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学学报
中国农学会
农学学报

中国农学会

刘旭

月刊

1007-7774

zgnc@agri.gov.cn

010-59194481

100125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楼农业部北办公区中国农学会

农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eCSTPCD
查看更多>>《农学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农学会主办的高水平学术性期刊(刊号:CN 11-6016/S)。该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旭担任主编。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维普全文收录。主要读者对象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农业高等院校教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农业技术人员等。 《农学学报》立足高端,关注农学学科前沿、理论基础和实践运用,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学学科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大力发展学术交流和科技普及作为办刊宗旨,主要刊载农业科学领域创新性理论、研究报告、科研简报、综述等学术性论文。主要栏目有:农艺科学,生理生化,作物遗传育种,植物保护,资源生态环境,园艺园林,食品科学,畜牧兽医水产,农业工程,农业信息,农产品贮藏加工,三农问题研究等,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一个全新学术交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中地区持续性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及对农业的影响

    王瑾婷高萌乔丹杨刘帆...
    6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关中地区罕见持续性强对流天气的成因和发生机理,客观分析此次过程对农业的影响情况。利用中国新一代全球大气/陆面再分析产品,常规高空、地面观测以及人工观测冰雹等资料,对2021年7月一次罕见持续性强天气的天气形势、水汽通量散度、假相当位温和环境参量以及影响农业生产的气象干旱指数、风雹对经济林果撞击深度等进行定量化客观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关中地区持续性强对流天气受大气长波调整影响,前期以高空冷平流强迫类配置为主,后期属低层暖平流强迫类;低层偏东气流输送、副高外围西南暖湿气流、明显的水汽辐合和假相当位温密集区扩大造成显著的位势不稳定,是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有利水汽和热力条件。较大对流有效位能、不稳定层结、垂直风切变增加和适当特殊层高度是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有利潜势。强对流天气发生为旱情缓解和有效改善土壤墒情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局地强降水和大风冰雹天气导致关中部分农作物倒伏,农田出现积水或土壤过湿现象,不利于玉米、猕猴桃等浅根系作物根部呼吸和养分输送,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关中地区多种经济林果出现0。07~0。32 cm的撞击深度,并出现脱落受损现象。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提供可靠依据。

    持续性强对流水汽热力探空农业影响

    北京郊区森林康养基地设施现状探析

    张月娟张诗宜袁庆叶王磊...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森林康养是绿色发展理念的有效实现形式,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途径。为了创造和提升农村地区经济增长,调研国内外成熟森林康养基地设施建设情况,研究康养基地发展模式,分析北京郊区典型森林康养基地步道设施、住宿饮食设施、医疗服务设施、公共交通设施、康养课程配套、引导标识设施以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和规划情况,为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以及认证提供新思路,促进京郊特色旅游业提档升级,推进京郊生态文明建设。

    森林康养森林步道康养设施乡村振兴基地认证

    基于"双碳"目标下的中国低碳村庄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构建

    王粟邢可霞李冰峰徐文勇...
    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目标愿景下,科学构建中国低碳村庄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对农村发展与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先导意义,为评价与量化农村低碳水平提供重要支撑与依据。基于农村能源建设与低碳/零碳能源技术,融合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美丽乡村建设等理念,设定评价对象及范围,构建低碳村庄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并进行赋分,并采用克隆巴赫alpha系数方法,对低碳村庄评价体系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围绕农村生活低碳用能、生活节能、生活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低碳村庄管理,设置4个准则层的15个指标,突出村庄建设低碳技术应用、能源效率提升的建设水平,充分考虑中国区域差异,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标准、规范等,设定指标数据量化及计算评价基准值,多尺度、多维度的完善和建立了低碳村庄评价体系。通过克隆巴赫alpha系数信度检验,中国低碳村庄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各维度信度分别为0。850、0。828、0。833、0。805,信度检验结果均超过0。80,说明构建的中国低碳村庄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是合理可行的。

    低碳村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

    土地流转对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效应及机理研究

    华静范璐杰李瑞宁张建新...
    90-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力资本积累是扎实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必然要求。本研究运用CFPS2018数据库,按照"土地流转→家庭教育认知→代际人力资本投资→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的逻辑检验框架,采用PSM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土地流转政策对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并基于家庭决策者性别视角探究影响效应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相较于未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村家庭,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村家庭青少年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更高,其子女学业成绩更靠前;(2)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村家庭教育认知更高,进而会提高青少年子女的物质和非物质性人力资本投资,最终促进青少年人力资本投资的积累;(3)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村家庭中女性家庭决策者更重视教育投资。鉴于此,相关的政策设计应该聚焦如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补齐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短板、开展女性扶贫项目,进一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城乡教育发展差距的有效缩小。

    土地流转人力资本积累青少年性别差异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