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技推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技推广
中国农技推广

栗铁申

月刊

1002-381X

nongji@agri.gov.cn

010-59194728 62159431

100125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楼

中国农技推广/Journal Chin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全国农技推广系统的全国性综合科技期刊。本刊着重交流我国农业推广建设经验,研究探讨农业推广改革与发展,重点介绍国家农技推广项目和农业先进技术成果,栏目内容涵盖种子、植保、土肥、栽培等各专业领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江苏省中药材产业现状与展望

    徐雯黄波汪涛陈震...
    29-33页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小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高海燕刘卓恩何忠萍刘偲琪...
    34-35,40页

    宁波市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杨佳仪林庆欢
    36-37页

    诸城市现代果业高质量发展的做法与思考

    张咏梅薛丽殷鑫萍
    38-40页

    钟祥市双低优质油菜品种筛选

    孙科刘小春尹会敏林秋菊...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顺利开展"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建设统一供种和技术示范"项目等工作,科学选定项目品种,钟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 16个油菜品种的对比示范工作.结果表明,铁油杂1号、田油杂002产量高、抗性强,可在当地推广种植;垦油杂741R、垦油杂30、阳光50、中油杂39与对照华油杂50产量相当,并且垦油杂741R出油率高,垦油杂30收获密度大易机收,阳光50亩粒数多、菌核病发病轻,中油杂39前后期长势均衡、产量结构协调,可进一步试验观察或在适宜乡镇作为推广种植备选品种.

    油菜品种筛选农艺性状产量

    威宁县晚季种植鲜食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赵德超邹军宋碧张素杰...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近几年威宁县对鲜食玉米品种的种植试验结果,笔者从中选择了 7个产量高、品质优的鲜食玉米品种开展晚季种植试验,比较各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品质等综合性状表现.结果表明,京科糯768综合表现较好,亩产鲜果穗1 220.3 kg,反映糯性风味品质的指标总淀粉含量559.36 mg/g,除锈病外其他主要病虫害发生轻微,可在威宁县作为晚季种植鲜食玉米品种进行推广.

    鲜食玉米晚季种植农艺性状产量品质

    重庆市开州区花生品种(系)比较试验

    陈丁易小艳张国栋向守志...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在重庆市开州区种植的优质花生品种(系),于2022年引进8个花生品种(系),以天府18为对照开展了种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53-2-55、175-41、2102、西花5号产量、出仁率、荚果饱满度较高,荚果亩产254.9~275.6 kg,较对照亩增产7.5~28.2 kg;籽仁亩产185.6~202.6 kg,较对照亩增产3.5~20.5 kg;荚果饱满度为0.65~0.70,较对照高0.01~0.06.这4个品种(系)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通过审定后可在开州区示范推广.

    花生种植比较农艺性状产量

    早熟晚粳稻新禾香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朱娟蔡之军吴国华
    51-5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早熟常规晚粳稻品种新禾香1号由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大禾种业有限公司选育而成,2022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浙审稻2022031),具有生育期短、丰产性好、米质优、综合抗性较好、形态特征优良、种植茬口弹性大等特点,其高产栽培技术为精细整田、适时播栽、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因需灌水、加强病虫草害防治等.

    早熟晚粳新禾香1号农艺性状栽培技术

    新疆小麦优质高产高效关键栽培技术

    牛康康焦雪婷谢奋慧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小麦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新疆小麦单产水平不断提升,在稳产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是当前的主要任务.本文围绕品种选择、合理密植、科学化控、水肥运筹、防灾减灾、适时收获等技术,就新疆当前小麦高效关键栽培技术进行梳理和探讨,旨为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化控

    不同栽培措施对秋作马铃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卓敏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不同栽培措施对秋作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秋作马铃薯的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科学指导.试验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A因素为栽培方式,分A,(无稻草包芯)、A2(稻草包芯)2个栽培方式;B因素为种植密度,分B1(2 800株/亩)、B2(3 400株/亩)、B3(4 000株/亩)、B4(4 600株/亩)、B5(5 200株/亩)5个水平,共10个处理.结果表明,栽培方式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种植密度间差异显著,但产量排名前5的5个处理间(A2B5、A2B4、A2B3、A1B5、A1B4)差异不显著.通过经济效益分析,处理A2B2纯收益最高,为1 324元/亩;A2B3、A2B1次之,均为1 312元/亩;A2B4第三,为1 276元/亩.处理A2B2经济效益最好,即采用稻草包芯、种植密度为3 400株/亩的栽培措施较为适合本地秋作马铃薯.

    秋作马铃薯密度稻草包芯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