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学通报
中国农学通报

石元春

旬刊

1000-6850

edit@agri.org.cn

010-59194705

100125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中国农学会期刊处

中国农学通报/Journal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系统有机氮肥替代率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施林林柳开楼董林林沈园...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机肥替代化肥是化肥减量的关键措施.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明确太湖地区稻麦轮作体系中有机氮肥替代率的主要限制因素,为提高有机氮肥替代率提供理论基础.依托40 a长期定位观测试验,分别选择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和单施有机肥(OM)3个处理,研究有机氮肥替代率与土壤碳氮关系.其中,化肥采用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年均施氮225~300 kg/hm2,年均施磷(P2O5)119.4 kg/hm2,年均施钾(K2O)179.1 kg/hm2;有机肥采用猪粪和菜籽饼,年均折合施氮103.1 kg/hm2,折合施磷(P2O5)82.7kg/hm2,折合施钾(K2O)70.1 kg/hm2.测定指标包括土壤有机碳、总氮,计算有机氮肥替代率和土壤碳氮比.结果表明,长期施肥提高了土壤有机碳水平,OM、NPK和CK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可用米氏方程拟合,且前10 a内快速累积、后30 a趋近平衡,平均含量分别为16.8、15.8、15.1 g/kg.长期施肥处理线性提高了土壤总氮含量,OM、NPK和CK处理土壤平均总氮含量分别为1.71、1.64、1.47g/kg.有机氮肥替代率的时序演变可用分段线性模型拟合,有机氮肥替代率前期略降低后期增加,稻麦两季有机氮肥替代率的时间拐点分别出现在第11年和第15.5年.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有机氮肥替代率与土壤总有机碳无显著关系,但与土壤总氮和碳氮比显著线性相关.在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系统中,长期施用有机肥可有效提高土壤碳氮库容,具有较高水平土壤有机碳(>17.0g/kg)是提升有机氮肥替代率的前提,但在有机碳趋近饱和后,土壤总氮和碳氮比是限制有机氮肥替代率提升的主要因素.

    长期施肥稻麦轮作有机氮肥替代率土壤有机碳土壤总氮

    白云石粉与氧化镁肥对植烟土壤与烟叶钙镁营养元素的影响

    赵阿娟刘琼峰周世民翟争光...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施用白云石粉与氧化镁肥对植烟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和烟叶钙、镁等营养元素的影响,为烟区优化施肥措施提供科学支撑.在植烟土壤交换性钙、镁偏低的典型区域,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不同白云石粉、氧化镁肥施用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测定各处理烟草不同生育期土壤交换性镁、交换性镁、速效氮磷钾与烟叶钙、镁、氮、磷、钾的含量,观测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株高、茎围、节距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施用3000 kg/hm2白云石粉在烟叶生长48、68 d和烟叶收获后的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烟叶收获后的土壤交换性钙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该处理在烟叶收获后上部烟叶和中部烟叶的镁含量、上部烟叶的钙含量也高于其他处理.针对植烟土壤交换性钙、镁偏低的区域,施用白云石粉3000 kg/hm2有利于提升植烟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烟叶钙、镁含量.

    植烟土壤烟叶营养元素

    烟秆生物质炭基肥施用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陈贵云王惠芳王铎施定国...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烟秆生物质炭基肥施用对烤烟产质量及病害发生的影响,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87'为研究对象,设置1个常规施肥处理(CK)和3个烟秆生物质炭基肥不同施用量处理(T1为400 g/株,T2为500 g/株,T3为600 g/株),测定不同品种及处理下的烤烟生育期、农艺性状、发病率、经济性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1)与对照处理相比,施入烟秆生物质炭基肥均能延长烤烟'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87'的各生育期,且能显著提高烤烟的株高、茎围、有效叶片数、最大叶长和叶宽,其中'红花大金元'的施用量为600 g/株、'K326'和'云烟87'的施用量为500 g/株时对烟株生长发育促进效果最佳.(2)施用烟秆生物质炭基肥处理的烟草花叶病、野火病和气候性斑点病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其中'红花大金元'和'K326'的施用量为600 g/株、'云烟87'的施用量为500 g/株时烟株病害发生率最低.(3)施用烟秆生物质炭基肥处理的烟草产量、均价、中上等烟比例和产值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其中'红花大金元'的施用量为600g/株、'K326'和'云烟87'的施用量为500 g/株时对提高烟株产质量促进效果最佳.(4)施用烟秆生物质炭基肥处理后,'红花大金元'能显著降低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并且使得烟叶总氮、氧化钾和水溶性氯含量更适宜,'K326'和'云烟87'能使烟叶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氧化钾和水溶性氯含量显著趋于适宜范围,其中'红花大金元'的施用量为600 g/株、'K326'和'云烟87'的施用量为500 g/株时烟株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最适宜.综上,'红花大金元'施用600 g/株、'K326'和'云烟87'施用500 g/株的烟杆生物质炭基肥对烟株生长效果最佳.

    烤烟烟秆生物质炭基肥农艺性状产质量化学成分

    19个油茶品种果实主要经济性状和油脂品质的差异分析

    季琳琳陈素传姚小华张文胜...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安徽省引种的19个油茶品种养分含量等指标,筛选适宜大别山南麓的油茶品种.对19个油茶品种果实的9个主要经济性状及单株产量、7个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差异性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9个油茶品种鲜果单果质量、单果鲜籽质量、单株产量、含油率、蛋白质、主要脂肪酸等指标差异极显著,'湘林7号'鲜果单果质量最大,'长林3号'鲜出籽率、干出仁率及单株产量均最高.含油率与硬脂酸、油酸含量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油酸与亚油酸呈极显著负相关.依据评价模型得出'湘林7号'、'湘林40号'、'长林53号'品质最优.聚类分析将19个品种分为4组,'长林53号'、'湘林40号'、'湘林97号'聚为一类,'长林3号'和'湘林7号'分别单独聚为一类,其余的油茶品种聚为一类.可依据油酸含量及含油率等指标筛选油茶品种;油茶果实的营养成分含量及主要经济性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大别山南麓适宜栽培品种为'湘林7号'、'湘林40号'及'长林53号',较适宜品种为'长林18号'、'湘林1号'及'湘林26号'.

    油茶品种经济性状养分含量聚类分析

    生物有机肥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窦宗信庞勇王宝春李冠男...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生物有机肥对蔬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番茄为试材,在日光温室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不施肥、单施生物有机肥、单施化肥、生物有机肥+化肥对设施土壤养分、微生物、酶活性、产量、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单施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化肥均显著提高了番茄的产量,分别增产27.28%、47.56%.单施生物有机肥较显著提高了设施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且降低了硝态氮含量;显著增加了土壤放线菌、真菌和细菌类群的数量,碱性磷酸酶、转化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单施生物有机肥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番茄果实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含量,而降低硝酸盐含量.研究认为单施生物有机肥可显著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有效改良设施土壤的肥力,可为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一定的借鉴.

    番茄酶活性番茄红素微生物种群生物有机肥

    促生菌剂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曹彩红张敬锁田雅楠张松阳...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不同促生菌对番茄幼苗生长以及品质的影响,选择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长枝木霉菌、蕈状芽孢杆菌和加纳木霉菌5种菌剂,以等量清水为对照,对幼苗的发芽、长势和抗逆性相关指标等进行调查测定,并通过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施用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加纳木霉菌后,番茄幼苗生长均显著提高,菌剂利于植株干物质积累,与对照相比,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了22.9%、45.7%和25.7%,根系活力提高89.0%、61.76%和41.3%.同时,施用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加纳木霉菌的番茄苗,POD、SOD和CAT等抗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提高,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幼苗冬季生产抗寒性显著提高.基于隶属函数法的综合分析表明,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加纳木霉菌适宜番茄壮苗培育.

    番茄幼苗促生菌剂长势抗逆性

    滇丁香化学诱变的多倍体及其鉴定研究

    王乐乐卢晓雨关文灵李叶芳...
    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滇丁香新种质、选育抗性新品种,用不同浓度的氨磺灵溶液浸泡滇丁香种子,以种子下胚轴膨大视为变异株,统计变异率和发芽率,通过形态学观察、气孔观察、染色体计数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确定其倍性.结果表明:15 μmol/L氨磺灵浸泡种子24h为滇丁香多倍体诱导最佳方法,变异率达60.1%,发芽率为66.7%,获得2株四倍体植株;25 μmol/L氨磺灵诱导24 h,变异率为50%,获得1株八倍体植株.滇丁香变异植株在株高、叶长、叶厚方面均与对照植株呈显著差异,多倍体滇丁香植株株型矮小、叶片畸形较圆润且变厚、叶色较深、叶毛茎毛粗长.多倍体植株气孔的长和宽及保卫细胞的长和宽均显著大于二倍体植株,且气孔密度显著小于二倍体植株.经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倍性植株DNA含量近似倍数关系.经染色体计数,滇丁香二倍体植株染色体数目为2n=44,四倍体植株4n=88.四倍体滇丁香丙二醛含量极显著低于二倍体,而脯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二倍体.

    滇丁香多倍体诱导氨磺灵变异鉴定染色体流式细胞仪

    玫瑰与黄刺玫自然越冬抗寒性比较

    王成庄得凤杜晓艳孙晓艳...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比较玫瑰与黄刺玫自然越冬抗寒性响应机制,在植株越冬期间(2020年10月—2021年3月),以玫瑰与黄刺玫的当年生枝条为试材,测定分析7个生理生化指标,对两者进行抗寒性分析比较,研究其抗寒生理机理.结果表明,在整个越冬期间,7个指标在玫瑰与黄刺玫枝条内变化趋势一致;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含量在玫瑰枝条内高于黄刺玫;玫瑰枝条的电导率变化幅度大于黄刺玫;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3个指标黄刺玫均高于玫瑰;黄刺玫枝条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抗冻阶段高于玫瑰.结合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在自然越冬前期,玫瑰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SOD起主要抗冷作用,在整个越冬期间,玫瑰可溶性糖含量始终持续较高,起到保护作用;黄刺玫通过可溶性蛋白和SOD适应低温,在自然越冬后期,POD含量升高,SOD含量始终维持较高水平,共同在抗冻阶段起到保护作用.在玫瑰与黄刺玫自然越冬期间,黄刺玫的抗寒性强于玫瑰,黄刺玫通过POD、SOD抵御低温,玫瑰通过可溶性糖抵御低温.

    玫瑰黄刺玫自然越冬抗寒生理机制

    香木莲开花过程中叶片碳水化合物及营养元素的变化

    韦虹日阳乾程覃永华刘世男...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前期野外调查发现广西香木莲开花结实率较低,且2个不同地区的香木莲在开花结实上存在差异,鉴于碳水化合物与营养元素对开花坐果的作用,对香木莲展开研究.以广西都安和乐业2个地区的香木莲为材料,分析开花过程中2个地区的香木莲在各开花坐果时期叶片碳水化合物和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及差异.结果表明:(1)在整个研究期内,乐业香木莲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高于都安香木莲;随着时间变化,2个地区香木莲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下降,而淀粉含量持续上升.(2)都安和乐业香木莲叶片中大量元素N、P、K含量均表现为N>K>P,且在花蕾期至果实形成初期,2个地区的香木莲N、K含量变化趋势相同,盛花期至幼果期2个地区的香木莲P、K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在盛花期至幼果期2个地区的香木莲叶片中Ca含量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而Mg含量在整个开花期间含量变化均不显著;微量元素含量的顺序表现为Fe>B>Mn>Zn>Cu,不同的发育时期不同地点的香木莲各微量元素的变化规律存在差异.(3)都安香木莲叶片中的K、Mg、Mn、Cu、Zn含量在花蕾期至盛花期显著低于乐业香木莲,而P、B、Zn含量在果实形成初期和幼果期显著高于乐业香木莲,Ca含量在花蕾期和初花期均显著高于乐业香木莲.

    香木莲开花碳水化合物营养元素

    覆膜和遮阴对岩黄连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马永鹏刘元剑龙云星权申春...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探索岩黄连对覆膜和光照的需求,为昭通地区岩黄连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指导.以岩黄连幼苗为试验材料,对不同覆膜处理(覆膜、未覆膜)和遮阴度处理(0%、30%、50%、70%、90%)下岩黄连的生长及产量进行测定,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覆膜处理的平均移栽成活率达到94.44%,比未覆膜处理组提高9.67%.覆膜处理的全株鲜重、全株干重分别达到0.728、0.150 kg/m2,比未覆膜处理组分别提高65.45%、40.59%.50%遮阴度处理的全株鲜重、全株干重、根鲜重、根干重、株高、蒴果长度、花序数、蒴果数、种子数均达到最大值.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发现,株高、蒴果数、蒴果长度、花序数是种子数的决定性因素,且对种子数的正相关作用依次增强.综合分析,覆膜和50%遮阴度对岩黄连的移栽、生长和产量最佳,研究结果可为昭通地区岩黄连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岩黄连覆膜遮阴度生长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