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村卫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村卫生
中国农村卫生

月刊

1674-361X

zgncws@163.com

010-67155381

100061

北京市崇文区广渠门南小街领行国际1-2-1701

中国农村卫生/Journal China rural healt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卫生健康文化建设的意见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
    1-3页

    制约农村卫生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分析

    张朝阳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农村卫生改革发展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显著成效,基本建立起系统的宏观制度体系、形成了系统的政策措施,明显提升了农村卫生服务能力、改善了农村居民健康状况,但也面临政策协同、资源配置、服务模式、绩效管理等方面的挑战.破解农村卫生高质量发展深层次矛盾的思路,需要以"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改革发展总目标,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实施策略;以基层为重点,强化将基本卫生保健作为国家策略;切实形成各部门统一意志、城乡及县域统筹,以应对农村卫生新挑战;还要维护农村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进一步建立和强化公益性的保障机制;构建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将"分级服务"作为其基础的核心制度,明确国家医疗卫生体系内各层各级的功能任务,保证分级服务制度健康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强化协同决策、绩效管理,建立以协同为目的的部门决策体系、以目标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强化部门决策的协同性、绩效管理的针对性、绩效评价的有效性.在农村卫生改革发展已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探索建立完善与社会主义制度相一致的农村卫生健康制度安排、与农村特点相一致的卫生政策措施设计、与农村卫生发展需要相一致的服务模式转变、与农村卫生工作目标相一致的绩效管理与评价体系建立、与农村卫生改革目标相一致的激励制约机制协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赤脚医生精神",促进新时代中国农村卫生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健康基础.

    农村卫生高质量发展深层次矛盾思路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党小组工作坊"1+X"学习模式的实践及思考

    潘雪君李振华马秀君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学习金字塔模型"的党小组工作坊"1+X"学习模式从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途径等多方面入手,创新党员学习教育模式,发挥了党小组"小型、灵活、多样、实效"的作用,赋能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激发党员干部履职担当和谋事干事能力.为进一步推进党建+业务融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为基层卫生党组织丰富党建活动提供了参考.

    党小组工作坊"1+X"学习模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践

    县域医共体框架下松阳县中医药服务能力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郭兴化郭凯东吴迪淏旻张春...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松阳县医共体中医药服务的现状及实际运作情况,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方法 于2019年12月至2023年11月,对松阳县20个乡镇街道的居民进行随机抽样,松阳县县域内15家乡镇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药服务从业人员进行走访调查;县域医共体各成员单位(街道乡镇卫生院)上报的中医药服务各项运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①调查对象对中医药服务均持正面态度.②基层居民对中医药服务需求上升,但经常接触中医药的只占40%,60%的居民认为中医药很深奥,支持中医药教育的深化和推广,赞成在基层医护人员培训中增加中医药学习内容,认为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极为重要.③医务人员中经常接触中医的不到30%,认同应增强中医药在医疗中的角色.71%认为基层中医药发展不及西药的现状的原因是因为公众对中医药了解不足,认为缺乏相关人才占 56.5%.明确表示愿意参加中医药继续教育的有近60%,继续教育的内容更偏好推拿针灸、中医理疗、中医养生、骨伤诊治等,支持增加基层医护人员中医药知识学习,尤其是民间中医和老中医技术.约80%的人对中医药教育大力深化推广持理解态度.④13家县域医共体成员单位中12家的中医类项目收入、中药处方量均明显上升;中医类别就诊人数11家也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医药从业人员数量、中医药设备台数以及中医适宜技术项目数量有整体性增加.结论 松阳县中医药服务需求急剧增加,反映出县域医共体内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中医药发展上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该县明确县域医共体系统在中医药服务中的角色和模式,抓住机遇,加强人才培训、提高硬件投入、优化服务模式等对策,并取得显著成效.

    县域医共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调查问卷现状

    以紧密型医共体模式托管运行的"平疫结合"备用型传染病医院构建医疗新模式

    朱电如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苏省宝应县鲁垛镇卫生院是宝应县人民政府筹建的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模式运行的"平疫结合"备用型传染病院,依托县人民医院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以紧密型医共体模式托管运行.全面托管后,鲁垛镇卫生院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即医疗机构性质与功能不变、独立法人地位不变、行政隶属关系不变、资产所有权不变、人员编制与职工人事关系不变、重大事项决策不变、财政投入保障政策不变,政府履行监管责任."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符合有关规定,鲁垛镇卫生院由县人民医院直接管理,实行经济单独核算、自负盈亏.在运行管理制度方面,实行医共体内部统筹管理,统筹岗位设置与管理、统筹医共体财务管理、统一药品耗材管理、规范医保基金统筹管理、修订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平时状态下,鲁垛镇卫生院作为主体单位,开展临床综合性科室和传染科等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服务,发展适合自身特点的医疗业务.遇大规模疫情时,转为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自2023年1月运行以来,在医疗服务中已展现出了该新型医疗模式的强大发展动力,基本呈现"传染+大综合"的模式,依托医共体平台做好分级诊疗,借助县人民医院,走"大专科、大综合",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提升.但运行中仍面临一些困难,需要保持积极态度,不断改进、优化措施,让新模式保持高质量运行.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平疫结合备用传染病医院乡镇卫生院托管

    基于县域医共体框架下的居民和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认知情况调查分析——以颍泉区医共体为例

    张林林海雯雯李俊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医共体内居民和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政策的认知情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制定更加科学和有效的双向转诊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法于2023年4-5月抽取了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医共体中医疗卫生机构 9家,颍泉区辖区内随机抽取部分居民进行在线问卷调查,了解基本情况、双向转诊了解程度、双向转诊满意情况等内容.结果 居民对双向转诊政策知晓程度,以"了解一点"为主(65.3%),非常了解的人不多;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政策知晓程度以"大体了解"为主(54.4%),"非常了解"的占比也未到40%.参加职工医保的居民对于双向转诊满意度(63.9%,129/202)最高;对双向转诊不满意的原因有:不清楚转诊流程和标准,未满足本人意愿,手续烦琐,医院为自身利益不愿意转诊,报销比例未达预期等.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非常不满意的原因有:宣传力度不足,缺乏监督考核机制,转诊手续复杂烦琐,医院为了各自利益不愿转诊病人及各级医疗机构间缺乏信息沟通,大多医务人员不清楚双向转诊制度等等.结论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居民对双向转诊了解度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双向转诊在医共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顺利实施.建议医共体成员单位要加大对医务人员双向转诊政策和知识的培训,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向就诊居民积极宣传双向转诊政策;机构简化双向转诊手续,把双向转诊纳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中,加强对双向转诊的监督等,采取多种措施让全民参与到双向转诊和医共体建设中,提高区域内就诊率,形成良好的就医格局.

    颍泉区医共体双向转诊认知情况居民医务人员问卷调查

    江西省区(县)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防融合服务认知现状调查

    王银吴春眉李丽清曾少波...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通过对江西省区(县)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医防融合服务的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存在问题,为推进江西省医防融合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 7-9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江西的11个设区市中按照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随机抽取4个县(区),对其内所有医疗机构中的在职在岗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工作单位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2.8%,691/1309)为主,学历以大专/本科为主(79.5%,1041/1 309),职称为初级的最多(54.9%,719/1309),公共卫生岗位人员中具有护理学专业背景的最多(37.5%,152/405),有预防医学背景的人员只占28.6%(116/405);59.4%(778/1 309)的调查对象表示接受过医防融合服务培训,71.7%(938/1309)表示所在单位开展了医防融合服务;58.0%(759/1 309)的调查对象仍认同"与提供预防性公共卫生服务相比较,临床治疗对慢性病人的作用更大";63.9%(836/1 309)的调查对象希望开展医防融合服务后,工作内容和程序不需要做大量调整;48.4%(633/1 309)的调查对象希望开展医防融合服务后,不需要再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技能.结论 该省区(县)内医疗机构存在人员配置不合理,医务人员缺乏跨专业知识,难以满足需求,"重医轻防"观念仍存在,应克服"沉没成本效应",充分发挥患者参与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该省医防融合服务更好发展.

    医防融合医疗卫生人员江西省现状调查

    建三足鼎立格局,让农村血液透析患者回家实践探索

    龚晓红
    28-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秭归县特殊的山区地理环境,使肾衰竭患者不得不选择长期在外租房或往返城乡治疗来延续生命,健康获得感大幅下降.围绕提升农村基层血透患者的健康服务质量,2022年秭归县卫健局在经过充分调研后,结合"一江两岸三环"地理环境,即在人口相对集中、医疗资源聚集的两河口镇和归州镇,陆续建立血透室,并组织县级医院安排专家驻点开展技术帮扶,打造辐射县西南、江北两个区域的血透站,与县级医院环城区血透室一起形成"三足鼎立"格局,有力打造血透患者"回家工程".2023年随着更多血透患者回归乡镇,秭归县又在郭家坝镇和杨林桥镇两个服务重要站点开设血透室,以更好满足患者服务需求.血透患者在家门口血透后可以及时回归家庭,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在建设运行过程中也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如血透诊疗服务供需矛盾依旧突出,血透患者保障机制仍待完善,民众所需健康宣教还需进一步加强等.针对上述问题,作者在推动血透医疗资源下沉至基层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重点人群健康血液透析健康服务质量健康获得感秭归县

    创新基层巡诊服务模式,提高山区百姓健康获得感——"行走的医生 流动的医院"基层巡诊服务实践

    李莉敏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以山区与丘陵为主,部分偏远山村居民存在看病难看病远问题,2019年5月全区共摸排出70个没有卫生室的空白村.这些村以留守的老弱病残人员为主,就医非常不方便.为解决这一难题,在充分调研后,淄川区委区政府确定将基层巡诊服务作为重点.自2019年7月开始,以建设医疗服务点为核心,通过配备健康大巴巡诊服务车,把医疗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打通群众健康路上"最后一公里",将有限的医疗资源如医生、医疗设备,采用流动的方式,挨家挨户送到需要就诊的居民面前,构建"行走的医生、流动的医院"基层巡诊服务模式.经过4年多的实践,淄川区"行走的医生 流动的医院"基层巡诊服务,使优质的医疗资源进一步下沉到山区群众身边,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让家庭医生能够精准履约,有效改善了居民看病难、看病远等问题.这为其他区县边远村落提供卫生保健服务,解决居民看病难的问题,平衡有限的医疗资源,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案例.

    基层巡诊服务创新淄川区空白村医疗服务点健康大巴

    多措并举 提升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水平

    赵全权郑成栋崔凯崔凌云...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虎山镇为进一步加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规范从业人员的服务行为,保障辖区居民获得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通过规范卫生室"十统一"管理,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集采药品"五统一",卫生室收费一室一码,规范药品与财务管理;卫生院牵头,加强乡村医生技能培训学习;将8S管理扩面纳入村卫生室的管理,提升卫生室服务质量,树立卫生室品牌形象;落实村医养老保险、补助,制定退休村医返聘方案,保障村医队伍稳定;以中医阁建设为契机,提升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满足基层群众对中医药服务多样化的需求.经过上述管理,虎山镇一体化管理的17家村卫生室中省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1家,市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5家,建设中医阁村卫生室3 家;17家设均全部配备重点人群智慧随访设备及康复理疗设备配备,中医适宜技术覆盖率100%.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村卫生室"十统一""五统一"药品采集中购8S管理中医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