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谭本基

双月刊

1009-4245

nnswdxxb@yahoo.com.cn

0771-2025632

530007

广西南宁市大学西路166号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Nanning Municipal Party College of C.P.C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宗旨是刊载本校科研成果以及有关社科理论的学术信息,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理路、时代价值与实践进路

    巴晓松果强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有着独特的生成理路、时代价值与实践进路.从生成理路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学理之魂,奠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之根,厚植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文化建设之壤.从时代价值看,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思想保证,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行动指南,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提供中国智慧,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从实践进路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坚持坚定文化自信的基本立场.从以上三个维度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于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境界,完成新的文化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自信中华文明文化建设

    辩证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发展逻辑

    张柳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自身的发展逻辑,笔者从辩证视域出发对其进行阐释.在发展模式层面,中国式现代化遵循现代化发展的一般逻辑,坚持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和中国特殊国情相结合;在发展内容层面,中国式现代化遵循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既追求全面协调发展,又重点推进人的现代化;在发展理念层面,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逻辑,既强调独立自主发展,又注重与各国合作共赢,充分彰显了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辩证视域中国特色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

    向凇婕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和迥异于西方现代化的鲜明特色.从起源上,中国式现代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内涵上,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实践上,中国式现代化践行民主、体察民情、增强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共同富裕民生福祉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超越性"

    李宝刚何倩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通过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和资本逻辑的双重批判,开启了历史唯物主义新视域,进而开辟出一条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新道路.透过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视域,中国式现代化之于西方现代化的"超越性"有着理论原则、本质导向、文明形态上的内涵意蕴,同时在这一理论视域的指引下,中国式现代化"超越性"的现实路径仍遵循着唯物史观的基本规律.

    现代性批判中国式现代化超越性内涵意蕴现实路径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阶级划分理论的形成及历史贡献

    张鑫田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革命时期是毛泽东阶级划分理论形成的初期阶段.这一时期毛泽东阶级划分理论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与复杂的党内因素:国共合作实现后,国民党内部逐渐分化,"反共""分共"时有发生;而共产党内部普遍缺乏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认识,无法分清敌友问题.毛泽东在对中国社会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继承与发扬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阶级划分理论,形成了自己在大革命时期的阶级划分理论.在阶级划分标准上,他认为"经济地位"和"革命态度"是两大基本标准;在"阶级结构"上,他将大革命时期的中国社会划分为无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和中产阶级五大阶级.毛泽东的阶级划分理论有着突出的历史贡献:它不仅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与科学指导,还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阶级划分理论

    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工作的探索历程及基本经验探析

    梅运彬胡慧姗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工作方法,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调查研究工作的探索历程经历了确立关键地位、探索前进道路、明确思想路线、成为重要解题方略等发展阶段,在坚持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观的运用中,形成反映"实事求是"精神的基本经验,力求做到"求实、求真、求新、求是".在奋进新征程的道路上,党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精神在思想上的引领作用,以群众路线为宗旨,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创新研究方法为驱动,提升调查研究能力,增强执政本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调查研究探索历程实事求是基本经验中国式现代化

    行政复议法修改背景下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路径研究

    涂永强马军
    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确立了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地位.我国行政争议化解实践中,行政诉讼在化解行政争议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而行政检察也被赋予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新使命.因此,我国目前形成了以行政机关为主导的行政复议、以法院为主导的行政诉讼、以检察院为主导的行政检察等三种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法律路径.如何科学地认识并处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检察三者的关系,实现行政复议在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中的主渠道作用,发挥行政诉讼和行政检察的独特作用,构建多元化行政纠纷化解机制,是学术界和实务部门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就"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这一命题提出的背景,厘清相关内涵,分析传统模式下行政诉讼和行政检察化解争议的弊端,由此得出要构建以行政复议为主的多元化行政纠纷化解机制,发挥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行政诉讼的"终局"作用和行政检察的"补充"作用,最终实现"大复议中诉讼小检察"的行政纠纷化解格局.

    行政复议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南宁市城市民族工作创新研究

    卢春伶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南宁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探索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新方法、新路径,通过完善政策举措、制度保障和各项机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组织保障;通过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通过全方位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通过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治理基础.当前,城市民族工作如何创新提质,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南宁市城市民族工作面临的紧迫任务.应通过继续推动民族工作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提升城市民族工作水平、城市少数民族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深入挖掘本地反映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资源等,进一步提升城市民族事务治理成效.

    城市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理路与广西实践

    吴兆华杨洋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乡村振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基础,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乡村振兴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为乡村全面振兴凝聚思想共识、注入发展动力.深入分析广西在乡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质量提升、文化交流融合、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的具体实践,提出乡村振兴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路径,为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西实践

    目的论·方法论·价值论:自我革命的三维探赜——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修订为视角

    卢亮亮宋禹頔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中央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修订与党纪学习教育在全党的开展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精神与行动.从目的论来看,这有利于中国共产党通过自我革命达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目标;从方法论来看,这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提供了重要经验,即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坚持严格执纪、精准执纪;从价值论来看,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与纪律建设的双向互动、与制度建设的双向赋能以及与反腐败斗争的双向成就.

    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