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学通报
中国农学通报

石元春

旬刊

1000-6850

edit@agri.org.cn

010-59194705

100125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中国农学会期刊处

中国农学通报/Journal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通径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舟山近海中国鱚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蒋小姿江文静张倩雅肖梦...
    152-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中国鱚(Sillago sinica)形态参数与体质量的关系,随机选取107尾舟山近海分布的中国鱚为研究对象,测量其体质量(X0)和11个形态性状:吻长(X1)、头长(X2)、体长(X3)、全长(X4)、尾柄长(X5)、尾柄高(X6)、体厚(X7)、眼径(X8)、眼间隔(X9)、眼后头长(X1.)、体高(X11),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测定的形态指标和体质量的相关性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体长与体质量的相关性最大;剔除存在严重共线性的形态指标后,分别设置与体质量显著线性相关的体长和尾柄高为自变量、并将体质量设为因变量,构建了最优多元线性方程为Y=-87.734+6.174X3+24.398X6;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对体质量直接作用最大的为体长,间接作用最大的为尾柄高;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与体质量的关联度排序靠前的5个形态参数分别为体长、全长、尾柄高、体高和头长.综合上述研究表明,中国鱚渔业资源的开发管理过程中应以体长为优先衡量指标、以尾柄高为辅助指标来制定最佳可捕规格和网目尺寸.

    中国鱚形态性状体质量通径分析灰色关联分析

    声明

    《中国农学通报》编辑部《农学学报》编辑部
    158页

    梨形环棱螺11个地理种群的几何形态学分析

    金武马学艳彭刚陈琬雯...
    159-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摸清国内梨形环棱螺的种质资源现状,提供下一步选择育种的优质种质资源材料.通过采集江苏、安徽、上海、山东、湖南、广西、江西、贵州、湖北、浙江、广东典型分布省份的249个野生样本,对不同群体的每个个体自壳顶开始顺时针设置24个地标点,并在第11~12、12~13、13~14、14~15、15~11、15~16个地标点之间等距设置15个半地标点.基于地标点和半地标点设置结果进行普氏叠印,并删除超过上四分位的异常值.采用薄板样条曲线法进行缺失值检查,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形态学变异进行分析.对不同地理群体的普氏距离进行方差分析并根据不同群体之间的普氏距离进行聚类分析.梨形环棱螺11个地理种群外部形态的主要变异位置是壳顶及螺口上缘.不同地理种群形态特征变异的集中性较差,第1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不能显著区别区分不同的群体.11个群体大致可以划分为长江流域群体和长江以南群体两大类.不同群体的外形特征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外形差异可能与当地的生境有关.

    梨形环棱螺地理种群几何形态地标半地标

    中國農學通报稿约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