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学学报
中国农学会
农学学报

中国农学会

刘旭

月刊

1007-7774

zgnc@agri.gov.cn

010-59194481

100125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楼农业部北办公区中国农学会

农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eCSTPCD
查看更多>>《农学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农学会主办的高水平学术性期刊(刊号:CN 11-6016/S)。该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旭担任主编。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维普全文收录。主要读者对象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农业高等院校教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农业技术人员等。 《农学学报》立足高端,关注农学学科前沿、理论基础和实践运用,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学学科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大力发展学术交流和科技普及作为办刊宗旨,主要刊载农业科学领域创新性理论、研究报告、科研简报、综述等学术性论文。主要栏目有:农艺科学,生理生化,作物遗传育种,植物保护,资源生态环境,园艺园林,食品科学,畜牧兽医水产,农业工程,农业信息,农产品贮藏加工,三农问题研究等,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一个全新学术交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几种药剂对设施番茄烟粉虱的田间防控效果评估

    焦玉霞曹增左秀峰王祥会...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旨在筛选有效的杀虫剂以控制设施番茄上的烟粉虱,并评估其对后期产量的影响。本研究选取6种杀虫剂,通过田间药效试验,对比了喷雾法对烟粉虱的防控效果。结果显示,供试药剂均对烟粉虱具有一定的防控效果,其中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和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表现出较优的防治效果,施药后7d防效均达到84%以上。在增产效果方面,与对照组相比,上述2种杀虫剂处理的后期产量增产率超过30%。此外,这些药剂对作物生长和环境均无不良影响。因此,建议在生产实践中轮换使用这些有效药剂,以实现烟粉虱的有效防控。

    烟粉虱设施番茄防治效果杀虫剂产量环境安全

    贵阳市烟草黑胫病病原菌生理小种和交配型鉴定及药剂防治筛选

    祖庆学黄宁冯裕洋张翼飞...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贵阳市烟草黑胫病的生理小种和交配型的组成情况,为贵阳市的黑胫病提供药剂防治基础。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贵州省贵阳市烟区罹患黑胫病的烟株中分离出病原菌并纯化鉴定,对分离所得菌株进行分子鉴定、交配型测定、生理小种鉴定,结合皿内化学药剂敏感性筛选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不同药剂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采自贵阳市5个不同烟区的69株烟草黑胫病样本,经分离鉴定得到48株烟草疫霉菌。5个代表菌株都为A1交配型,2株为0号生理小种、3株为1号生理小种。皿内化学药剂的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均表明,乙蒜素·松脂酸铜对烟草疫霉的抑制作用强于代森锰锌、烯酰吗啉、精甲霜灵、氟菌·霜霉威和壳聚糖。

    烟草黑胫病生理小种交配型药剂筛选防治效果

    不同形态氮肥配比对安康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研究

    陈剑晖朱峰柯美福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探明不同形态氮肥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研究了铵态氮和硝态氮不同配比对烤烟生育期、农艺性状、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形态处理之间,烟株生育期无明显差异。团棵期不同氮肥形态处理之间农艺性状表现出一定差异,但没有明显规律性。在平顶期,随着铵态氮比例的提高和硝态氮比例的下降,下部烟叶长度和宽度、中部烟叶长度均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当铵态氮比例>60%时,中部烟叶宽度下降。铵态氮比例最高时上部烟叶长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但不同形态氮肥施用比例对上部烟叶宽度无明显影响。随着铵态氮肥施用比例的提高,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均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以铵态氮:硝态氮比例为7:3处理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最高,但增幅不大。以铵态氮:硝态氮比例≤5:5处理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更为适宜,比例更为协调。随着铵态氮比例的提高和硝态氮比例的下降,烤后烟叶感官质量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铵态氮:硝态氮比例为5:5时感官质量评价得分最高,当铵态氮:硝态氮比例大于5:5时感官质量迅速下降。安康烟区兼顾品质和效益的铵态氮和硝态氮配比为5:5。

    氮肥形态肥料配比烤烟产质量

    声明

    《农学学报》编辑部
    17页

    不同演替阶段3种林型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影响因素

    刘学梁素钰王琪瑶李云红...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不同演替阶段3种林型土壤有机碳积累特征,为评估东北原始林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碳汇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相同坡位、不同林龄的椴树红松林成熟林、中幼龄林及次生杨桦林为研究对象,探讨3种林型土壤有机碳密度及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分析土壤有机碳密度与活性有机碳组分(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氮组分(速效氮)及容重等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种林型土壤有机碳密度均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综合0~30 cm土层,次生杨桦林土壤有机碳密度最高[(17。11±1。13)kg/m2)];椴树红松林成熟林居中[(14。69±1。31)kg/m2];椴树红松林中幼龄林最低[(12。06±1。26)kg/m2],且三者之间差异显著。土壤有机碳密度与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速效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全氮、孔隙度、C/N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对于椴树红松林,次生杨桦林更利于土壤有机碳固存。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速效氮极显著影响3种林型土壤有机碳积累;全氮、孔隙度、C/N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积累。

    椴树红松林次生杨桦林有机碳密度相关

    宁波城区绿化种植土改良与替代效果

    汪峰张挺余硕琦李文波...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取宁波城区公园淤泥质土壤低本高效的改良技术解决方案,利用城区公园设置分层改良小区试验,探明不同改良和替代方式对表层土(0~30 cm)和基层土(30~100 cm)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表层土用干化建筑渣土替代或利用园林废弃物堆肥混合改良效果最佳,土壤理化指标(除pH外)在18~24个月内逐渐趋于稳定,且满足《绿化种植土壤》标准要求;园林废弃物堆肥改良基层土效果显著,其添加比例越高,土壤物理结构和肥力水平越好,土壤和园林废弃物堆肥体积比在6:1~6:2之间均能满足改良要求,随着时间增加,不同处理下土壤pH、有机质、全氮等逐渐趋同,土壤的容重和pH不断提高,但2年时间内改良效果能够得到保证。因此,在宁波城区可以利用园林废弃物堆肥改良建筑渣土用于绿化种植土,干化建筑渣土替代黄泥土作为表层种植土,实现废弃物资源利用。

    绿化种植土园林废弃物堆肥土壤改良

    木醋液改良盐碱土壤的研究进展

    尹美莉张凯煜亢福仁高玉林...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盐碱土因碱性高、透气性差透水性差、表面容易板结、养分含量低、含有害盐分等导致植物生长受到限制,但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则要求必须加大力度"向盐碱地要粮"。大量研究证明,适宜浓度木醋液可以有效改善盐碱土理化性状,从而提高盐碱土生产力。文章列举了不同种类木醋液理化性质和成分含量,描述了木醋液施用浓度的范围,总结了木醋液施入盐碱土后,土壤物理、化学、微生物、酶活性以及植物生长情况的变化,以为木醋液应用于盐碱土壤中提供理论参考。

    盐碱土木醋液浓度理化性状植物生长

    新疆不同杜仲品种光合特性分析及生产性能比较

    陈润峰张龑高强徐麟...
    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综合分析塔城地区沙湾市试种的4个杜仲品种的光合特性和生产性能。在杜仲光合活跃期(6月)测定4个杜仲品种叶片的叶绿素浓度、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以及胞间CO2浓度(Ci)、叶片数量和叶片长宽,采收后(10月)对其单株叶片的鲜重和干重以及叶片内的粗蛋白、粗脂肪、总糖、木脂素、绿原酸、总黄酮含量进行检测,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发现,由于塔城地区干旱的原因,抗旱性较好的'秦仲2号'、'秦仲3号'综合光合性能优于'秦仲1号'、'秦仲4号'。4个杜仲品种粗蛋白、粗脂肪和总糖含量分别为417。87~456。97、265。63~317。31、68。47~79。19 mg/g,木脂素、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区间分别73。26~78。89、3。04~3。76、1。66~1。96 mg/g。主成分分析发现,'秦仲3号'的综合得分最高,生产性能最好。在6月Pn最高的品种是'秦仲2号',光合性能最优,其余3个品种Pn无显著性差异。'秦仲1号'叶产量和质量均较低,'秦仲2号'和'秦仲3号'的单株叶片干重同为4个品种中最高,'秦仲3号'相对'秦仲2号'品质更高;'秦仲4号'的营养含量高,但叶产量极低。综上所述,'秦仲3号'最适合作为塔城地区的叶用杜仲品种。

    杜仲新疆光合性能生产性能品种筛选主成分分析

    不同四季豆品种在修文县的适应性研究

    葛会敏刘通徐敏赵宏...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适宜修文生境条件下的高产、优质、抗病性强、成熟期适当的四季豆品种,2020年在久长街道双堡村开展9个不同产地四季豆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白玉'、'碧连特'、'贵青168'、'奥尼尔'、'超级白玉'5个四季豆品种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四季豆品种,其中'贵青168'、'奥尼尔'的抗病性、市场接受度优于其他品种,适宜在修文县进行种植推广。

    四季豆品种引种适应性贵州修文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木芙蓉研究进展可视化分析

    周琬玥张建国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CiteSpace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文献中有关木芙蓉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旨在总结木芙蓉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探寻其未来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为木芙蓉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在CNKI中文数据库中以"木芙蓉"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选取1958-2022年的相关文献,将文献导入CiteSpace中,分别选择Author、Institution、Keyword等选项,得出相关知识图谱。结果显示:(1)木芙蓉的相关研究进展可分为3个阶段;1958-1987年为初期发现阶段,文献数量较少,方向单一;1988-2009年为缓慢探索阶段,年发文数量缓慢增加,突破至两位数;2010-2022年为快速增长阶段,发文数量快速上升,研究方向增多。(2)研究领域内形成了核心作者和核心机构,同机构内的作者之间联系较为紧密。但机构与机构之间相互独立,未建立合作关系。(3)木芙蓉的研究范围集中,同质性高,聚类与聚类交叉较少。后续应增强机构之间的合作,使木芙蓉研究更加多元化,主要可从木芙蓉的推广与应用、食药性及观赏性方面入手展开研究。

    木芙蓉研究综述知识图谱计量分析文献分析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