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能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能源
中国能源

张建民

月刊

1003-2355

zgny3816@sina.com;zhangjianm@263.net

010-63908433、63908477

100038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B座1718室

中国能源/Journal Energy of China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78年,系全国能源领域唯一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月刊。办刊宗旨:宣传我国能源领域各项方针、政策、法规;关注能源热点领域,反映最新研究成果;探讨能源企业改革及上市公司运作经验;传播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及能源市场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稳妥有序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5页

    多伦多大学实现在温和条件下CO选择性合成丁烷

    秦阿宁
    6页

    日本绿色创新基金支持通过生物技术促进CO2转化研究

    岳芳
    6页

    麻省理工学院发现低碳混凝土生产新途径

    滕飞
    6页

    瑞典钢铁集团推出新型零排放钢材

    彭皓
    6页

    队城市群碳减排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胡安俊
    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氧化碳是影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核心变量,城市群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主体区域,也是经济和技术实力较强的区域,城市群碳减排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面对艰巨的碳减排任务,城市群碳减排需要把握重点城市群和重点产业.基于分析全国各个城市群是否碳达峰、碳排放量的多少、碳减排动力和能力的强弱,从而选取出长三角、山东半岛、长江中游、呼包鄂榆、粤闽浙沿海、珠三角等六个城市群是2030年前碳减排的重点城市群.各城市群的碳排放具有显著的产业集中性,聚类分析发现电力、蒸汽和热水的生产与供应业等10个产业构成碳排放的主体,是碳减排的重点产业.推动城市群碳减排,还需要完善市场机制和发挥政府作用,结合高排放城市群和高排放产业的特点制定减排战略,在绿色转型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群碳减排

    我国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进展、挑战及对策

    吴裕根门相勇王永臻
    18-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国内石油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但常规石油增储上产难度大,亟需寻找新的石油接替资源.借鉴美国通过页岩油气革命实现能源独立的经验,近年来,我国页岩油勘探开发和理论技术都取得了可喜进展.我国页岩油以陆相为主,发育多套岩相组合、矿物组成类型,具有时代跨度大、岩相变化快的特点.页岩油勘探开发也面临着地质理论、工程技术、管理政策等方面的挑战.建议加强陆相页岩油富集机理的理论研究、加大页岩油钻完井和压裂技术攻关,出台支持页岩油勘探开发的配套政策.

    页岩油陆相勘探开发挑战建议

    碳定价机制对我国产业发展的结构性影响分析

    廖虹云田智宇赵盟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定价机制对我国产业结构、出口结构、行业和企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结构性影响.本文分析了碳定价机制对产业发展产生影响的作用理论机制,并研究了不同碳价对产业的影响情况.研究认为,碳定价机制可以通过政策引导、投资带动、技术引领、成本影响等方面对产业发展产生影响,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企业生产调整,并可能影响出口结构.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完善碳定价机制,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带动供应链绿色发展,优化出口结构、推广低碳技术.

    碳定价产业发展结构性影响

    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研究

    赵烁
    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如何借助国家"新基建"政策的东风,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化的可再生能源产业是我国建立新型电力系统的重点之一.目前,制约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因素,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信息化体系不健全、市场参与度低、区域能源安全风险大等.未来,我国需加大信息机制建设与信息技术开发力度,加强市场引导.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柱.

    可再生能源数字化转型智慧能源

    我国能源供应长久安全之路探析

    孙大陆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俄罗斯与北约的地缘冲突演化为乌克兰危机,美西方对俄罗斯能源制裁、博弈公开化,美国凭借能源独立地位,迅速抢占欧洲能源市场.能源供需格局重构,能源安全再次成为全球焦点.从中长期视角来看,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新能源革命的主导力量,在确保油气供应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新能源革命实现长久的能源供应安全.

    地缘冲突能源博弈能源革命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