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奶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奶牛
中国奶牛

杨秀文

半月刊

1004-4264

zgnn@dac.org.cn

010-62948051 62943084

100192

北京德胜门外清河南镇北京奶牛中心院内

中国奶牛/Journal China Dairy Cattl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3年,是由国家农业部主管、中国奶业协会主办的中央级奶牛业综合性科技期刊、中国畜牧学类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的宗旨是:宣传贯彻党和政府关于发展奶牛业和乳品加工业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深化改革,促进我国奶牛业产业化和奶牛科学的发展;研究探讨关于我国奶牛业发展战略和生产管理现代问题等;普及奶牛业科技知识;交流企业管理经验,传播国内外奶牛科技信息。本刊主要面向全国各地农牧场、奶牛场、乳品厂和奶牛饲养户,面向各级农牧业、奶牛业、乳品加工工业管理部门、科研院所以及大中专院校等。栏目有:奶业要闻、科学研究、饲料·饲养、繁殖·育种、奶牛保健、乳品加工、机械·设施、质量安全、养殖环境保护、世界奶业、地方奶业、奶农园地、信息·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陕西奶牛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陈帅张琦琦马国际贾永宏...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奶业作为陕西省畜牧业最具优势的特色产业,已经进入一个奶类生产和乳品加工同步快速增长的转型升级新阶段.2020年,全省奶类总产量175.4万t,乳制品产量112.2万t,牛奶产量108.7万t.本文通过分析2015-2020年陕西省奶牛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陕西省奶牛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陕西奶牛产业分析

    饲喂抗应激产品对牛只运输应激的影响

    何志辉刘凯玉韩吉雨张彩霞...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奶牛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牛只转运也越来越频繁,牛只运输造成的应激损失也成为养殖行业研究的热点问题.本试验研究了饲喂抗应激产品对牛只运输后生产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试验牧场为牛群结构和饲养管理良好的牧场,分别对运输的后备牛和泌乳牛设置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牛群在运输前及到场后饲喂相应的抗应激产品,对照组未处理.研究结果显示,运输前后饲喂抗应激产品极显著提高了后备牛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有助于增强机体抗氧化损伤的能力;泌乳牛试验中试验组相比对照组单产提高1.07kg/头,提示添加抗应激产品能够实现提升单产、增加牧场效益的目标.

    运输抗应激产品单产疾病

    基于PA值法的挤奶机脉动性能检测实验室间比对结果分析

    王明磊肖建国刘辉陈立丹...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脉动性能作为挤奶机的关键参数,其工作状况的准确性、稳定性是评价挤奶机运行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依据,对具备脉动性能检测能力的检验检测机构开展实验室间比对是确保各检测机构检测设备的工作状态符合要求、出具的检测报告的可靠性及有效性和满足实验室体系管理有关要求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三家实验室检测的挤奶机脉动频率、脉动比率和脉动相位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PA︱≤1,比对结论为满意.表明三家实验室的六台VaDia挤奶系统综合测试仪工作状态稳定可靠,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得到有效保证,可继续使用该设备开展挤奶机的推广鉴定检测工作.实验室间的比对活动为开展挤奶机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挤奶机脉动性能实验室比对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牛奶中阿苯达唑、氟苯达唑、噻苯达唑及4种代谢物残留量

    赵雪宁雷浩贺习文高勤叶...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建立了能同时测定牛奶中阿苯达唑、氟苯达唑、噻苯达唑及4种代谢物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样品用10mL乙腈提取,取5mL提取液氮气吹干后,用10%盐酸溶液溶解,用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净化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经C18反相色谱柱分离后,在紫外波长292nm处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7种化合物在0.05~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8;噻苯达唑检出限为0.025mg/kg,定量限为0.10mg/kg,5-羟基噻苯达唑等6种化合物检出限为0.05mg/kg,定量限为0.20mg/kg;7种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在68.9%~94.5%之间,日内变异系数在0.7%~3.4%之间,日间变异系数在1.5%~4.8%之间.本研究实现了牛奶中3种广谱驱虫类药物及其4种代谢物的准确定量分析,方法检出限低,回收率高,稳定性良好,填补了测定牛奶中广谱驱虫类药物液相色谱方法的空白.

    高效液相色谱法阿苯达唑噻苯达唑氟苯达唑固相萃取技术

    哺乳犊牛主要营养需要研究现状与进展

    陈天宇肖鉴鑫刘帅Gibson Maswayi Alugongo...
    5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了解哺乳犊牛的营养需要,是牧场对哺乳犊牛进行精细化饲养,节本增效的关键.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有关哺乳犊牛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的需要量研究,并对第八版奶牛营养需要相关部分进行了详细阐述.结果发现,在犊牛哺乳期,相比于日粮能量水平,许多研究重点关注日粮蛋白水平,哺乳期代乳粉蛋白适宜水平集中在21%~27%,开食料适宜蛋白水平集中在18%~24%,我国规模化牧场开食料蛋白水平平均值为21.4%.另一方面,相关研究对于哺乳犊牛维生素的需要量进行了更新,增加了哺乳犊牛维生素E和D的需要量以保障犊牛健康发育,维生素A、D、E每日需要量分别应为6600IU、2100IU、125IU.同时哺乳期矿物质元素的需要量公式进一步更新,以精确满足犊牛的需要并防止过量供给.

    哺乳犊牛蛋白需要能量需要维生素矿物质

    不同C/N条件下菌酶制剂对牛粪堆肥中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梁天张晓东张玉张佐忠...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牛粪和小麦秸秆为堆肥材料,设置C/N为25/1、30/1、35/1处理组,通过添加外源菌剂(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菌+细黄链霉菌)和酶制剂(纤维素酶+蛋白酶)进行牛粪堆肥进程中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各试验组细菌多样性随不同的堆肥进程呈现高-低-高的趋势.堆肥初期,各组优势细菌门均为放线菌门,添加菌酶制剂组的放线菌门丰度大于无添加组.高温期时,各组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门,但各组之间的丰度变化不一致.堆肥结束时,除C2组(C/N=25/1、只添加菌剂)外,其他组优势菌群均又演替为放线菌门.各组细菌纲水平的演替在堆肥初始期、高温期及结束期呈现放线菌纲-芽孢菌纲-放线菌纲的变化规律.属水平结果显示,在堆肥初期,各组优势菌属均为棒杆菌属.在高温期除了C7组(C/N=35/1、无添加)、C8组(C/N=35/1、只添加菌剂)的第一优势菌群仍为棒杆菌属外,其他处理组优势菌群演替为芽孢杆菌属和高温双岐菌属.堆肥结束时优势细菌多样性增加,转变成嗜盐单胞菌属、特吕珀菌属、乔治菌属、芽孢杆菌属、高温双岐菌属.

    牛粪复合菌剂复合酶细菌堆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