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刘喜发

双月刊

1672-1071

njdxxb@vip.sina.com

025-84408132

210001

南京市白下路257号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njing Party Institute of CPC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李立峰
    1-2页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王增福
    3-4,7页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盛华根
    5-7页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加强"两个维护"的路径探析

    张世飞张智聪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基于世情、国情、党情,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规律以及党的执政规律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提出了"两个维护"的重大命题并作为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确立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使中国共产党在组织上统一于以习近平同志为党的核心,思想上一致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首要内容,强调党的领导需要全面、系统、整体地加以落实.在实践上,坚强有力的党的领导核心和具有高度凝聚力、向心力的党中央权威尤为重要,一是加强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二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三是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四是健全"两个维护"的制度体系,通过这四个方面的系统性路径来坚持和加强"两个维护".

    两个维护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建设

    本刊中文参考文献标注格式

    16页

    坚持胸怀天下的核心要义、内在动因及未来指向

    张宗兰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将胸怀天下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亦是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于中国共产党致力实现天下大同的总体观点、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方法和奋斗担当的历史主动精神.坚持胸怀天下的内在动因,源于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熔铸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底蕴,生成于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未来指向,需要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以推进共同富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以促进世界和平,推动世界文明进步以共谋天下大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胸怀天下世界观方法论

    中国共产党法宝论述的历史定向、演进分析、推进原则

    郭静伟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宝"作为中国共产党政治话语体系中的一个标识性概念,生动彰显党的价值理想与方法自觉.基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党赋予"法宝"不同的理念内核与价值法则,党的法宝论述历经二元对立、调整扩展、渐成体系而完成历史定向.中国共产党的法宝论述既是经验现实与理论抽象的辩证聚合,也是静态承继与动态生成的有机衔接.通过洞察、把握和坚定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实践、历史主动与历史自信,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前提、彰显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以及弘扬守正创新的理论勇气,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法宝论述的推进原则.探讨中国共产党法宝论述的科学逻辑能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开阔理论视野,提供思想资源,拓展解释路径.

    中国共产党法宝观念科学逻辑

    恩格斯晚年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及其历史意蕴

    王喜满张丽雯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恩格斯晚年根据19世纪末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新变化以及欧美各国工人运动的新情况,提出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要"直截了当地树立起我们的原则";要坚定地"捍卫社会主义旗帜的荣誉";要保证各国"在内部事务上的自主和独立";要"依据情况改变策略",并强调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不再需要建立"定形的国际联合会".这些观点为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注入了新内容,也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指导.

    恩格斯晚年无产阶级国际主义马克思主义

    列宁帝国主义论的理论贡献及当代价值——纪念列宁逝世100周年

    布成良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列宁帝国主义论不是霍布森、希法亭、布哈林、考茨基等人的理论归纳和综合,而是在批判继承基础上实现的理论创新.霍布森不承认帝国主义与垄断的内在联系,希法亭的金融资本忽视了生产集中的作用,布哈林认为垄断消灭了竞争,考茨基掩饰帝国主义产生革命危机的必然性.列宁从资本集中入手,通过对金融资本形成和统治分析,揭示资本输出的特殊意义,科学阐述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历史地位及发展趋势,在当代仍有重要价值.一是整体理论科学性;二是"辅助假说"时代性;三是方法运用创新性.当下要运用唯物辩证法,从列宁对资本主义命运的预测判断转向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落后国家现代化运行规律研究.

    帝国主义分析比较理论创新当代价值

    《共产党宣言》与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构建(1920-1949)

    李丹
    47-5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20世纪2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前,《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成为当时中国各政治派别争夺社会话语权的焦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人不仅言传身教,而且充分利用报刊对《宣言》进行大力宣传与研究;无政府主义者则利用自身与《宣言》观点的某些契合性,蒙蔽大众,但也间接宣传了马克思主义;资产阶级拥护者与国民党政府凭借自身掌控的媒体与政权机关对《宣言》进行恶意攻击与查禁.这归根结底是一场围绕《宣言》的社会话语权争夺.在这一过程中,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人以理论为依据、以批判为支撑、以事实为佐证、以纪念为契机,成功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助力,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并引领党不断发展壮大,与国民党的三民主义思想形成了区分,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社会变革提供了科学指引.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话语构建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