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村卫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村卫生
中国农村卫生

月刊

1674-361X

zgncws@163.com

010-67155381

100061

北京市崇文区广渠门南小街领行国际1-2-1701

中国农村卫生/Journal China rural healt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修订印发《"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社会[2024]260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
    1-5页

    西藏左贡县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路径实践探讨

    王沁盈黄新聪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左贡县准确把握医改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率先在全自治区推行县域医疗一体化管理.在全面推进医改的过程中,左贡县坚持党的领导,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采取"七个一体化"措施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在重视顶层设计的同时,把战略部署变为具体工作安排,切实持续提升西藏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动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变革,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探索了一条适合西藏县域医疗改革的道路.

    县域医共体医疗改革一体化管理左贡县

    安徽芜湖市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实践——以孙村镇中心卫生院为例

    戚德琴李明清周云静
    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以芜湖市繁昌区孙村镇中心卫生院为案例,介绍芜湖市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孙村镇中心卫生院通过制定创建标准、持续投入改善基础条件、发展特色专科等措施,2023年较2022年明显提升了医疗服务数量和质量,取得初步成效.针对卫生院目前在专业技术才培养、卫生院急救站点建设等方面仍存在困难.笔者建议灵活用人办法,动态调整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总量,优先保障次中心建设单位满员在岗;将卫生院急救站点人员经费、运行经费纳入财政保障,医共体牵头医院派医护及专职司机现场带教,提升卫生院急救技能,逐步将卫生院急救站点纳入县级急救指挥调度体系.

    县域医疗次中心中心卫生院能力建设芜湖市实践

    以"千医下乡"帮扶为契机谈乡镇卫生院肛肠特色专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太和县三塔镇卫生院为例

    王曼刘静陈怦霖李宏伟...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1月,作者被阜阳市太和县人民医院选派到太和县三塔镇卫生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千医下乡"帮扶.一年来,三塔镇卫生院以肛肠特色专科建设为契机,以带动卫生院向小综合方向发展,肛肠特色专科从2023年3月开诊至同年12月,累计接诊患者400余例次,完成肛周常见病手术100余例,门诊接诊人次高于全县同级卫生院平均值的30%,肛周疾病月手术人次在全县乡镇卫生院中居首位.实践中思考:发展专科非一个学科带头人、一个科室、一位专家所能带动的,需要全院协同发力;专科人才培训周期长,而乡镇卫生院人才匮乏,"千医下乡"帮扶周期只有1年,虽然帮扶期间成果显著,但帮扶结束可能面临工作再次停滞的局面."千医下乡"帮扶活动不应是一过性的,应制定可持续机制,让科室逐步成长发展壮大,做到"派下去,留下来",帮扶一个成功一个.

    "千医下乡"帮扶乡镇卫生院肛肠特色专科实践

    中医药健康扶贫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作用

    孙世光杨硕李永斌张金...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民族要复兴,乡村必须要振兴;中医药健康扶贫在实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团队基层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工作经历,从中医药健康扶贫角度,论述基层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所存在问题、可采取的解决措施及其现实意义,以期为后续中医药健康扶贫事业在由脱贫攻坚战略向乡村振兴战略转移过程中实现华丽转身和有效衔接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中医药健康扶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

    日照市岚山区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探究

    张永龙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不断加强乡村医生队伍的建设与管理,通过科学规划、健全网络,在保障农村居民方便就医等方面创新了一系列措施,解决了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推动卫生室工作步入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为当前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提供了应有之义.2020年9月山东省基层卫生工作现场观摩会推广岚山区这一典型做法.2022年11 月该做法入选国家卫健委《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典型案例》.但实践中发现,还存在乡村医生招录机制不健全、收费政策受制约、执业行为欠规范的问题.建议创新完善乡村医生招聘机制,健全乡村医生待遇保障,持续加强乡村医生教育管理,提升其服务能力.

    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乡村医生队伍日照市岚山区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农村护理能力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

    吴琳琳袁婷李苗苗郭艳侠...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国内外农村护理能力研究现状及热点,为我国农村护理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国知网中(CNKI)的核心期刊与美国科学网(WOS)核心合集中关于农村护理能力研究的197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应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对年发文量、发文作者、发文国家和发文机构、国内外研究热点主题(高频关键词、热点词突现、关键词聚类)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国内外对农村护理能力的研究均尚未出现文献高产及高影响力的研究者(团队);国内农村护理能力领域发文量少于国外,农村护理能力领域研究主要力量集中于高校、临床机构及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国内外农村护理能力研究领域的热点主要为护士教育水平与专业技能、医疗设施与医疗资源、家庭护理与社会文化三个方面.结论 国内外农村护理能力研究存在差距,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面对农村护理需求较大的情况,需加强相关的政策制度、教育培训及国内外合作交流.

    农村护理能力研究现状热点可视化分析Citespace

    我国基层中医卫生资源及服务能力现况研究与建议

    蔡端颖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7-2021年全国基层中医卫生资源配置及服务能力的发展情况,为达成《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的建设目标要求,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2022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2017-2021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配置情况(机构、床位、医师配置),和中医资源配置情况(机构、床位、医师配置);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和基层总体服务能力指标(门急诊量、出院人数)和中医服务能力指标(门急诊量、出院人数).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下简称基层机构)仅收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数据,中医类临床科室包括中医各专业科室、中西医结合科室、民族医学科室,医师包括执业医师和中医执业医师.按基层中医资源配置情况、基层中医服务能力指标(门急诊量、出院人数等)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2021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中医类临床科室的机构,占其同类机构总数的65.8%,相比2017年增长了45.8%,年均增长率9.9%;设中医类临床科室的机构、中医类科室床位数、中医类执业医师占比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7-2021年基层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数逐年增长;在基层机构的门急诊量年均增长率低迷且有波动,出院人数呈负增长趋势的同时,除2020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门急诊量有所下降外,中医类科室门急诊量及出院人数均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增长.结论 近年来我国基层的中医资源配置和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但仍较薄弱.基层中医资源的优化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和全民健康的重要保障,应加强相关政策的支持,加强宣传,创新中医服务模式,推进中医特色专科建设,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资源的利用率.

    中医卫生资源医疗服务能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

    基于"新加成政策"背景下山区县建设共享中药房的实践探索

    周双付赖圣链高斌陈念昭...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的中药饮片加成政策"背景下,作者对共享中药房在泰顺县运行的可行性、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运行共享中药房后1年后作者认为,共享中药房可以有效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诊疗水平,发挥中医药在优势病种方面的治疗力量,作为上级医师下沉基层服务的有效渠道,降低中药饮片采购价格、提高中药饮片质量,实现优质医药资源有效下沉到乡村一线,在交通不便、卫生资源分散的山区县乡村真正实现在家门口享受高质量的中医中药服务和"中医基层化"的目标,彻底解决了农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提高患者对现行医疗模式的满意度.探索实践证明,在山区县建设共享中药房是可行的,也更具有迫切性和实用性.

    共享中药房新加成政策山区县中药饮片泰顺

    广东省某市域乡村医生理想信念及红医精神现状调查

    邓新但吴慧王艺艺沈淑銮...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剖析乡村医生队伍理想信念现状,为当前乡村医生培训中的"思政"教育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对2023年12月13-25 日参加广东省某市域乡村医生培训的乡村医生,发放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分为基本信息、理想信念现状、对红医精神的认识三方面.结果 乡村医生的理想信念受年龄影响,尽管收入对工作地点选择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但在理想动力和对红医精神的认知层面影响并不显著.红医精神在不同年龄与收入层次乡村医生的都有一定的文化认同,他们在传承弘扬红医精神方面表现出一致的学习态度,但对其了解还需深化普及.结论 在乡村医生培训中,应紧密结合红医精神进行思想稳定性教育,使之与技能培训同步推进,以培养兼具思想政治素质和技术能力的乡村医生团队,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人才基础,有力推动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的战略实施.

    乡村医生理想信念红医精神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