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村卫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村卫生
中国农村卫生

月刊

1674-361X

zgncws@163.com

010-67155381

100061

北京市崇文区广渠门南小街领行国际1-2-1701

中国农村卫生/Journal China rural healt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四川省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实践探索

    杨茂康曾友元周婷
    13-1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实质性解决基层群众面临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提出到2025年,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标准建设400个左右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作者以此为背景,从省级高度对各地做法总结梳理为制度引领,科学布局;加大资金统筹,重点倾斜帮扶;规划建设目标,统筹中心建设;优化人才培养,加强医联体协作;均辅以实例说明.2023年底四川省共有302 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成为次中心,次中心的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就医环境得到优化,形成基层中医特色,构建起了"家门口"的健康圈.实践证明,作为关乎广大基层群众福祉的重要工程,四川省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是一次成功的试点.下一步要总结经验,以次中心试点为模板,持续推进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让群众就近就医、防病省钱,让医疗卫生服务的民生福祉触手可及.

    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四川省建设探索

    组团式帮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践探索——以安岳县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建设实践为例

    蒋仁发罗丽萍陈学军孙山...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年,在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人民政府主导下,由安岳县人民医院牵头,组建紧密型县域医疗健康集团(以下简称医疗健康集团).首先,发挥集团党委领导作用及基层党组织在基层卫生重大事项的决策作用,强化党建引领;完善管理体制,建立权责清晰的内部管理机制,实施一体化管理;成立集团筹委会、一办七中心,及医共体建设领导小组,专人管理;完善医共体建设"1+N"工作方案,保障工作有序推进.其次,改革人事薪酬制度;创新开展"医务人员、设备设施、检查检验"资源共享模式,突显县级医院龙头作用;强化输血式、组团式帮扶,人员下沉、技术下沉、管理下沉、服务下沉、设备下沉,将专家坐诊、下沉纳入相应绩效奖励考核,带动乡级活;贯通公共卫生服务,制定完善《集团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方案》,抽调集团医院临床医生、药师,与成员单位建立"2+3+1"提高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促进"村级稳".再次,围绕"基层医院增量提质,牵头医院控量提质"的工作思路,优化资源配置,以医保、公卫、绩效三项资金为抓手,加大基层首诊率考核比重,推动分级诊疗,形成有序就医格局等等.医疗健康集团上述措施,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医疗卫生服务全面提质增效,优质医疗资源更大程度惠及百姓.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党建引领组团式帮扶提高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资源共享分级诊疗安岳县

    德阳市罗江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唐大会杨学刚谢春艳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是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罗江区通过高位推动,理顺机制破解群众看病难;高效推进,资源整合赋能群众看好病;医疗信息互联互通,依托医共体抱团错位发展,实现"一院一特色",集团内形成竞合有序、互为补充的发展新格局.罗江区域内的服务能力水平明显提升,整合型就医新格局基本形成,群众就医获得感增强.基于实践体会,作者提出关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几点思考:坚持"赋权""用权"相结合,推动监督管理者向服务保障者转变;坚持"外引""内联"相结合,推动服务共同体向利益共同体转变;坚持"输血""造血"相结合,推动治病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转变,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罗江区实践

    江安县探索"四网联合"新模式 推进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

    李林苏飞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以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为契机,结合实际,以县镇村一体化为总抓手,探索资源整合、管理配合、能力聚合、医防融合"四网联合"工作新模式.在做法上:聚焦资源整合,压实政府主体责任、行业主管责任、总医院主抓责任,"一盘棋"统筹调度;对县域医共体实行"八统一"管理,即统一编制、统一岗位、统一人员、统一经费、统一管理、统一财务、统一药械、统一信息,聚焦管理配合,"一体化"统筹协调;推进县级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升基层综合服务能力,推进医疗服务纵向下沉,聚焦能力聚合,"一张网"全面覆盖;聚焦医防融合,家庭医生"真签约"、健康敲门"真落实"、医养结合"真协作"、托育服务"真放心","一本账"健康保障.经过4年的实践,江安构建起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为骨干、镇卫生院为基础、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四网联合"工作模式江安县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法人治理结构和主体责任问题探析

    张卫建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法人治理结构和主体责任问题,是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作者以某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践为例,总结分析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医共体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医共体章程的制定缺乏针对性;医共体内部责权不明,制度难以有效落实;政策宣传不到位,群众对医共体的了解程度普遍不高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作者提出了相应建议,如出台规范性文件,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党委政府主导,建立清单责任制;完善医共体章程与配套制度;完善决策授权,加强执行监督;明确标准,建立和细化医共体有效考核制度;加强宣传,获得群众理解和支持,以有效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法人治理结构主体责任问题探析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双向转诊标准及运行机制的法律风险研究

    张卫建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向转诊作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具有关键性意义.作者以某市为例,通过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双向转诊的权利义务问题、双向转诊标准、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法律风险等方面展开分析,进而提出明确医共体模式下双向转诊的形式和内涵、细化双向转诊标准,优化有序转诊、加强双向转诊信息平台建设和患者信息安全保护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双向转诊标准运行机制信息安全法律风险

    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岳县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现状调查及对策

    吴本毅刘泓伶刘玲何莉...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了解四川省安岳县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现状,为完善当地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服务,更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8-11月,选取该县正在实施乡村振兴的Y村、Z村中农村留守老人225位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半结构性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并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25位农村留守老人以女性为主,占比58.7%;年龄集中在60~70岁,占比52.9%;单身状态(未婚、离异、丧偶)达到59.6%;52.9%的留守老人没有上过学,家庭月收入1000元以下占44.4%,2000元以下占比接近90%;基本都患有慢性病,生活能自理占96.9%,绝大部分主要就诊于村卫生室,其次为乡镇卫生院.农村留守老人中有子女203人(90.2%),子女数量以3~4个为主,最近子女在省内其他城市占70%以上,由于疫情影响,近年来99%子女每年返乡少于2次,但每周联系频率>2次的占78.8%;90%以上的农村留守老人对目前乡村振兴实施情况表示满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农村留守老人家庭月收入对目前养老满意度自评结果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OR=7.519,P<0.001);子女联系频率对养老满意度自评结果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OR=7.762,P<0.001);主要医疗救治医院级别对养老满意度自评结果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OR=5.009,P<0.001).结论 农村留守老人收入水平偏低,健康状况影响生活质量,缺少精神慰藉影响幸福程度,传统观念影响养老服务推广.建议党政引导,协同共治,完善农村养老服务队伍,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创新多种农村养老模式,使农村留守老人真正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乡村振兴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现状调查Logistic回归分析安岳县对策

    成都市温江区2023年城镇和农村家庭主妇(夫)卫生与饮食习惯现状调查

    宋苹廖茂华张霞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部分家庭主妇(夫)的卫生与饮食习惯,旨在为更好地开展家庭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2-3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成都市温江区家庭400户,其中城镇家庭247户,农村家庭153户,选取家庭中主要负责饮食调配和加工的成员,即家庭主妇(夫)共400名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面对面或打电话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卫生习惯评价、饮食习惯、饮水情况四个部分.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卫生习惯较好316人(79.0%):城镇家庭家庭主妇(夫)卫生习惯较好占比高于农村家庭;25岁及以上的家庭主妇(夫)中,年龄越大卫生习惯越差.绝大多数家庭每周 5~7d食用蔬菜、肉类,此频率食用水果占70.3%(281/400),每周食用蛋类少于3d的家庭占57.3%(229/400),多达 70%(280/400)的家庭每周食用奶类及其制品少于3d,近3/4(74.3%,297/400)的家庭每周食用豆类及其制品少于3d;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越高,食用水果、蛋类、奶类及其制品较高(≥3d/周)频率也越大.不良饮食习惯中"多按自身爱好购买食物"占比最高,为73.8%(295/400);仅有15%(60/400)的家庭主妇(夫)每日饮水量≥1500 mL.结论 温江区家庭主妇(夫)卫生习惯情况多数较好,但部分家庭主妇(夫)饮食结构欠合理,饮食习惯不良,亟待改善,应有针对性地开展饮食健康教育,推广良好的饮食习惯.

    城镇农村家庭主妇(夫)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现状调查温江区

    创新医养结合模式 让老有所养 老有所医

    唐斌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省彭州市隆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办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的运营,创新养老服务模式,由家庭医生团队负责提供服务,以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职能和优势,丰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拓展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内容,加强老年预防保健,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兴趣培训、健康生活方式指导、中医康复等服务,对慢性病患者提供个性化健康服务.以"四定"活动为载体,建立"积分"机制,激发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新动力,丰富养护服务内涵.该项目入选四川省医养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医疗机构+社区养老,实现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位一体"的深度融合、协调发展,巩固完善了养老服务综合体.它延伸医养服务半径,拓展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发挥医疗卫生技术优势,切实解决了辖区大多数老人不愿入住功能单一的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等问题,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医养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

    基层安宁疗护特色科室 让患者有尊严的告别

    彭哲菊
    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嘉陵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9年11月设立了临终关怀(安宁疗护)科,并在2022年成功获评"四川省基层临床特色科室".该中心结合患者及家属需求,在门诊与住院部开展安宁疗护服务,家庭医生团队配合科室医护人员开展居家临终关怀服务,提高疾病终末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为患者家属提供心理疏导.截至2022年底,临终关怀科已收治患者64人,收获了辖区和附近居民的认可和信赖.但在运行中也发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和药物供应条件有限,安宁疗护团队不够完备,安宁疗护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还不明确等问题,需要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以更好促进基层安宁疗护的高质量开展.

    安宁疗护临终关怀临床特色科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