裕顶层设计,坚持双循环联动发展,推动城乡同质化建设,坚持生态保护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人民幸福指数,是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