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史
中国农史

王思明

双月刊

1000-4459

zgns@njau.edu.cn

025-84396605

210095

南京市童卫路6号南京农业大学内

中国农史/Journal 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季刊)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国家一级学会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联合主办的农业历史专业学术性刊物。本刊创刊于1981年。迄今为止,已出版85期,发表论文1400多篇,达1200多万字,成为学术界公认的国内三大经济史杂志之一。自1992年以来,本刊连续3次均被评为历史类全中文核心期刊,也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此外,本刊刊登文章还被美国《史学文摘》、《美国历史与生活》和《中国地理科学文摘》等杂志摘录和转载,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利建设与社会变迁:民国时期兰州湟惠渠建设研究

    王友栋刘俊伟
    120-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少雨,水利建设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手段.湟惠渠建成于20世纪40年代初,是兰州首个人工自流灌溉渠.在湟惠渠修建过程中,资金不足、技术工匠及原材料缺乏等难题是影响工程进度的主要因素,在当地人民的积极配合下,湟惠渠建设最终得以顺利完工.渠建成后,灌溉区域土地产值增加、利用面积扩大、价值上涨,国民政府还在该地设立了自耕农实验区,试图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目标,堪称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水利建设的典范.

    民国时期兰州湟惠渠农业水利

    "君子不远庖厨":文人、商贾、美食家与明清淮扬饮食的发展

    孙长青沈俊如王荧
    132-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中国饮食文化代表之一的淮扬饮食在明清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地方菜系一跃成为"国宴"之一.淮扬饮食在明清时期迎来发展期得益于诸多因素,而消费者——主要是江南文人、商贾与美食家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大运河在明清时期带动了淮安与扬州两座城市的发展,繁荣的城市经济与物资流通为淮扬饮食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明清时期江南知识分子将享乐与物质追求作为处世哲学,为淮扬饮食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准备.在此基础上,淮扬地区的文人与士子通过诗会宴饮,推动淮扬饮食向"精致"发展,而该地区的盐商巨贾则通过攀比炫耀推动了淮扬饮食"奢侈"的一面.最后,明清时期淮扬地区出现了一大批诸如袁枚的美食家,从饮食哲学的高度推进了淮扬饮食的理论化,从而促进了淮扬饮食在明清时期的传承与发展.因而,淮扬饮食并未因大运河的衰落而变得籍籍无名,反而超越地方限制成为全国性菜系.这为饮食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思路.

    文人商贾美食家淮扬饮食

    "岭北""境外"引领岭南农史——《岭南农业史》述评

    黄普基
    143-144,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