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学通报
中国农学通报

石元春

旬刊

1000-6850

edit@agri.org.cn

010-59194705

100125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中国农学会期刊处

中国农学通报/Journal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密肥对矮秆紧凑型杂交糯高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天朋杨凯陈琳龙文靖...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矮秆紧凑型杂交糯高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裂-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高粱品种,设'金糯梁1号'、'机糯梁1号'2个处理;裂区为种植密度,设12万、13.5万、15万、16.5万株/hm24个处理;裂-裂区为施氮量,设75、120、165 kg/hm23个处理.收获期调查分析籽粒产量及相关性状、品质指标.研究表明,品种、密度和施氮量对籽粒产量与主要品质性状均影响显著.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增加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效应逐渐变小,适当增加矮秆紧凑型杂交糯高粱种植密度可以作为氮肥减施技术的有效途径.适宜增密减氮还可以有效提高高粱粗淀粉与单宁含量.

    种植密度施氮量矮秆紧凑型产量品质

    过量施氮对西藏河谷农区青稞生长发育的影响

    谈建鑫同坚贠民政降志兵...
    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摸清过量施氮下不同青稞品种(系)生长发育指标的变化和调控机制,为西藏河谷农区青稞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设置N1(施氮量70kg/hm2,常规施氮处理)、N2(施氮量172.5 kg/hm2)、N3(施氮量275 kg/hm2)、N4(施氮量345 kg/hm2)4个施氮处理,CK(施氮量0 kg/hm2)为不施氮处理,比较分析不同施氮量水平下,青稞品种'藏青3000'和青稞品系'6927'的株高、分蘖和成穗、叶绿素、粒重和籽粒灌浆特性、氮素利用和产量等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施氮对青稞的基本苗没有影响,青稞分蘖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相同处理下'6927'的最高茎蘖数高于'藏青3000';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青稞成穗数呈现减少的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所有生育期的株高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或增加不明显的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绿素SPAD值呈先增加后不再显著增加或降低的趋势,'藏青3000'各施氮处理的旗叶叶绿素SPAD值高于'6927';施氮可明显提高青稞各生育期粒重,粒重在开花后7~28d时增高趋势十分明显,于花后35 d达到最大值,常规施氮的实际粒重和理论最大千粒重均高于其他处理,本研究2个青稞品种(系)最大灌浆速率(Vmax)和平均灌浆速率(Vmean)均出现在N2处理;青稞的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出减少的趋势,相同处理下'藏青3000'产量均高于'6927';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

    青稞西藏生长发育产量

    胡麻新品系主要农艺性状分析与综合评价

    郭娜马建富郭英杰李爱荣...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胡麻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充分利用其有益基因,提高胡麻育种效率,以国内8个育种单位引进的12份胡麻资源为试验材料,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18.4%~63.13%,参试材料间差距明显,类型广泛;相关性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显示,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以分枝数、株高最大;主成分分析将主要农艺性状聚为3个主成分,分别是分枝数因子、工艺长度因子和单果粒数因子;通径分析显示,增加分枝数和单株粒重能有效提供产量;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为4.02时,将12份参试材料分为3类,其中第3类群的主要特征为株高、工艺长度、分茎数、单株粒重和产量最高,综合表现最好.

    胡麻新品系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锌对花生活性氧代谢、衰老和产量的影响

    李海东纪聪聪徐一萍康涛...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锌肥对花生叶片光合机构活性氧代谢和衰老的调控机制,通过大田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锌肥(ZnSO4·7H2O)施用量对花生生长过程中衰老相关参数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锌量的增加,花生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产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光呼吸速率、米勒反应和丙二醛含量先降低后升高.适当施用锌肥不仅可以促进活性氧的清除,而且可以抑制活性氧的产生,锌肥通过活性氧的产生和清除对花生衰老进行调控.

    花生衰老活性氧光呼吸米勒反应

    转光棚膜对'翠碧1号'烟苗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韦建玉郭志宏梁桂广黄崇峻...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转光膜在南平烟区烟草育苗中的应用效果,以'翠碧1号'为试验材料,设普通聚乙烯棚膜和转光棚膜2个试验处理,研究转光膜对育苗棚内光照、温度和烟苗生长、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光膜可调节育苗棚内光照和温度,转光膜处理育苗棚内13:00和14:00的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和透光率低于普通膜,而15:00和16:00的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和透光率高于普通膜.通过分析育苗棚内温度日变化发现,转光膜处理育苗棚内白天(8:00-16:00)的温度低于普通膜处理,其他时间高于普通膜处理.转光膜促进烟株的生长,与普通膜相比,转光膜处理的根系总根长、根表面积、根系体积、分支数等指标和根系干重、总干重显著高于普通膜处理.转光膜显著影响了养分的吸收和积累,转光膜处理烟苗地上部氮含量、地下部钙含量、整株磷含量和铜含量显著高于普通膜处理,而地上部钙含量和镁含量低于普通膜处理;转光膜处理促进了烟苗氮磷钾的累积.转光膜通过调节育苗棚内的光强和温度,促进烟苗生长和养分吸收,提高烟苗干物质和养分积累量.

    转光膜'翠碧1号'烟苗干物质积累矿质元素累积

    '硃砂2号'和'NC297'在楚雄烟区的适应性分析

    张丽颖刘宇轩林云红熊茜...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应对云南楚雄烟区烤烟品种单一与适应性退化现象等问题,选定楚雄州永仁县猛虎乡为试验点,进行'硃砂2号'和'NC297'烤烟品种的适应性分析,以'K326'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调查分析不同烤烟品种的农艺性状、光合特性、病害发生情况、经济性状、化学成分等指标.结果表明,相比于'K326','NC297'的大田生育期延长2d,'硃砂2号'缩短3 d;农艺性状整体以'硃砂2号'最优;'硃砂2号'的光合指标较好,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分别比'K326'提高7.25 μmol/(m2 s)、0.19mol/(m2·s)、1.88mmol/(m2·s);病害方面,'硃砂2号'和'NC297'的田间自然发病率均低于'K326';'硃砂2号'的原烟颜色表现为特有的"硃砂色",与'K326'相比,'硃砂2号'的油分充足、产值提高2473.5元/hm2、中上等烟比例提高1.7%,整体表现出最佳的原烟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硃砂2号'、'NC297'的化学成分协调性均优于'K326',其中整体以'硃砂2号'表现最优.本试验条件下,'硃砂2号'的生态适应性最强,品质特性较好,具备在楚雄烟区推广种植的潜力.

    烤烟硃砂烟品种楚雄适应性

    渝东南极端高温干旱对'长林'系列油茶生长及果实性状的影响

    曾清苹晏巧李彬李果...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查渝东南地区2022年夏季极端高温干旱复合因素对'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40号'及'长林53号'油茶生长及果实性状的影响,以期为'长林'系列油茶选育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高温干旱影响油茶植株生长,抑制茶果纵径、横径生长,降低油茶鲜出籽率,减少单果质量和单株产果量.在高温、干旱双重逆境胁迫下,苗木和成林以'长林53号'抗旱能力最强,果实经济性状(单果质量、纵径、横径、籽质量、鲜出籽率及单株鲜果产量)表现最好;幼林以'长林3号'抗旱能力最强,果实茶籽数量最多.综上所述,'长林53号'在极端高温干旱情况下,生长发育和性状表现较好,抵御高温干旱胁迫能力突出,建议作为该区域的优良品种进行培育、推广.

    极端高温干旱'长林'系列油茶生长果实性状

    基于DTOPSIS法的油茶轻简化栽培综合评价

    程一鸣魏振宇杜洋文刘文静...
    4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油茶采摘费时费力的问题,以15个湖北省主栽油茶品种为研究对象,选取12个与轻简化栽培相关的性状为评价指标(单果鲜重、干果出籽率、干籽出仁率、种仁含油率、枝叶密度、树形指数、单株产量、病害级别、旱害级别、冠外果实比例、红色果实比例、采摘效率),采用DTOPSIS分析法,对15个湖北省主栽品种进行轻简化栽培适宜性的分析评价.品种的轻简化栽培适宜性评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长林53号'(C>0.6),'长林3号'、'长林40号'、'长林4号'(0.5<C<0.6),'华硕'、'华鑫'、'华金'(0.4<C<0.5),'长林23号'、'鄂油102号'、'鄂油63号'、'长林18号'、'鄂油465号'、'鄂油81号'、'鄂油151号'、'鄂油54号'(C<0.4).采用欧式距离对DTOPSIS评价值进行系统聚类,当类间距离为15时,可将15个品种聚为3类,即3个轻简化栽培适宜性档次,前2个档次有'长林53号'、'长林3号'、'长林40号'、'长林4号'、'华硕'、'华鑫'和'华金'.此评价结果基本符合湖北省油茶栽植现状,亦可为后续油茶造林及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油茶轻简化栽培DTOPSIS果实性状品种评价

    3种地榆属植物叶片和茎结构的比较研究

    王美艳谢沙沙廖慧姜新强...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揭示不同地榆属(Sanguisorba)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地榆(S.officinalis)、细叶地榆(S.tenuifolia)和宽蕊地榆(S.applanata)的叶片和茎为材料,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其进行解剖学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地榆属植物叶片形态表现出同一性和差异性,其显微结构呈现典型的双子叶植物特征,上表皮细胞均大于下表皮细胞;细叶地榆、宽蕊地榆与地榆相比在叶脉厚度、栅栏组织厚度上差异显著,在维管束长度、上下角质层厚度、下表皮细胞厚度上无显著差异;茎解剖结构显示地榆维管束数量多于细叶地榆与宽蕊地榆,维管束面积表现为宽蕊地榆>细叶地榆>地榆.上述研究明确了地榆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可为地榆属植物的栽培和高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地榆属叶片显微结构解剖

    6个猕猴桃品种的光合特性分析

    董丽娟孙阳阳张继亮张春香...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优良猕猴桃品种,以2个泰安市本地主栽品种和4个引进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叶片相关生理指标,使用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6个猕猴桃品种的光合日变化、光合作用光响应(Pn-PAR),分析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徐香'光适应范围为最高,其表观量子效率为0.067,光饱和点为1632 μmol/(m2·s),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差值为1600 μmol/(m2 s).'泰山1号'净光合速率最大为18.45 μmol/(m2·s),光能利用效率最高达到1.26%,均是6个猕猴桃品种中的最高值.综合分析,'徐香'和'泰山1号'光合特性最好.以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作为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对猕猴桃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呈极显著正相关,胞间CO2浓度和净光合速率呈现显著负相关.

    猕猴挑光合特性Pn-PAR响应光合日变化相关性光能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