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学通报
中国农学通报

石元春

旬刊

1000-6850

edit@agri.org.cn

010-59194705

100125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中国农学会期刊处

中国农学通报/Journal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食用植物酵素发酵过程中主要成分与功能研究进展

    陈雨欣杨峰山付海燕宋新宇...
    143-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植物功能性食品,食用植物酵素在食品和保健品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相关的生产工艺在原料、发酵微生物和发酵条件方面取得了进展.通过开展综述,分析了食用植物酵素的研究现状,从食用植物酵素的主要发酵方式、主要活性成分、主要功能作用和面临的风险与挑战进行了梳理.食用植物酵素发酵一般采用自然发酵和人工接种发酵的发酵工艺.采用人工接种技术具有能有效缩减发酵所需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的显著优点.食用植物酵素的主要活性成份为多糖、多酚、维生素等,在降血脂、抗氧化、降低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预防治疗效果.在食用植物酵素的制作过程中,人工接种发酵需要选对菌种、控制发酵条件、防止环境污染.分析结果表明,食用植物酵素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可观的,提出了今后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并对食用植物酵素的机制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食用植物酵素的进一步研发和推广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食用植物酵素发酵微生物活性成分功能

    池塘种稻对养殖水体氮、磷去除效果及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祖晓光杨炳坤刘铁钢李秀颖...
    151-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评估北方养殖池塘中生态浮床种植水稻对水质中氮、磷去除效果及其对养殖鱼类生长的影响.试验选取6个面积均为0.267 hm2的试验池塘,分为试验和对照2个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组浮床水稻面积占池塘面积20%.试验组和对照组放养鱼类品种、规格、数量、搭配比例、饲料投喂等完全相同.试验期间,每半月监测一次水体总氮(TN)、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磷酸盐(PO43--P)、总磷(TP)等水化指标,试验结束后测量各种鱼出池规格,统计各种鱼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成活率、饲料系数等.结果表明,6月15日试验开始时,试验组和对照组各项水化指标均无差异(P>0.05),7月1日至试验结束,试验组各项水化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TN、NH4+-N、NO3--N、TP、PO43--P分别比对照组平均降低55.31%、70.25%、54.61%、68.68%、53.79%.试验结束时,试验组TN、TP分别为0.73 mg/L和0.12 mg/L,均达到了中国池塘养殖尾水排放一级标准.试验组鲫、鲂鱼出池规格和单位面积产量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4.48%、12.68%和12.98%、15.01%,试验组单位面积总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1.59%,试验组各种鱼成活率、鲢、鳙鱼出池规格及单位面积产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7.48%.由此可见,池塘浮床种植水稻对养殖池塘水体中的N、P去除效果显著,并显著提高摄食鱼类产量及饲料利用率.

    生物浮床氮磷去除鱼类生长饲料利用率

    声明

    《中国农学通报》编辑部《农学学报》编辑部
    157页

    福建3条主要河流外来鱼类入侵状况及危害评价

    方民杰
    158-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摸清福建3条主要河流外来鱼类入侵状况和危害程度,2023年3-4月,在九龙江西溪、漳江和汀江设置10个站位,采用流刺网、地笼网对外来鱼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和分布进行调查.根据渔获物中外来鱼类的重量占比,评价其危害程度.调查结果表明:外来鱼类有齐氏罗非鱼、伽利略罗非鱼、尼罗罗非鱼、马那瓜丽体鱼、豹纹翼甲鲇、革胡子鲇、露斯塔野鲮,共7种.这3条河流的外来鱼类种类数分别为6种、5种、2种,数量占比分别为58.97%、81.35%和45.22%,重量占比分别为65.53%、82.52%和41.28%.外来鱼类在这3条河流均有分布,并成为鱼类的主要类群,其中以齐氏罗非鱼、伽利略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等罗非鱼类为主.外来鱼类在3条河流的危害程度均为重.本研究调查河流外来鱼类入侵状况,为鱼类多样性的保护、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福建主要河流外来鱼类入侵危害评价

    中國農學通报稿约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