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机化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机化学报
中国农机化学报

曹曙明

双月刊

2095-5553

jcam@vip.163.com

025-84346270 84346296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门外柳营100号

中国农机化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农业机械化专业性期刊。宣传党的农业机械化的方针政策,探索农业机械化的方向和道路,交流农业机械化经营管理和教育培训经验,传播农业机械化信息,普及农业机械化基础知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光滑粒子流法的振动旋耕减阻效果仿真分析

    刘晓潺郝文昌王远王云霄...
    284-289,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振动旋耕的减阻效果,基于光滑粒子流法对多工况下的旋耕切削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将耕深为0.10 m和0.11 m时仿真得到的刀辊受力与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的力对比,误差分别为11.87%、12.86%;土壤破碎线与刀尖入土角垂直,随深耕增大,土壤粒子速度下降,验证仿真模型的有效性.随着耕深和转速增大,土壤动能、内能、刀具动能均增大;当耕深从 0.10 m增大到 0.14 m时,土壤获得的动能占比从 77.51%增大到 78.86%;当转速从 3.6 r/s增大到5.2 r/s时,土壤获得的动能占比从79.41%下降为72.95%,表明只增大转速,对改善土壤耕作效果有限.对由刀辊偏心引起的振动旋耕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当偏心距为0.05 m时,转速为4.0 r/s、4.4 r/s和4.8 r/s时,平均降阻率为58.46%;当耕深为0.10 m、0.12 m、0.14 m时,降阻率分别为50.6%、46.3%、43.1%,降阻率随耕深增加而下降.随着偏心距的增大,刀辊受力呈波动式下降.研究结果可以为振动式旋耕设备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旋耕刀振动旋耕光滑粒子流法减阻降耗

    耕层残膜回收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姚洁婷张学军史增录刘小鹏...
    290-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地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带来农田残膜污染.机械化回收是治理残膜污染的重要环节,其中耕层残膜的机械化回收是重难点,而高效稳定的耕层残膜回收机缺乏,不仅阻碍残膜污染治理的进程,一定程度上更制约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此,综述分析地膜残留的危害及耕层残膜污染的现状,对目前国内的耕层残膜回收机进行对比分析,重点列举我国耕层残膜回收机的结构原理及特点,指出目前我国膜土分离机理研究缺乏;回收机具的工作深度不够,需耕翻后来年再回收;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复业式耕层残膜回收机少等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研发主动捡膜机构,提高捡膜部件的智能化和精准度;配合污染监测装置,研究农田残膜污染的等级划分;研发耕层残膜回收及耕整地联合作业机,降低治理成本等建议,为治理农田残膜污染及耕层残膜回收机的发展提供参考.

    耕层残膜污染机械化回收污染监测

    旋耕后农田模型离散元参数标定

    郭凌云赵美卿高有山王爱红...
    296-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壤因其含水率、成分、粒径等因素不同导致接触参数存在差异,为提高新型高密度灌木幼苗移栽机开沟覆土作业过程的准确性,对北方春季耕后农田土壤进行离散元参数标定试验.通过物理试验与仿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采用Hertz-Mindlin(no slip)接触模型以土壤—土壤堆积角和土壤—触土钢滑动摩擦角为响应值,恢复系数、静摩擦系数和滚动摩擦系数为目标值进行参数标定.首先将目标值应用Box-Behenken响应面分析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旋转试验得到二阶回归模型;其次以实际堆积角和滑动摩擦角为响应值,通过Design-Expert寻优模块得到最优参数组合:土壤—土壤恢复系数0.4,土壤—土壤静摩擦系数0.8,土壤—土壤滚动摩擦系数0.39;土壤—钢恢复系数0.27,土壤—钢静摩擦系数0.53,土壤—钢滚动摩擦系数0.16;并进行物理试验与仿真试验的对比,结果表明:两者误差分别为0.68%和1.34%,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可信度良好,具有一定工程指导意义.

    农田土壤旋耕离散元参数标定

    农田地膜使用信息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徐靖孙池涛王鹏尹航...
    302-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农田地膜信息监测对科学使用地膜和治理农田白色污染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山东省农田地膜使用监测管理情况,利用信息技术与机器学习方法等手段,提出基于Springboot+Mysql+Mybatis为系统架构的山东省地膜监测系统研究模式,监测系统的功能涵盖地膜使用监测网络的全部内容,包括地膜生产企业、地膜生产使用、回收与残留等全产业链关键业务数据报表的接收、上报、数据审核校验.同时实现数据综合分析,上报情况的统计,生产企业、监测点、审核单位和质量控制单位的基础信息管理,依托地膜使用监测上报数据,利用R语言对残留量与各类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及方差分析,进一步精准农田地膜残留量预测模型设计.以2021年山东省农田地膜残留监测信息为依据,试运行系统,覆盖全省16地市122县,可实现地膜全产业链监测与信息共享,为地膜科学使用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地膜残留功能设计数据分析数据上报污染防控

    面向农机产品服务供应链采购模式匹配评价

    熊宗慧何志琪胡平平曹东升...
    308-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农机产品服务供应链的应用,突显出农机制造企业产品零部件采购模式,在选择匹配过程中存在主观性与模糊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物元可拓优度结合可拓层次分析法和CRITIC综合赋权法的采购模式匹配评价方法.从农机制造企业产品自身特征和产品服务供应链影响因素为切入点,构建产品服务供应链视角下的农机制造装备采购模式匹配评价体系,并通过关联函数计算,得到采购模式综合优度排序和单项指标的关联度对比,输出最优采购匹配模式和模式识别度.结果表明,最优采购模式匹配度为0.118,所对应的模式可以作为产供销阶段的核心采购模式.实例计算表明,建立的评价模型与企业匹配度很高,该方法将定性预测和定量决策结合起来,可以为农机制造企业的产品采购模式提供系统科学的匹配工具.

    农机机械产品服务供应链物元可拓方法采购模式匹配指标体系

    农业产业组织模式研究回顾与展望

    梁远毕文泰张越杰
    317-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发展阶段下,构建中国特色农业产业组织与组织体系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农业产业组织模式的内涵与理论基础、类型与演化、选择农业产业组织模式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效应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回顾,为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组织模式发展中相关利益主体间协同互动和价值实现,提供理论支持与经验参考.按照"模式特征—影响因素—组织绩效"的内在逻辑,运用文献综述法和总结归纳法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现有文献对农业产业组织模式进行系统研究,涵盖农业产业组织模式的内涵与类型,选择农业产业组织模式的行为机制和影响因素及其异质性影响,以及农业产业组织模式的选择效应及其差异化影响等方面.未来应创新关于农业产业组织模式分类的细化研究;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与区域协调性和经济适应性的研究;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下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研究新范式.

    农业产业组织模式纵向一体化公司+农户产业组织理论交易费用

    山东省大蒜播种机械性能测定及发展探讨

    李鹍鹏王东伟徐文艺朱月浩...
    325-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缺乏适合中国大蒜主产区的大蒜生产装备是制约中国大蒜生产的主要因素.为推进我国大蒜机械化进程,了解大蒜播种机械性能现状,对我国大蒜第一主产区山东省典型的大蒜播种机械进行性能测定.结果表明:正芽率平均为90.0%;大蒜正芽播种机、平芽播种机平均播深合格率为91.6%、92.0%;大蒜正芽播种机、平芽播种机平均重播率为5.3%、5.5%,平均空穴率为1.0%、3.2%.悬挂式播种机的作业速度要高于自走式播种机,但作业性能要低于自走式播种机,配备旋耕装置可以提高悬挂式正芽播种机的作业效果;手扶式的大蒜平芽播种机作业效果高于悬挂式大蒜平芽播种机.未来应进一步提高正芽播种机的正芽率与作业速度,提高正芽播种机的与平芽播种机的作业性能,在适宜地区配套应用平芽播种机.

    山东省大蒜播种机平芽性能测定

    资本禀赋、感知价值、政府规制对农户绿色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基于四川省大竹县422份农户调查数据

    唐小清杨立敏刘晶马腾飞...
    330-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户对绿色技术的采纳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为系统剖析影响农户采纳绿色技术的机理,基于四川省大竹县422份农户调研数据,并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资本禀赋、感知价值、政府规制对农户绿色技术采纳行为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资本禀赋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农户的绿色技术采纳行为,且经济资本禀赋(0.554)>文化资本禀赋(0.524)>社会资本禀赋(0.160),呈现出资本禀赋越高,绿色技术采纳的意愿越强烈的意向;经济感知价值(0.869)、生态感知价值(0.783)、社会感知价值(0.469)均正向激励农户的绿色技术采纳行为,并且当资本禀赋越高、感知意愿越强时,对农户的激励效应更加凸显;政府规制(0.013)可强化农户的感知价值,提高农户对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纳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绿色农产品交易市场、推动农户孕养正确生态价值观、强化政府规制等对策建议.

    资本禀赋感知价值政府规制绿色技术采纳行为有序Probit模型

    面向联合收割机故障领域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杨宁钱晔陈健
    338-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联合收割机作为一种机械化设备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机械故障,为快速地找出并解决机械故障,提出一种面向联合收割机故障领域的命名实体识别模型 RP-TEBC(RoBERTa-wwm-ext+PGD+Transformer-Encoder+BiGRU+CRF).RP-TEBC使用动态编码的RoBERTa-wwm-ext预训练模型作为词嵌入层,利用自适应Transformer编码器层融合双向门控单元(BiGRU)作为上下文编码器,利用条件随机场(CRF)作为解码层,使用维特比算法找出最优的路径输出.同时,RP-TEBC模型在词嵌入层中通过添加一些扰动,生成对抗样本,经过对模型不断的训练优化,可以提高模型整体的鲁棒性和泛化性能.结果表明,在构建的联合收割机故障领域命名实体识别数据集上,相比于基线模型,该模型的准确率、召回率、F1值分别提高1.79%、1.01%、1.46%.

    联合收割机故障领域命名实体识别知识图谱预训练模型对抗样本

    风险偏好、风险感知对新疆棉农低碳生产行为影响

    李荣耀刘国勇
    344-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完善风险管理、引导农户低碳生产是促进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利用新疆289户棉农调研数据,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从低碳生产技术的风险和异质性视角实证分析风险偏好、风险感知对棉农低碳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棉农的低碳生产行为均值为5.443,处于中等采纳水平.风险偏好在1%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棉农低碳生产行为,风险感知在1%水平上显著负向影响棉农低碳生产行为,且在风险偏好与低碳生产行为间起显著负向调节作用.风险偏好和风险感知在异质性棉农中的作用差异较大.风险偏好对高文化程度和高种植经验棉农低碳技术采纳数量的影响更大,风险感知对低文化程度、低种植经验和非兼业棉农的低碳生产行为影响更大.风险偏好对组织和体制异质性棉农低碳生产行为的影响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但合作社棉农的风险感知与低碳生产行为在10%的水平上负相关,风险偏好与风险感知的交互项在10%的水平上正相关;兵团棉农的风险感知对其低碳生产行为无显著负向影响,且不具有调节作用.

    风险偏好风险感知低碳生产行为棉农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