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能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能源
中国能源

张建民

月刊

1003-2355

zgny3816@sina.com;zhangjianm@263.net

010-63908433、63908477

100038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B座1718室

中国能源/Journal Energy of China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78年,系全国能源领域唯一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月刊。办刊宗旨:宣传我国能源领域各项方针、政策、法规;关注能源热点领域,反映最新研究成果;探讨能源企业改革及上市公司运作经验;传播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及能源市场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举措

    白泉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角度看,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首先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先发展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产业;其次是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快发展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三是发挥科技创新和政策创新的支撑作用,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更多先进工具.

    低碳碳达峰碳中和

    国际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配套支持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

    时璟丽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重点从与电力市场匹配和结合的角度,对比分析国际可再生能源电力主要经济支持机制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从保障风光等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双碳目标实现出发,借鉴国际经验,就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的电价及其他配套政策提出了建议.

    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固定电价溢价补贴绿色证书

    我国能源资源供应安全风险研究

    王陆新王越娄钰
    59-6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能源资源供应总体安全,但保障压力逐年提高.在能源消费持续增长、能源结构加快转型的趋势下,能源资源供应面临多重风险和挑战.煤炭供给安全短期有保障,但长期发展受环境和政策制约日益明显;油气消费快速增长,国内供给增长乏力,对外依存度急剧攀升,储备调峰能力严重不足;可再生能源实现快速发展,规模化建设仍面临稳定兼容问题.建议着力提高供给安全保障“四大能力”建设,即国内生产供应能力、境外安全进口能力、储备与风险应对能力、体制机制及政策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能源资源供应安全的综合保障能力.

    能源安全资源供应风险分析对策建议

    从企业“优胜劣汰”视角看中国能源产业市场化改革成效研究

    武英涛凌家慧刘红梅
    64-69,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源产业的市场化改革效果,对总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碳排放效率都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缺乏对其市场化改革成效的定量测度研究.本文基于市场化改革的目标——企业“优胜劣汰”的视角研究了能源产业市场化改革成效,并提出未来改革的政策建议.利用面板Logit模型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175,176个能源企业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与“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显著正相关,能源产业总体实现了市场化改革目标,所有制和区域因素影响程度在减弱,但国有能源企业内部“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仍不明显.为此,未来应以加强市场有效竞争为导向,深化能源产业的市场化改革政策,包括加强国有企业改革、优化竞争主体,建立线上线下能源交易市场、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加强政府监管与公共服务、改善市场竞争环境等.

    市场化改革优胜劣汰能源产业企业存续与退出

    基于影响因素的中国能源效率实证分析

    谢欣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节约使用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系统梳理能源效率测算的一些通用方法,对我国经济能源效率在国际上所处的水平做了比较,分析了差异原因,并利用1996~2018年的年度统计数据对我国的经济能源效率历史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构建了定量模型.模型显示,当发电供热效率提高一个单位(即一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下降3.6%左右;而当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一个单位(即一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下降2.0%左右.最后利用此模型对未来我国能源效率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预测,力求为提高我国能源效率水平,促进能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定量依据.

    能源效率单位GDP能耗国际比较实证分析

    国际能源企业低碳化转型实践研究

    师亚东李靓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在2020年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与愿景,以及更严格的环保要求、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等一系列巨大变革,都在促使电力系统进行低碳化转型.国际能源企业在脱碳和转型过程中,采取了以资产转型、商业模式创新与数字化转型为主的多种低碳化转型方式.中国电力企业要积极了解和借鉴国际能源企业低碳化转型的主要方式和途径,推动企业顺利开展低碳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低碳化转型资产转型商业模式创新数字化转型

    云南省加快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

    李志娟陈雪雷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是提高能源管理精细化水平、促进能源资源节约的重要举措.本文从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工作实际入手,总结了云南省推进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工作过程中的实践、取得成效、建设滞后的问题,提出推进系统建设的思考.

    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