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能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能源
中国能源

张建民

月刊

1003-2355

zgny3816@sina.com;zhangjianm@263.net

010-63908433、63908477

100038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B座1718室

中国能源/Journal Energy of China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78年,系全国能源领域唯一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月刊。办刊宗旨:宣传我国能源领域各项方针、政策、法规;关注能源热点领域,反映最新研究成果;探讨能源企业改革及上市公司运作经验;传播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及能源市场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碳"动态

    4页

    碳中和目标下新型能源系统与储能发展研究

    刘建国戴彦德严圣军田智宇...
    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主战场,能源系统电气化、电力系统低碳化是能源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逐步成为电力系统主力军,电网稳定运行压力增大,储能成为支撑新型能源系统稳定运行的核心环节.中长期新型储能规模将突破8亿千瓦,极端情景下将超过20亿千瓦.当前,储能技术已进入多元、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多种技术"百花齐放",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建议以促进储能发展为突破口,强化顶层设计、加强财税支持、完善价格机制、集聚关键要素、创新商业模式、深化国际合作,加快我国能源低碳转型的步伐.

    碳中和新型能源系统储能重力储能

    我国电氢协同发展问题、不同模式经济性分析与政策建议

    潘军卓煜刘坚张轩...
    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氢能是新型能源体系中电能大规模长周期存储和远距离输送的重要载体,将氢能融入电力系统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利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当前电氢协同仍然存在电解水制氢成本高、资源与需求不匹配、基础设施不完善、体制机制不适应等问题.为此,本文重点从生产、储运两个环节分析了不同电氢协同典型模式的经济性,研究发现电氢协同系统在降低绿氢生产成本、可再生能源远距离输送,以及电力系统大规模储能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进一步探讨了近、中、远期电氢协同的发展前景,并从战略规划、关键技术、体制机制等层面,提出了推动电氢协同的政策建议.

    电氢协同电解水制氢氢气管道储氢

    我国天然气行业市场化问题探析

    石成刚
    2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世纪以来,我国天然气行业加速发展,天然气消费规模、供应能力显著提升,深化油气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在"双碳"目标新形势下,天然气作为最清洁低碳的化石能源,在发挥基础能源重要作用的同时,将支撑和推动新能源长期发展,因此完善天然气行业市场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回顾我国天然气市场化发展的进程,对比欧、美、日、韩天然气市场特点得到市场化改革的启示和借鉴,分析国内天然气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新形势下有利于天然气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基础设施高水平公平开放;加强行业监管,打造全链条立体化的监管体系;坚持先进理念引领,加强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健全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

    天然气行业市场化改革双碳目标产供储销体系价格机制

    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付毕安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5年以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对促进电动汽车推广普及、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壮大发挥了重要作用.调研发现,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在政策规划、推进机制、空间布局、要素保障、监管机制、运营联通、支持政策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建议进一步强化省、市各级规划引领,构建各部门紧密配合推进机制,分地区、分场景优化设施网络布局,加大价格、金融等综合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监管,鼓励平台建设和技术研发.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电网

    能源科技创新问题探讨及建议

    袁惊柱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源科技创新作为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是驱动能源绿色化、低碳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支撑.经过"十二五""十三五"二个五年规划期的发展,中国初步建立了"四位一体"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在一些技术和装备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阶段性进展.但仍存在能源创新投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美国等科技强国、关键核心技术上仍存在"卡脖子",能源数字化转型有待加强等问题.建议通过形成创新驱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动态机制、完善能源领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强化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提升能源科技创新驱动力.

    能源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强度自主创新能力数字化转型

    能源进化论的建立、论证及应用

    张士宁李锡
    4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源发展历史已经超过几十万年,现代能源发展史也超过了几百年.立足当下,能源正在经历新一轮转型,从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逐渐过渡到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能源的转型也是不断演化的过程,历次能源转型背后既有历史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即共同遵循进化论思想.在理论创新方面,本文首先基于生物进化论思想,提出能源进化论理论体系,即能源进化遵循"可复制的技术突破、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三个演化过程.其次,在实证分析方面,基于能源进化视角,系统分析了历次能源转型的底层逻辑并论证了能源进化论理论体系的实践性.最后,在实践方面,围绕能源转型周期、能源供应安全稳定、转型路径依赖、技术创新关键要素,剖析当前能源行业转型挑战及应对建议,并针对企业转型提出警惕化石能源投资风险、寻找好生存竞争中的生态位、注重技术创新与突破等发展建议.

    能源转型生物进化能源进化论进化周期能源安全

    大型风光电基地开发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李霄飞方廷李致尧刘端媚...
    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目标指引下,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光电基地加速开发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文章在梳理我国大型风光电基地开发的资源潜力、政策环境和规划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大型风光电基地项目开发在项目前期、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项目投资收益和产业链协同发展等方面面临的诸多挑战,提出大型风光电基地项目开发的应对策略.

    大型风光电基地开发挑战应对策略

    "华龙一号"经济性优化路径研究

    胡江李文安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中国 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机型"华龙一号"首堆项目已经顺利商运,后续批量化建设项目正逐步实施.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和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保证核电站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后续批量化建设核电机型的经济性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分析"华龙一号"核电机型设计、建造、运行等方面的经济特征,同时总结首堆项目中的经济性优化反馈,提出后续批量化建设项目经济性优化的建议路径.

    华龙一号经济性设计优化

    国外绿氢发展政策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杨洁柴博李远钊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步伐推进,特别是各国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绿氢产业发展引起国外的关注.当前我国绿氢产业发展面临政策标准支撑不足、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产业经济性差,以及产业链体系建设不完善等挑战.本文梳理了国际上关于绿氢的定义和标准、主要国家及我国的绿氢政策,并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绿氢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氢能绿氢政策