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学通报
中国农学通报

石元春

旬刊

1000-6850

edit@agri.org.cn

010-59194705

100125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中国农学会期刊处

中国农学通报/Journal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阜阳地区6种杂薰衣草的引种栽培

    夏菲李慧白红彤石雷...
    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杂薰衣草在阜阳地区的生态适应性与应用潜质,以6种杂薰衣草引种品种为研究对象,在栽植第3年对株高、冠幅、花枝数等生长指标,叶色、花色、花期等观赏指标,精油含量、成分、产量等经济指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在阜阳地区各品种均能正常生长,其中'Mentha'株高最高,达81.30cm;'Sumian'冠幅最大,达114.25 cm;'Nizza'花量最大,干重达252.63 g/株;'Arabian Nights'花萼、花冠颜色深,花期最早,观赏期最长.经济指标检测显示,'Arabian Nights'精油提取率最高,达5.34%;'Nizza'精油产量最高,达9.22 g/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显示,'Nizza'精油成分中芳樟醇、乙酸芳樟酯含量较高,品质显著优于其他品种.综上,在阜阳地区,'Arabian Nights'最适宜用于观赏栽培,'Nizza'最适宜用于精油提取栽培.

    杂薰衣草芳香植物GC-MS引种栽培芳樟醇乙酸芳樟酯

    基于耕地资源质量分类监测的土壤条件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以河南省兰考县为例

    樊鹏王自威邵红旗杨青伟...
    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突出土壤条件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采用趋势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以兰考县耕地资源质量分类监测工作为例,分析土壤监测样点不同年份的土壤条件变化对当地粮食产量造成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和土壤pH在合理范围内的增加都能够提升粮食产量.建议以测土配方施肥为基础,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量,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并针对当地土壤的实际情况和主要作物类型,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良土壤pH的措施,以提升粮食产量.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监测土壤条件变化粮食产量影响

    高原环境下农业废弃物堆肥发酵参数研究

    杨杰魏素珍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堆肥发酵的方式获得有机肥,不但可以摆脱西藏地区有机肥不足需要从区外购买的困境,而且对改善西藏的生态环境、解决有机废弃物污染的问题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原环境具有昼夜温差较大、常年低温及空气湿度较低等特点,目前对高原环境下的堆肥研究还鲜有报道.本研究在高原环境条件下对以青稞秸秆和牛粪为主要原料的堆肥发酵初始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底物成分配比是影响堆肥高温期天数和底物降解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通风时长,当牛粪和青稞秸秆比为2:1、含水率为60%、通风量设置为2m3/min、持续时间为0.5min/d时,可以获得较好的堆肥产品.研究结果可为高原条件下的堆肥发酵提供借鉴和参考.

    高原好氧堆肥发酵参数秸秆

    氮磷添加对黄土高原小麦土壤养分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李志强齐鹏王雅芝王晓娇...
    95-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施氮和施磷水平对农田土壤全量养分、速效养分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分析土壤环境因子和碳、氮、磷含量与全量养分生态化学计量和速效养分生态化学计量相关关系,阐明不同施肥水平对农田土壤养分动态平衡的影响.以黄土高原春小麦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布设N、P添加试验,试验处理包括对照(CK)、低氮(LN)、中氮(MN)、高氮(HN)、低磷(LP)、中磷(MP)、高磷(HP)共7个处理.结果表明:(1)氮添加显著增加了土壤氨态氮(NH4+-N)、硝态氮(NO3--N)含量,磷添加显著降低了土壤NH4+-N、NO3-N含量(P<0.05);氮、磷养分添加对全氮(TN)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2)N添加显著增加了土壤C/N、C/P、N/P、C/AP、AN/AP,显著降低了土壤C/AN(P<0.05);P添加显著降低了土壤C/N、C/P、N/P、C/AP、AN/AP,显著增加了土壤C/AN(P<0.05).(3)土壤C/N和C/AN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C/P和C/AP、N/P和AN/A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黄土高原地区农田土壤速效养分和速效生态化学计量能够更加灵敏地响应N、P养分添加.

    土壤养分生态化学计量黄土高原主成分分析

    艳山姜茎叶渣覆盖对冬种莴苣田杂草、土壤及生长的影响

    胡连清刘雯雯陈雨薇冯瑞章...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适合应用于杂草控制及莴苣生长最适叶渣覆盖量,以富含化感物质的艳山姜修剪茎叶为材料,根据覆盖栽培理论和化感作用控草原理,通过在莴苣田行间覆盖不同量艳山姜茎叶渣,评价田间杂草、莴苣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结果显示,随着艳山姜茎叶渣覆盖量的增加,其对莴苣田杂草的抑制效果增强.其中,与对照组相比,用1200 g/m2艳山姜茎叶渣覆盖处理后,莴苣田间杂草的种类、数量和多样性降低,杂草生物量(鲜重、干重)分别降低了 87.93%、90.54%.同时,莴苣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单株平均鲜重最高,品质最优.此外,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增高.当覆盖量大于1600 g/m2时,土壤理化性状呈现不同变化趋势,莴苣生长受到抑制,但品质总体有提升.总体而言,在四川宜宾地区冬春莴苣生产中,使用1200 g/m2的艳山姜茎叶渣覆盖处理能够最有效地抑制田间杂草生长、改善土壤环境并促进莴苣生长发育.

    艳山姜覆盖栽培化感作用杂草抑制莴苣

    移栽期对辣椒产量、光合特性及气象因子的响应

    陈芳刘宇鹏曾晓珊于飞...
    109-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不同移栽期对贵州辣椒产量、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贵州主栽品种'辣研一号'、'遵义朝天椒'、'线椒269'为试材,设置7个移栽期,比较不同移栽期辣椒产量结构差异,并分析温度和降水与辣椒生育期进程、光合特性指标、产量构成和品质指标等的关系.在贵州地区,辣椒生长阶段平均气温对产量影响最大,各生育阶段持续天数与气象因子有关.适时早播能延长辣椒的生育天数,增加辣椒开花后的日较差,提升净光合速率,温度和降水主要通过影响辣椒植株的株高、茎粗、维生素C、辣椒素、二氢辣椒素等指标影响产量和品质.辣椒产量随着移栽期推迟表现出先增加后逐渐减少的趋势,适时的早播有利于辣椒增产.

    辣椒气象因子光合特性产量品质

    甘蓝型油菜蚜虫发生规律及抗蚜种质的筛选

    张玉松赵凯琴罗延青燕林祥...
    120-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筛选抗蚜种质资源,为油菜抗蚜育种提供亲本.自然感蚜条件下,在云南罗平与泸西两地利用蚜情指数对18份油菜品种进行抗蚜性鉴定,分析蚜虫的发生规律及其对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蚜虫发生盛期出现在花期至成熟期之间,温和干燥的气候利于蚜虫的生长繁殖.泸西点的发生盛期较罗平点早.相关性分析显示,蚜情指数与油菜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呈负相关,且与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相关达到显著水平,发生蚜害会造成油菜4.97%~79.69%的产量损失.从18份材料中筛选出5份抗蚜品种、13份感蚜品种.其中'云油杂28号'和'云油杂18号'表现为高抗,可作为油菜抗蚜育种的基础材料.

    甘蓝型油菜蚜虫发生规律种质资源筛选

    草地贪夜蛾对不同寄主的取食选择性

    魏佩瑶冯小军谢飞舟陈志杰...
    127-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入侵种群是否对中国果蔬生产构成威胁,采用室内饲养观察的方法比较分析草地贪夜蛾3~5龄幼虫对玉米、甘薯、番茄和冬枣叶片的取食选择性.用甘薯和番茄叶片将初孵幼虫驯化饲喂至3~5龄后,检测其对初始驯化食物及其他3种食物的选择性,同时研究比较草地贪夜蛾对植物不同部位的取食选择性差异.结果表明,各龄期幼虫的取食选择总体表现为玉米(43.23%~61.82%)>甘薯(20.37%~25.62%)>番茄(10.91%~24.3%)>冬枣(5.45%~9.26%).经过甘薯和番茄叶片取食驯化后的5龄幼虫对初始驯化食物的选择性已高于嗜食寄主玉米.3、4龄幼虫仍然对玉米叶片有较高的选择倾向,但较未驯化的幼虫,对初始驯化食物的选择率均大幅度提升,甘薯提升16.42~24.11个百分点,番茄提升18.07~20.89个百分点.不同部位的取食选择结果表明,低龄幼虫喜欢取食玉米新叶和玉米须,老熟幼虫喜欢取食老叶和雄穗;低龄幼虫喜欢取食植物茎秆,老熟幼虫喜欢取食植物叶片.研究表明,虽然草地贪夜蛾幼虫对甘薯、番茄和冬枣的取食选择性低于玉米,但经过驯化或在环境胁迫的情况下仍对甘薯、番茄和冬枣生产具有潜在威胁.同时低龄幼虫与老熟幼虫对植物不同部位取食选择具有较明显的差异.

    草地贪夜蛾取食选择性驯化饲喂环境胁迫

    基于多光谱技术的甜菜块根糖分增长期施氮决策模型

    王敬云胡晓航董心久马亚怀...
    132-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快速准确地获取甜菜的生长状况,在东北寒区对糖用甜菜精准施肥,达到高质高产的目地.2022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大学呼兰校区试验基地,以糖用甜菜'KWS7748'为参试材料,获取甜菜块根糖分增长期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多光谱影像和田间实测数据,选出能反映甜菜此时期冠层生理生化的最优植被指数构建甜菜施氮决策模型.结果表明,甜菜的产量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含糖率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将各植被指数与甜菜SPAD进行回归分析,优选最优植被指数为LCI,不同施氮水平下LCI变化与根产量高度相关,与含糖率呈负相关关系;根据小区的最佳施氮量,生成试验区甜菜氮肥变量施肥图,与实际情况具有一致性.无人机遥感技术对甜菜氮素营养诊断,指导精准施用氮肥,实现高质高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甜菜多光谱氮肥推荐植被指数无人机遥感

    2013-2022年植物氮素代谢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王含瑞肖雯丽王梦亮王俊红...
    140-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文献计量学及文献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国内外植物氮素代谢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与分析,便于相关研究者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以2013-2022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WoS)和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植物氮素代谢研究相关论文为文献来源,对发文量、主要研究力量、文献共被引、关键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发文量整体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中国、美国、西班牙、德国和巴西等国家在植物氮素代谢领域的影响力较大,国内外机构发文量较多的是农林类高校及科研单位.氮的吸收利用、氮利用效率、盐胁迫、铵信号的介导和氮代谢相关酶的研究构成了植物氮素代谢的重要基础.近10年国际上植物氮素代谢研究的热点为植物耐受性、氮利用效率、氨同化、参与氮代谢相关酶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等;国内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不同氮素形态对植物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植物的氮素利用效率、碳氮代谢等相关方向,此外耐旱性、乙烯是最新研究前沿.今后植物氮素代谢应进一步围绕氮素利用效率这一目标展开研究,对氮肥施用进行长期动态观测,研究定量标准;关注植物碳-氮代谢协同机制;基于多组学技术开展植物氮素代谢的相关基因研究;整合植物氮素代谢调控网络.

    植物氮素代谢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Cite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