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能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能源
中国能源

张建民

月刊

1003-2355

zgny3816@sina.com;zhangjianm@263.net

010-63908433、63908477

100038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B座1718室

中国能源/Journal Energy of China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78年,系全国能源领域唯一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月刊。办刊宗旨:宣传我国能源领域各项方针、政策、法规;关注能源热点领域,反映最新研究成果;探讨能源企业改革及上市公司运作经验;传播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及能源市场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信息动态

    6-8页

    碳中和背景下可再生能源成为主导能源的发展路径及展望(下)

    王仲颖郑雅楠赵勇强陶冶...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共识,我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明确了建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方向,开启了我国能源低碳革命的征程.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潜力巨大,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能源低碳发展的现实选择.面向新时代发展要求,本文首先系统分析了我国能源转型面临的主要矛盾转变,深刻辨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能源革命方向,然后借助自主开发的能源系统分析决策方法体系,研究了我国面向碳中和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路径,最后提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成为我国主导能源的对策建议.受限于篇幅要求,本文将分为上、下两部分进行介绍.

    碳中和可再生能源能源革命能源系统模型方法

    发达国家2020年前减排承诺进展分析

    郭佳朱松丽
    18-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气候治理中,2020年是一个关键时间点,除土耳其外所有《公约》附件一缔约方(发达国家)都提出了目标年为2020年的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在各国都放眼30年—40年后的碳中和时代时,对发达国家2020年前减排承诺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估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发现,在《公约》进程开启30年后,2019年发达国家整体比1990年减排约15%,与科学要求相去甚远;同时,经济转型国家的减排贡献要远远高于传统意义上的发达国家,部分发达国家排放甚至不降反升.在疫情影响下,大部分发达国家都能实现2020年减排目标,包括美国,但这并不具有现实意义.研究还发现,2005年以后,多个发达国家(部分欧盟成员国+美国)排放下行趋势明显,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其减缓政策效应正在逐步加速显现.

    发达国家缔约方2020年前减排承诺

    碳中和视角下,国际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影响与应对

    房毓菲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碳中和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的发展目标,碳交易市场逐步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政策.为避免各地区碳定价政策进展不一而导致的碳泄漏问题,美欧率先开展碳边境调节机制政策制定.我国是制造业出口大国,建议审慎分析碳边境调节机制对我国贸易的潜在影响,积极推动符合我国国情的应对方案.

    碳边境调节机制碳定价碳中和

    "十四五"时期我国海外油气合作布局研究

    刘建国戢时雨
    29-3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目标的驱动下,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将加速推进,清洁能源产业日益壮大,化石能源利用更加清洁高效,并逐步让出主导能源地位,油气的政治属性、金融属性也将有所下降."十四五"期间,油气特别是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继续攀升,需要合理布局海外油气合作,把握好石油与天然气各自的重点合作区域与合作内容,系统性提升我国海外油气合作质量,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奠定基础.

    石油天然气能源合作能源转型

    碳中和愿景下,光伏项目招标模式探究

    何杨何继江姜希猛
    36-4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伏发电项目不仅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时也能带来生态效益.当前光伏项目的招标以竞价招标为主,随着光伏组件等产品成本的下降,部分地区光伏电价低于当地的燃煤标杆电价,竞价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在碳中和愿景下,研究光伏项目与生态相结合的招标模式具有实际意义,在光伏电站建设实施的全过程中需要进行生态效应监测与评估,以光伏电站中的生态方案助力乡村振兴,以带动社会效益.优化光伏项目招标模式,创新"光伏+生态"研究,提升光伏电站与生态环境协同,协助我国光伏制造企业、电力建设企业、电网企业走出去,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

    碳中和光伏生态招标制

    低碳清洁供热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

    胡润青孙培军窦克军蔺一...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供热行业严重依赖化石能源,2018年城市集中供热消费量中化石能源占比高达98%,供热行业低碳、减碳任务艰巨.目前,很多地方的供热市场热源价格与成本倒挂,政府补贴压力大;燃煤热源价格仍是核算当地热源项目经济性的标杆,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等零碳低碳供热的成本较高,市场竞争力差;即使考虑碳成本,当前碳价仍不足以影响供热燃料的竞争格局.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和形势要求下,需尽快开展低碳清洁供暖发展路径研究、建立完善供热价格定价机制、完善构建精准补贴的制度体系、完善清洁供热的税收激励政策,推动供热行业的低碳可持续发展.

    低碳供热可再生能源供热成本分析问题和挑战政策建议

    "双碳"目标下,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思考与建议

    王于鹤王娟邓良辰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能源系统全面深刻变革,而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是通过数字技术助推能源行业转型升级,实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对我国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政策和实践进行梳理,分析了"双碳"目标下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数字化-碳减排协同、能源安全和数据安全、数据孤岛、商业模式等挑战,并从"安全为先,数据破局,模式创新"三个方面,提出促进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

    "双碳"目标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

    需求响应纳入电力市场的关键问题探讨

    梁珩王彩霞张达
    5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以及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新形势,电力供需平衡面临新的挑战,不仅需要在电源侧配置充足的灵活性资源,而且需要充分挖掘需求侧灵活性资源,在电力绿色低碳转型中建立"源荷结合"的新型系统运行机制和市场交易机制.本文总结了国际需求响应的经验,特别是美国最新的需求响应纳入电力市场的机制设计情况,系统整理了我国开展需求侧管理和需求响应的实践及最新措施.分析了我国需求响应纳入电力市场需要解决的市场准入、资源调查、效果评价、价格机制等关键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明确市场主体资格、扩大资源范围、分类设计准入条件、开展资源调查评估、完善技术标准及评价方法、健全技术支撑能力、完善补偿机制等方面的建议.

    需求响应电力市场可再生能源电力可再生能源消纳电力供应

    基于国际通行规则的北京市能流和能源效率分析

    陈操操邱大庆于凤菊张悦...
    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区域能源流动过程进行定量系统分析,能够科学描述一定时空范围内能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机制,有助于提出相应的政策与技术调控对策.采用国际通行桑基图对区域层面开展能流分析,以北京市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估北京市2019年能源系统输入输出状态和能源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北京市能源对外依存度高达96%,发电的绝大部分为火力发电,火电发电效率为45.65%,与经合组织国家发电效率基本相当,距离欧盟等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交通部门在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偏高占39.27%,超过经合组织国家平均值约5个百分点,实施北京城市交通部门的节能低碳战略势在必行.北京市2019年能源生产加工转换效率77.4%,终端利用效率56.8%,能源效率为42.1%,进一步考虑能源开采效率,能源系统的总效率仅为15.3%.下一步从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角度,北京市需要强化能源消费结构中传统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转化.

    能流分析能源效率能源平衡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