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学通报
中国农学通报

石元春

旬刊

1000-6850

edit@agri.org.cn

010-59194705

100125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中国农学会期刊处

中国农学通报/Journal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盐碱胁迫下植物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肖雯丽王含瑞王梦亮王俊红...
    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盐碱胁迫会引起植物出现水分亏缺、细胞膜透性发生变化、代谢紊乱以及蛋白合成受阻等现象,导致作物减产或死亡,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面临的非生物胁迫之一,寻找降低盐碱胁迫危害的有效方法和提高植物耐盐碱能力的策略,对盐碱地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归纳了近年来盐碱胁迫下植物遭受的危害和植物适应性机制最新研究,总结了植物响应盐碱的生理及分子机制,分析了盐碱胁迫下植物以积累渗透调节物质、增加抗氧化酶活性、离子区隔等为主要调控方式的生理机制和以信号传导、转录因子调控、耐盐碱相关基因表达等为主的分子机制,指出了植物适应盐碱环境方面的发展趋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期为耐盐碱植物种质的筛选与培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盐碱胁迫生理响应信号转导途径分子机制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

    海藻寡糖在农业领域的研究应用进展

    马式太王峰成琪璐倪金洋...
    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藻提取物,特别是海藻寡糖,是使用现代技术从海藻中提取的天然活性物质,随着海藻寡糖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其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为进一步系统了解和应用海藻寡糖,本文讨论了它们的来源、分类和生产方法,总结了海藻寡糖对增强作物抗逆性和抗病性、促进生长发育和改善养分吸收的影响,以及海藻寡糖在各种作物上的应用效果和作用机理.生物法降解海藻多糖是未来海藻寡糖制备的方向,现代生物法一般采用酶降解法,利用褐藻胶裂解酶将褐藻胶降解为褐藻寡糖或是利用琼胶裂解酶将琼胶降解为琼胶寡糖.海藻寡糖在农业中作为植物抗逆和抗病的诱导剂、生物刺激素和肥料增效添加剂使用,海藻寡糖通过调控植物基因表达、酶活性、激素合成和分配等方式增强农作物对干旱、低温、高盐渗透、重金属等胁迫因子的耐受性,并激发植物免疫,提高农作物抗病性.海藻寡糖对植物具有生物刺激作用,可调节植株生长发育,提高其对肥料的吸收效率,从而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海藻寡糖的应用对中国农业生产的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也有助于海洋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

    海藻寡糖生物活性物质抗逆性植物生长调节肥料增效剂

    气生小球藻附着对3种凋落叶分解过程的影响

    蒋钰玲钱书蕊章晨露王钰莹...
    93-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探究了气生藻类在森林生态系统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内在机理.以雷公鹅耳枥(Carpinus viminea)、小叶青冈(Quercus myrsinifolia)和光亮山矾(Symplocos lucida)凋落叶为研究对象,分别接种2种浓度的气生小球藻进行叶片分解控制试验,探究气生小球藻附着对凋落叶分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附生小球藻添加对凋落叶质量损失无显著影响,但不同树种凋落叶的质量损失有显著差异,两者间无交互作用;(2)不同树种凋落叶的分解速率对藻浓度处理的反应不同;(3)凋落叶自身性状对其质量损失影响强烈;(4)附生小球藻添加对土壤分解者细菌和真菌丰富度、多样性无显著影响,但不同树种凋落叶对细菌和真菌多样性的影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分解者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主要受控于凋落叶自身性状,而气生藻类附着对分解体系中微生物无显著影响,因而,局域环境中凋落叶的分解主要受到叶片自身性状的影响,气生藻类附着对凋落叶的分解过程无显著影响.

    附生小球藻凋落叶分解室内试验叶片性状土壤微生物气生藻类微生物丰富度微生物多样性

    生草覆盖对枣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宋锦浩郝婉怡姜文婷陈国梁...
    102-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延安地区多年生枣园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 2种生草在不同覆盖模式下对枣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通过设置无覆盖物的清耕组作为对照(CK),以及全草切碎覆盖(C1)和半草切碎覆盖(C2)2种模式,沙打旺(G1)和苦豆子(G2)2种生草,分别在覆盖后30d(T1)、覆盖后60 d(T2)和覆盖后120 d(T3)进行采样,共设置13个处理组.研究重点分析了不同处理对土壤pH、电导率、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打旺×全草覆盖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钾、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其中速效钾以覆盖后30 d最高,有机质、铵态氮和硝态氮在覆盖后120 d达最高水平.苦豆子×全草覆盖模式下,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且在覆盖后30d达最高水平.综合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对陕北枣园土壤理化环境指标做出综合评价,沙打旺和苦豆子当年种植对枣园土壤理化环境有明显改善作用,以全草覆盖模式最优,在覆盖后90~120d效果最佳.研究为用地养地结合的枣园种植模式提供数据支持.

    枣园沙打旺苦豆子生草覆盖土壤理化性质主成分分析

    冬虫夏草菌对砷耐受和富集特性的研究

    何丽周博肖凡窦晨曦...
    11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冬虫夏草菌对砷(As)的耐受性及富集特性,为评估和解决冬虫夏草含As量的安全性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以冬虫夏草菌为试验材料,将不同浓度的As添加到固液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冬虫夏草菌生长特性及As富集特性相关指标,同时应用Logistic回归法构建As富集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低浓度(1~2mg/L)As对冬虫夏草菌落、菌丝形态、菌丝生长速度及干重几乎没有影响,而高浓度(高于3mg/L)As会严重影响菌落形态及菌丝的生长.随着不同As浓度处理时间的延长,液体培养基中As含量呈持续下降的趋势,而菌丝体中As含量呈持续增加的趋势,富集系数呈现出持续降低的趋势,富集系数浮动区间为43.92%~128.22%,这说明冬虫夏草菌以主动吸收的方式富集低浓度的As.不同浓度As处理冬虫夏草菌40d后,菌丝对As的富集均达到稳定状态.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冬虫夏草菌对As的富集饱和点为1.68mg/kgDW.冬虫夏草能够主动吸收低浓度的As,其富集饱和点为 1.68 mg/kgDW.

    冬虫夏草菌生长特性耐受性富集特性Logistic回归模型

    东南景天与甜玉米套种对镉污染农田修复效果研究

    王丹杜衍红刘传平王向琴...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套种模式下镉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对农田重金属的提取效率,以华南农业大学提供的东南景天种苗和广州市农科院提供的'广彩甜糯3号'为供试品,采用东南景天与甜玉米套种技术,在广东省惠州市公庄镇开展了中度镉污染农田修复试验.结果表明:套种模式下甜玉米产量不仅增加,籽粒Cd含量显著下降,与单一种植模式相比,玉米籽粒Cd下降了 8.3%.另外,套种模式下,东南景天的生物量增加了 16.5%,根部和地上部的Cd积累量分别增加了 8.8%和3.6%,富集系数分别提高了 15.7和6.6个单位.甜玉米与东南景天套种后,表层土壤Cd含量显著下降.研究发现,东南景天与甜玉米套种的植物修复模式,可以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且能有效降低玉米籽粒中Cd的含量,同时能实现污染耕地的边治理边生产,提高修复植物东南景天对Cd的提取效率,对于中度重金属污染农田防治来说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绿色修复技术,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重金属污染东南景天甜玉米套种超富集植物植物提取

    基于CiteSpace的昆虫基因组学的可视化分析

    梁展图段双刚李文景王嘉乐...
    123-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昆虫基因组学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对该领域2000-2024年(不包括2024年3月以后)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基于中国知网和PubMed平台,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昆虫基因组学文献数量、发文作者、出版刊物、国家、发表年份等信息,并使用CiteSpace V可视化软件对文献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出文献690篇,发文作者609位,来源期刊有206种.PubMed数据库共检索文献16804篇,发文作者11278位,来源期刊有1032种.其中,2015-2021年中国知网发文量达233篇、PubMed发文量达6382篇,昆虫基因组的研究热度很高.基于Pubmed数据库分析,主要研究国家有美国、中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其中美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发表最多文献的期刊为PLoS One.结合CNKI和PubMed数据库分析,国内报道的高频关键词是系统发育、家蚕、杆状病毒、进化、序列分析等,国外研究报道的高频关键词是果蝇、线粒体基因组、基因表达、系统发育分析、蛋白编码基因等.在中外文献中共性关键词包括系统发育、抗药性、转座子等,国内外昆虫基因组学研究关注的热点有共性之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模式或半模式昆虫的进化、基因特征及昆虫抗药性等研究热点上,多种农业害虫的基因组及在新兴的研究热点上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本研究客观地总结了国内外昆虫基因组学的研究现状,汇总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薄弱点,以期为涉足昆虫基因组学的科研工作者提供数据参考.

    昆虫基因组学CiteSpaceCNKIPubMed研究态势

    基于BSA-seq技术的青花菜花球蜡质基因初定位及鉴定研究

    陶美奇张振超潘永飞孙国胜...
    131-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发掘调控青花菜花球蜡质合成的相关基因,以青花菜有蜡粉野生型(WT20)为父本,无蜡粉突变体(MT20)为母本构建F2群体,基于F2构建极端有蜡混池和无蜡混池,利用BSA-seq技术对亲本混池和F2极端混池进行混池测序,通过△SNP-index算法初步定位与蜡质合成关联的区间,根据基因注释信息预测候选基因,并采用qRT-PCR分析候选基因在亲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F2分离群体中有蜡粉株与无蜡粉株分离比为2.87∶1,符合单基因隐性核基因遗传规律;两个混池间共获得高质量SNP位点2,045条、InDel位点687条,基于SNP-index关联分析将候选基因定位在4号、7号和8号染色体的3个区间,包含93个基因.进一步对候选区域内的基因进行KEGG、GO、GOC数据库分析发现0.12 Mb和1.07 Mb的区段内92个基因获得注释,对区间内可能跟蜡质合成相关的11个基因进行定量分析,筛选出4个差异显著表达基因BoAPC3、BoCDH1、BoEEF1A和BoAHP4.本研究结果可以为进一步研究青花菜蜡质合成通路提供新思路,以及为选育高品质青花菜奠定基础.

    青花菜蜡质BSA-seq初定位鉴定候选基因

    昆虫对Bt作物的抗性机制以及治理策略的研究进展

    杨洋赵官涛王露王琼...
    141-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是一种分布十分广泛的革兰氏阳性菌,其在营养生长阶段和产孢阶段能够产生一系列杀虫蛋白,是农业、林业以及公共卫生实践中常用的生物防治剂.基于基因工程技术研制的Bt作物为农业害虫治理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的生物防控手段.然而,长时间广泛种植Bt作物使得害虫逐渐产生Bt抗性,这大大降低了 Bt蛋白的杀虫效果和Bt作物的长期效益.为了深入了解Bt蛋白的作用机制和昆虫Bt抗性产生之间的关系,本文归纳了多种Bt毒素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并从免疫系统调节、毒素激活变化和毒素受体基因突变三个主要方面阐述了昆虫Bt抗性发生的分子机制.此外,还介绍了基因堆叠和"高剂量/庇护所"这两种昆虫抗性治理策略.最后,指出Bt作物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进一步深入解析Bt毒素的作用模式和昆虫Bt抗性发生的机制,发掘新的Bt蛋白,加强Bt作物科普宣传以及建立抗性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

    苏云金芽孢杆菌Cry蛋白杀虫活性毒素受体抗性机制抗性治理杀虫蛋白基因工程生物防治

    氯化胆碱对七星瓢虫成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刘虹伶何蓉余佳敏邓全...
    150-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氯化胆碱对七星瓢虫成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筛选饲喂七星瓢虫的人工饲料中较优氯化胆碱剂量,设置5组添加不同剂量氯化胆碱(A、B、C、D、E剂量分别为50、100、150、200、250 mg/100g)的人工饲料,与豆蚜进行组合饲喂(1 d豆蚜+3 d饲料)七星瓢虫成虫,以不添加氯化胆碱的人工饲料饲养七星瓢虫成虫为对照组(CK),记录各处理七星瓢虫的产卵量、取食、交配、孵化、存活率.研究结果表明饲养 20 d,A、B、C、D、E、CK 平均产卵量分别为(286.30±35.14)、(342.4±26.79)、(242.65±25.38)、(241.90±32.24)、(240.45±24.34)、(230.00±23.00)粒/雌,B组产卵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其余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各处理七星瓢虫取食频次、交配频次、成虫成活率及卵的孵化率都没有显著性差异.添加100 mg/100g的氯化胆碱制作的人工饲料与豆蚜组合饲养显著提高了七星瓢虫20日龄的产卵量,对其余生物学指标没有影响.

    氯化胆碱七星瓢虫蚜虫人工饲料生物防治产卵量生物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