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奶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奶牛
中国奶牛

杨秀文

半月刊

1004-4264

zgnn@dac.org.cn

010-62948051 62943084

100192

北京德胜门外清河南镇北京奶牛中心院内

中国奶牛/Journal China Dairy Cattl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3年,是由国家农业部主管、中国奶业协会主办的中央级奶牛业综合性科技期刊、中国畜牧学类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的宗旨是:宣传贯彻党和政府关于发展奶牛业和乳品加工业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深化改革,促进我国奶牛业产业化和奶牛科学的发展;研究探讨关于我国奶牛业发展战略和生产管理现代问题等;普及奶牛业科技知识;交流企业管理经验,传播国内外奶牛科技信息。本刊主要面向全国各地农牧场、奶牛场、乳品厂和奶牛饲养户,面向各级农牧业、奶牛业、乳品加工工业管理部门、科研院所以及大中专院校等。栏目有:奶业要闻、科学研究、饲料·饲养、繁殖·育种、奶牛保健、乳品加工、机械·设施、质量安全、养殖环境保护、世界奶业、地方奶业、奶农园地、信息·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羊奶粉对小鼠免疫调节功能作用的研究

    石韶琦逄金柱赖必辉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羊奶粉的免疫调节功能,本试验以Balb/C健康小鼠为动物模型,生理盐水作对照,灌胃不同剂量的羊奶粉,探究羊奶粉对小鼠体重、胸腺/体重比、脾脏/体重比、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迟发型变态反应(DTH)、抗体生成细胞、血清溶血素、自然杀伤细胞(NK cells)活性的影响,评价羊奶粉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和高剂量羊奶粉对小鼠体重增长、脏器/体重比值均无显著影响(P>0.05);高剂量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加(P<0.05),低剂量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无显著增加(P>0.05);各剂量组DTH程度显著提高(P<0.05),抗体生成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NK细胞活性呈上升趋势,但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羊奶粉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力的作用.

    羊奶粉小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NK细胞活性

    犊牛代乳粉应用案例分析

    姬翠英郝东升仇普斌李景斌...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犊牛代乳粉在犊牛养殖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在牧场具体应用中尚存一些问题.本文对犊牛代乳粉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加以介绍,并结合天津嘉立荷牧业集团有限公司犊牛代乳粉的应用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奶牛养殖企业使用犊牛代乳粉提供参考.本文的案例表明:犊牛代乳粉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其质量稳定性;饲喂代乳粉的犊牛(单栏饲养)断奶日增重可达915g,而将代乳粉酸化处理后饲喂犊牛(群饲)断奶日增重可达975g,促进了犊牛健康生长发育,节约了饲养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犊牛代乳粉稳定性稀释酸化

    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黄金耒李斌贾楠郎冲冲...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霉菌产生的毒素具有强毒性,极易污染饲料,可直接或间接对畜牧养殖产业及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定性、定量检测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污染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常见毒素及检测标准,分析对比了基于生物理化技术和光谱技术的霉菌毒素检测方法的优劣势,同时从灵敏度、数据解析算法以及便携式仪器开发三个方面给出建议,为发展高效检测霉菌毒素技术及装备提供参考.

    饲料霉菌毒素污染检测光谱

    CIDEA在脂代谢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赵欣姚大为赵淑颖陈成彬...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哺乳动物后代的生存离不开乳腺在哺乳期间提供的充足脂类,细胞死亡诱导DFFA样效应蛋白A(CIDEA)是一种脂滴外壳蛋白,在泌乳乳腺中高水平表达,在脂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CIDE蛋白家族及CIDEA在奶牛脂代谢中的作用.

    CIDE蛋白家族CIDEACIDEBCIDEC脂代谢

    广东地区荷斯坦牛生牛乳中脂肪酸的.影响因素分析

    郭建超刘建营李品红秦红贤...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广东地区荷斯坦牛牛乳中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以及泌乳季节、胎次、泌乳天数和体细胞数对其影响情况,本研究采用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原理进行乳成分测定的DHI技术,通过对牧场一个测定年度的16924条测定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泌乳季节、胎次、体细胞数变化对SFA、MUFA、PUFA均有显著影响,且其含量排序为:SFA>MUFA>PUFA.在季节影响方面,SFA在冬季含量最高,MUFA在夏、秋季含量显著高于冬、春季,PUFA在秋季含量最高;胎次影响方面,在前4胎中,SFA含量随胎次增加而显著升高,4胎最高,5胎及以上含量下降但不明显,3胎和5胎及以上差异不显著,MUFA和PUFA含量1、2胎均显著低于其他胎次;在体细胞数方面,体细胞数<15万个/mL范围内三种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范围组的含量,三种脂肪酸在25万个/mL≤SCC<1000万个/mL各体细胞数范围组之间差异不显著,SFA在15万个/mL≤SCC<25万个/mL和25万个/mL≤SCC<40万个/mL范围组之间差异不显著,MUFA、PUFA在15万个/mL≤SCC<25万个/mL和100万个/mL≤SCC<1000万个/mL组差异不显著;随泌乳天数的增加,SFA、MUFA、PUFA呈先降后升趋势.

    脂肪酸泌乳季节胎次泌乳阶段体细胞数

    江苏省某奶牛场肢蹄病发病规律及对日产奶量的影响

    张昊冉周部周福振代旭...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奶牛肢蹄病发病规律及对日产奶量的影响,本研究对江苏省某奶牛场2017-2019年共26622例肢蹄病病例在不同年份、胎次、季节、泌乳月中的分布进行卡方检验,并对影响肢蹄病患牛日产奶量的因素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肢蹄病病例数统计方面,该奶牛场2017年病例数最多(13802例),2018年最少(4960例);1胎肢蹄病病例数最多(9245例),5胎及以上最少(562例);奶牛第1个泌乳月肢蹄病病例数最多(3554例),第13个泌乳月最少(149例);冬季肢蹄病病例数最多(9667例),夏季最少(4277例).年份、胎次、季节、泌乳月对患肢蹄病奶牛日产奶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2019年日产奶量最高(34.37kg),且显著高于其他年份(P<0.05),2017年日产奶量最低(30.70kg);5胎及以上日产奶量最高(35.60kg),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5),1胎日产奶量最低(27.47kg),显著低于其他胎次(P<0.05);肢蹄病奶牛在第2个泌乳月日产奶量最高(39.48kg),第13个泌乳月日产奶量最低(19.25kg);冬季肢蹄病奶牛日产奶量最高(35.35kg),且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夏季肢蹄病奶牛日产奶量最低(25.92kg).综上所述,年份、胎次、泌乳月和季节均是影响奶牛肢蹄病发病的重要因素,其对肢蹄病患牛产奶量的影响与健康牛有相同的规律,本研究可为江苏省奶牛场肢蹄病的防治和日产奶量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荷斯坦牛肢蹄病分布规律日产奶量

    微生态制剂防治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

    李筱雯黄俊程乔同刘爽...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奶牛乳房炎每年在全球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抗生素之前一直被用作治疗乳房炎的主要手段.然而,抗生素滥用导致了耐药菌株的出现和畜产品药物残留等问题.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等问题愈发关注,饲料减抗、禁抗等政策相继出台,在奶牛乳房炎防治方面亟需寻求绿色安全的替抗手段.本文对微生态制剂在奶牛乳房炎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治疗奶牛乳房炎和提高乳品质量安全提供绿色的替抗思路.

    乳房炎微生态制剂肠道微生物免疫抑菌

    《中国奶牛》征稿

    32页

    牛结节性皮肤病研究进展

    包涛涛吴通奎杨先富莫兴虎...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一种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感染牛后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亚急性或慢性传染病.2019年8月,我国官方首次报道该病在新疆伊犁州发生.为提升人们对该病的认识,做好有关该病的防控措施,本文就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疾病诊断及防控措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牛结节性皮肤病病原流行防控

    奶牛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及防控研究进展

    夏青王文丹苏衍菁易洪琴...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奶牛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引起奶牛早期胚胎死亡、流产和早产,可给奶牛养殖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奶牛弓形虫病病原、传染方式、流行病学、危害和防控措施的研究进展.该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在我国地区流行率较低,但也应注意加强普查监测.防控该病应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动物三方面实施,具体包括加强检测诊断、隔离阳性奶牛、驱赶流浪动物、注重环境消毒、把控饮水饲料等.

    弓形虫奶牛流行病学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