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学学报
中国农学会
农学学报

中国农学会

刘旭

月刊

1007-7774

zgnc@agri.gov.cn

010-59194481

100125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楼农业部北办公区中国农学会

农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eCSTPCD
查看更多>>《农学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农学会主办的高水平学术性期刊(刊号:CN 11-6016/S)。该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旭担任主编。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维普全文收录。主要读者对象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农业高等院校教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农业技术人员等。 《农学学报》立足高端,关注农学学科前沿、理论基础和实践运用,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学学科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大力发展学术交流和科技普及作为办刊宗旨,主要刊载农业科学领域创新性理论、研究报告、科研简报、综述等学术性论文。主要栏目有:农艺科学,生理生化,作物遗传育种,植物保护,资源生态环境,园艺园林,食品科学,畜牧兽医水产,农业工程,农业信息,农产品贮藏加工,三农问题研究等,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一个全新学术交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究复合菌剂在奶牛粪污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韩姗姗李忠玲张红艳戴佳锟...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奶牛产业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然而,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养殖废弃物的排放问题也日益严峻.如何无害化处理奶牛粪污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研究介绍了复合菌剂在奶牛粪污处理中的应用进展,复合菌剂能够有效降解奶牛粪便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同时回收营养物作为肥料和牛床垫料,具有低成本和简单易操作的优点.复合菌剂的应用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菌剂类型、环境条件和外源添加物质等,堆肥的质量是评价复合菌剂应用效果的主要指标.在实际中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研究奶牛粪污问题,对于缓解农村畜禽污染,提升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实现畜禽养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效复合菌剂应用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有机物处理方法,在奶牛粪污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并加强与其他技术手段的集成应用,以推动奶牛粪污处理工作向更加环保、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奶牛粪污生物菌剂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

    中国铁筷子属植物的栽培技术及其价值分析

    张嵘梅刀培春段元路李若游...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展示中国铁筷子属植物的应用潜力,推动其在医药、制造和园林绿化领域的合理开发及利用,对中国铁筷子属植物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和栽培技术进行了综述.对其化学成分、药效、名称由来、观赏特性、园林应用形式等方面的剖析,表明本属具有突出的药用、文化和观赏价值.研究指出,存在植物学基础研究、药用植物开发和新品种培育力度不够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铁筷子属栽培技术价值分析研究展望

    食用菌中农药残留安全风险评价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温雅君肖志勇孙志伟刘希艳...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掌握食用菌质量安全状况,筛查了2021-2022年北京地区销售的食用菌中62种农药残留水平,运用食品安全指数法对6种常见食用菌中的杀虫剂和杀菌剂农药残留进行了评价,同时对检出的19种农药进行慢性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食用菌中检出的15种杀虫剂和4种杀菌剂的IFS值与6种食用菌的平均食品安全指数值均小于100,所检测的农药残留量对食用菌的食用安全影响较小,6种食用菌的安全状态良好,19种检出的农药残留在食用菌中的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值均低于100%,慢性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均较低,但是灭蝇胺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种农药的膳食摄入风险值在检出的19种农药中相对较高,应加强对食用菌中灭蝇胺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使用监管,确保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

    食用菌农药残留安全评价风险评估

    石羊河流域气候变化及其对植被指数的影响

    王鹤龄丁文魁李兴宇杨晓玲...
    8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气候变化对植被覆盖的影响,对干旱区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石羊河流域2000-2020年逐月气温、降水、日照、蒸发和NASA GIMM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资料为基础,首先运用线性趋势法分析了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蒸发量与NDVI的年、季节变化趋势,然后采用相关系数法研究了气候要素对NDVI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及各地年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春、夏、秋季气温呈上升趋势,冬季(除民勤外)呈下降趋势;全流域及永昌、古浪、天祝年降水量呈增多趋势,民勤、凉州呈减少趋势,各季节降水量变化趋势不太一致;年日照时数除古浪呈增多趋势外,全流域及其他各地呈减少趋势,各季节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很不一致;年蒸发量除凉州呈减少趋势外,全流域及其他各地呈增多趋势,各季节蒸发量变化趋势也不太一致.石羊河流域及各地年NDVI呈显著增长趋势,除凉州春季外,各季节也呈增长趋势.年、季气温和降水量与NDVI基本呈正相关,气温、降水量对NDVI具有正贡献.年、季日照时数和蒸发量与NDVI相关性的正负差异较大,总体来看,日照时数对NDVI具有负贡献,蒸发量对NDVI具有正贡献.研究结果将为石羊河流域提高气候资源的利用率、调整种植结构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气候变化归一化植被指数相关性石羊河流域

    探地雷达技术在土壤性质探测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富美玲朱向明段文标
    93-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的中小尺度近地传感技术,因其具有信息量大、分辨率高、空间连续性好等优点在土壤性质探测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系统介绍探地雷达在探测土壤性质原理的基础上,概述了正演模拟方法与目前应用广泛的土壤介电模型,归纳了探地雷达技术在土壤性质(土壤含水量、土壤质地、土壤层次、土壤压实、土壤盐分)探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并讨论了该技术在实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性:实地探测影响因子复杂,难以分离,数据解译复杂且具有主观性,大部分研究仅停留在定性或半定量阶段等.最后针对探地雷达在土壤学领域的应用情况,提出了其不足与展望:随着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理论研究的日益成熟,探地雷达在土壤特性探测中仍然是一个有潜力的工具.旨在为探地雷达在土壤性质探测应用中的研究提供参考.

    探地雷达土壤性质正演模拟土壤介电模型

    乡村振兴背景下关于中国农村应急科普的思考

    冯桂真王长海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地区在防灾减灾救灾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频发的突发事件以及相对薄弱的应对和自救能力.本研究旨在分析当前中国农村应急管理中存在的应急科普能力不足和科普效能低下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解决策略.研究发现,提高农村居民的应急科学素养是提升农村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根本途径.本研究基于农村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居民特点,提出了以加强农村应急科普队伍建设为关键措施、树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普理念引导实践、创新应急科普手段为主要途径、优化丰富应急科普资源为保障支撑等系列针对性建议.旨在通过开展应急科普教育,增强农村居民的预防意识和科学应对能力,从而为农村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乡村振兴突发事件应急科普科学素养科普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